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学永 《湖南教育》2003,(23):52-53
一、案例师: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房老师在超市里也采集了三条有关小数的信息:(出示)一枝圆珠笔2.55元,一本笔记本3.15元,一枝钢笔7.1元。根据这几条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问题并口答出算式。其中既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既有一步计算的,也有两、三步计算的。经过与同学位商量,先来研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保留以下几道算式。(1)2.55+3.15,(2)3.15+7.1,(3)7.1-2.55,(4)2.55+7.1,(5)3.15-2.55。此时,学生洋洋自得,我似乎觉察到点什么,是他们感觉这些题目简单?这时有的…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今年国家实行了“两免一补”,我们班一部分生活困难的同学已领到了新书,他们再不为交不起杂费,买不起书发愁了,那么,这些新书的价钱分别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统计一下,然后同桌进行交流,相互检查一下统计的对不对,统计的全不全,  相似文献   

3.
(一)口算 9847+52+48 75+139+61+225 8368-273-27 师:数据这么大,你们为什么还算得怎么快? 生:两个数合起来能凑成整百数,再加另外的数,这样计算可以简便。  相似文献   

4.
《小数简便运算》这一节教材,与整数简便运算的结构和解题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数的表现形式不同。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落在了“学生利用原有知识,自主活动,主动解决问题”上,试图通过数学活动,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慧,增长才干。  相似文献   

5.
案例: 1.生活中的数学例1 课件提供片段:星期天,小明全家去泉州游玩,小明自告奋勇地说:“今天我来当家。”妈妈把钱包交给小明,让他负责一路上的各种费用。到了中午,他们走进快餐店,小明数数钱包里的钱,里面还有251元。小明走向服务台对服务员说:“我买一份全家餐外加一个汉堡包。”服务员算了算说:“一共99元。”小明拿出100元递了上去,服务员找给他1元。  相似文献   

6.
片断一:在操作中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自己课前制作的长方体学具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刚才大家摸到长方体的六个面的总面积就是长方体的最面积。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呢,下面请同学们把学具平放在桌子上展开各面看一看,想一想怎样求,想好的同学请上台演示给大家看。  相似文献   

7.
8.
在现今的教学中,直接的注入式已较少见,学生探究、小组交流已经成为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问题在于,当上述理念及据此而形成的教学设计思想进入实践运行阶段时,往往会出现一种异化现象,即教师频频提问,学生应接不暇作答;探索活动"积极点拨",小组交流匆匆了事.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运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它的有效性体现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这里是“小数的性质”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0.
11.
王佳祺 《山东教育》2004,(28):47-48
在小学教材中,教学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常用的方法有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和积、商变化规律凑整或进行拆因凑整,从而达到使计算简便的目的。那么,这些方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呢?现结合具体实例作一简析。(1)利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凑整。如,125×6×25×8×4=(125×8)×(25×4)×6=600000其方法是把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结合起来先乘,然后再和其他的因数相乘。(2)利用积、商变化的规律凑整。如,75×12=(75×4)×(12÷4)=300×3=90040…  相似文献   

12.
一、案例1.走进生活【录像提供生活片段实录:王大妈去逛商场,看中了一条围巾(单价:32元)、一双皮鞋(单价:68元),开好发票后到收银台付款,收银员边盖章边对王大妈说:“一条围巾,一双皮鞋共100元。”王大妈的钱包里有240元,抽出一张一百元的递了上去。】出示例题:王大妈带了240元,买了一条围巾用去32元,又买了一双皮鞋,用去68元,还剩多少钱?怎样解答?生1:根据题意,用一共的钱减去买围巾的钱,再减去买皮鞋的钱就是还剩的钱:240-32-68。生2:我认为这样列式更合适:240-(32 68)。(一片赞同声)师:为什么呀?生:这样算简便,王大妈刚才就是这样付钱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人教版)P38例1、例2、例3、“做一做”和P39练习九1~5题。教学过程:一、铺垫、设疑、定向1.报数游戏。师任意报一组接近整十、整百的数,让学生报出相应的整十、整百数,并说出两数相差多少,教师随机板书成两组数,并引导学生说说两组数分别是什么数。板书:整十、整百数,接近整十、整百的数。2.口算练习。(课件1。逐一出示成一行,指名回答。)156 9074 200132-100 376-2003.设疑揭题。(课件2。逐一出示成一行,与上行口算题相对应。)出示尝试题:156 8774 198 132-98 376-199引导学生比…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去认识客观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5.
16.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中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教学后进行的,因此,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一是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我们知道,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发展或延伸来的,所以,要注意复习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以便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为学习小数加、减法铺路搭桥。二…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在尝试。以下是我教学“除法的简便运算”一课的实录,供研讨,请指正。一、激趣引题上课开始,老师要求学生先来个写算式接龙比赛,老师写出24÷2÷3;24÷(2×3)这样两个算式,请学生接着也写出类似的两个算式。学生写的算式:60÷6÷5,60÷(6×5);360÷6÷6,360÷(6×6);……学生在接龙的过程中,感觉到这样的算式有很多。老师接着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两组算式,并让学生相互说说你想研究什么问题?经过思索学生纷纷说:我想知道这两组算式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算式写得完吗?我…  相似文献   

18.
观看华应龙老师执教的“神奇的带子”,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觉,即:新课程的理念对华老师来说,已转化为他的教学行为,而学生们正是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多边交往的教学环境中,从多方面得到了发展。一、从猜想到验证教师从变魔术引入,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一种神奇的数学世界。在做纸圈时先做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端翻转180°,再用胶水粘牢,是不是一条边、一个面呢?教师再带领学生一起动手检验。再沿12线剪,沿13线剪,教师每引入一个新的情境,总是让学生先大胆地猜想,再小心地验证。学生在这种人际互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猜想和验证这…  相似文献   

19.
20.
严海燕 《云南教育》2004,(10):41-4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促进认知、情感全面发展。认知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与学习环境自主、积极地交互作用,才能通过对环境的同化、顺应促进认知结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