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50年代至70年代的小说一般分为两类,即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前者主要是讲述"革命历史",它提供的是新的现实秩序赖以成立的合法性资源,解决"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后者则大略分为工业题材和农村题材,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是谁"和"我们向哪里去",即通过主体本质的建构来确立现实意义秩序。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要在意义秩序的建构中展开某种"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论文试图从现代性视角去审视中国五六十年小说中的农村题材问题,既看到它的历史合理性,也看到它的种种过度意识形态化。中国革命要把历史重新建构为以贫困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基础上,这就要在文化上开创一种新的历史,那就是把中国现代性开始建立的以民族资产阶级为基础的启蒙文化驱除出去,把文化的方向确立在以农民和农村为主体的基础上。赵树理的作品作为社会主义革命文学中最初建构的资源,它既没有那么强烈的阶级斗争,也不那么血腥暴力。但革命在那个时期需要赵树理这样的“温和情感”来抚慰农民。这也说明文学与革命构成的现实关系。社会主义革命既需要文学来建构激进的未来形象,也需要它现实地以民族传统的“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方式来抚慰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这就是“农村题材”所承载的思想的革命性与艺术形式的民族形式之间的悖论所在。  相似文献   

3.
每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表征常常牵动此后作文教学的风向。如作文材料的选择,一度出现“宏大题材”将成为常态、“传统题材”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推测,一线教学中也出现不少教师的跟风现象。用第一性原理思维来发掘命题的底层逻辑:传统题材将成为高考命题永不褪色的要素,该题材作文的写作须站在新高考、新评价视野下去实现“我们从哪里来”的传统溯源,回应“我们在哪里”的时代关切,以及“我将成为谁”的甄选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与“五四”时期爱情题材伤口的比较中,论深入和分析了“莎菲型”新女性形象“灵肉一致”的爱情至上观的本质内涵。认为,不是从现实的历史的范畴来写莎菲们的爱情追求,而是从生存本质的角度,从处于现实人生中人们的超越意识来写他们纯真美好的情怀,这是丁玲对“五四”以来爱情题材作品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刘维臣 《现代语文》2004,(11):30-30
我们读一篇精彩的章,往往被它的题材所吸引,特别欣赏其题材选得好,能突出主题。初中生面对作题感到束手无策、苦思冥想也想不出写什么,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不去努力探索如何解决一道作题取材的问题。下面我就以记叙为例,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初中生精彩作的题材是从哪里来的,以便同学们习作、考试时得心应手,夺取作高分!  相似文献   

6.
段琨  孙志宏  李露  关慧  韩煦 《教师博览》2005,(11):30-31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0年。历史未被尘封,世界已然改变。与看着抗战题材影片长大的前辈相比,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更多地是在日本偶像片、漫画和电子产品中成长起来的。今天,个性更为鲜明的“80年代生人”是如何看待那段历史和我们这个奇怪邻国的呢?  相似文献   

7.
当前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对学生认识历史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如何通过影视认识历史,如何发挥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正面功能等一系列问题对我们历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作品,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历史题材电视剧是影视业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近十年大陆出现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可以分为“正剧”、“戏说”、介于“正剧”和“戏说”之间、“诗剧”这四种类型,清晰展示了在当前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历史电视剧的多元特征。  相似文献   

9.
"叙事结局"是虚构性艺术叙事矛盾冲突的解决时刻,是检视审美意识形态的重要"症候",是叙事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新时期中国现实题材电视的"冲突-解决"模式可以分为"秩序型"和"交会型"两大范型.秩序型的"冲突-解决"模式具有两种鲜明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历史必胜"的现代性价值取向;"仪式"的固化与象征.交会型的"冲突-解决"模式可进一步分为"平行交会型"和"垂直交会型"两种表现形态.它们往往交织、重叠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舞蹈在编创中对现实题材的提炼,并以具体实例剖析了现实题材的提炼一定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因为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题材的激发取决于我们对世界的敏感性,世间万物千象中蕴含着无数的暗示和信息。我们在体验生活时要注重对观察力和知觉性的培养,这也是创编中提炼现实题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以“补史”论对明清小说的影响为视角,阐述了明清小说的历史意识。指出,重史尚实的文化传统导致了历史题材小说的空前繁荣,借史垂鉴的创作目的决定了历史题材小说的现实寓意性,循史遵统的思维取向规范了历史题材小说的伦理教化性;分析了明清小说在反映社会历史生活方面的三个特点:详变略渐、贴近现实和囊括包罗;比较了“事关军国、理涉并衰”,展示重大历史事件与“世情民俗、市井百态”,再现社会历史风貌这两种类型曲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历史题材电视剧大多比较注重历史的真实性,这类电视作品对传播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好处。由于它标明“正史电视剧”,因此,许多观众(包括广大中学生)把它等同于历史。所以,指出其中的历史知识方面的错误,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本仅就近年来走红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存在的知识性错误,择其要做一点辩析。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自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国内学术界关于历史主义有三次比较大的争论,虽然许多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但历史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在理论上被多数研究者和历史教育者接受。《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  相似文献   

14.
九十年代都市小说命题及其研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文坛风行文本探索、形式至上;而90年代似乎是文学题材革命的年代,都市文学潮流的异军突起无疑是其中最为显在的符码。本文拟在90年代用至整个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大语境下,来简要论证都市文学存在的合理性、审美意义和鲜明的现实参照特质。  相似文献   

15.
在胡风的文学理论体系中,题材论是重要内容之一。左联时期,胡风就曾针对以庸俗社会学与左倾机械论为依据的题材决定论,指出:“民族革命战争这个伟大的运动,是和一切生活纠纷关联着的,所以这个主题底视野是无限地广大,它底内容是无限地丰富。”①到40年代,胡风在《给为人民而歌的歌手们》中提出了著名的题材论:“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历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斗争,有生活有斗争的地方,就应该也能够有诗。”②这一提法体现了胡风题材论的基本观点:应让作家有充分的自由去选择题材,不应加以任何规定或限制,也无须硬性划分重…  相似文献   

16.
纵观这三十多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经历了三次转变,即从80年代侧重问答题考“死记硬背”,到90年代“原始史料”的应用.再到近几年强调学术研究新成果的渗透,内中之变迁反映的是高考对考生历史思维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并借此强调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要发挥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思想引领作用。意指学习历史不仅使人明智,还要能够提高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判断力,养成质疑、思辨的历史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专题研究“新历史主义意识与当代外国战争题材小说的互释”运用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深入探讨外国当代战争题材小说这一生动而有意义的艺术存在形式如何清晰地揭示历史本来面目,这一较大的象征符号系统如何赋予一个特定历史时刻中的事件以意义,揭示对历史的文学解释和对历史文学的解释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表明文学如何积极地反映历史事件,如何加入历史意义的创造过程,如何通过对这一复杂的文本化世界的解释参与对政治话语、权力操纵、等级秩序的重新检视。小说《五号屠场》的历史叙事是一个任意、循环的话语结构,用语言构筑了历史的现实动机,既有历史的事实又有虚构的故事,用隐喻性陈述来说明我们生活中的文化意义,真实地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武田泰淳的侵华战争小说将历史小说化,用虚构与事实相结合的文本揭示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本质:是对中国人民的奴役和迫害,而不是“共存共荣”。《荣誉之剑》记录的不是英雄的业绩,而是战争的荒诞不经和人生的混乱不堪,通过叙事者的个人视角,写出了一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历史”。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不论是背景还是人物都“纯属虚构”,但小说揭示的历史要比正史所叙述的历史更加真实,对战争的描述具有永恒性,它提醒我们,战争永远是荒谬的。《野火》不仅仅反省了战争正义或非正义的性质、分析了人物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而且揭示了在失败的战争中人被迫体味对自身的绝望与无奈,如何面对自身的人性罪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历史小说”,从结构意识上与“十七年”的史诗性长篇小说有着许多区别。一是题材的更置与替换,家族史取代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二是叙述视角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进一步加深,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情爱世界都处于一种悲观低调的态势之中,即生存上是“无位置”的,情爱上是“残缺”的.一批敏锐正直的男性作家认识到了上述现实,并以小说的方式反映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皮亚杰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问题——即“皮亚杰式提问”——来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皮亚杰式提问”分为探究性问题、假设性问题、归类性问题和逻辑性问题四种类型。这一提问方式强调为学生创设自己学习和发现的环境,有助于产生思考时的非平衡状态,激活学生思维,因此在国外教育界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