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应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彰显问题所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聚焦学生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思考;总结拓展问题,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三个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孩子都是国家的栋梁,教育乃是国家之根本",学生教育问题也是老师教育问题、父母教育问题。随着教育过程中诸多问题的日益突出,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问题学生应及时教育和纠正,不能够放任自流,正确处理中小学生中的普遍问题,使问题学生步入学生正轨,不再有问题。  相似文献   

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想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去解决,所以常感觉学生不会提问题,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忽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修订稿颁发后,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然而,当面对学生,面对应试,教师往往缺乏等待学生提出问题的耐心,缺乏为他们创设提问的空间和平台。基于以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反思,试图改善这一现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5.
在问题链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问题组织学生学习新知识,用“链”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在教师的预设问题和学生的生成问题中,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拓展与迁移能力.文章以平面向量的解题项目化教学为例,以主干问题—延伸问题—提炼问题为教学组织形式,在问题链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问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知识与经验、思维与方法、批判与创新),进而提升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问题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下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它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旨在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找准目标,带着问题去阅读题目,再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答案,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家庭问题是"问题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文章分析了"问题学生"与"家庭问题"的关系,认为单亲家庭是"问题学生"的主要成因,"问题家长"是"问题学生"的直接根源,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是"问题学生"的又一诱因,"问题家庭"的辐射作用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学生","官员家长"是"问题学生"的另一诱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管理措施,以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8.
问题与问句并非等同,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句才称得上问题.在课堂上所有的发问,并非都是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题才能为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问题教学"的核心.实施"问题教学",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由教师置疑、激疑、布疑,学生生疑、质疑,师生共同探讨,释疑解惑,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心智水平提高与创造能力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刘亚普 《考试周刊》2011,(68):223-223
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提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敢提问题、会提问题、善提问题是教学的重点,更是育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择上海市某市属重点中学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相同情境不同要求的3对任务组成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问题解决测试卷,测量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表现.研究发现,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表现整体一般,提出了一定数量的合理性问题,但提出的拓展性问题较少;学生问题解决表现整体良好;学生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表现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经由“X是什么”路径,从问题行为入手,对何谓“问题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什么样的学生才属于“问题学生”,以及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问题学生”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问题学生”定义,指出问题行为是核心要素,修订后的问题行为的判定标准应怎样予以解读,以及对问题行为可以设置哪些识别要点。同时,对“问题学生”概念有哪些误释、误用...  相似文献   

12.
"问题驱动"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策略。借助于情境性问题、结构性问题和闪回性问题,可以驱动学生的化学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化学探究。以问题为核心、为载体、为动力引擎,能提高教师的化学教学效能,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周明根 《物理教师》2013,34(6):36-38
本文通过实例讨论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充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探究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物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创新思维,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决是一种教学方式,是展开课程内容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形式和应该具备的能力,这里所讲的问题是展开数学课程的"问题"和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它包括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创设悬念提出问题;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探索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韩浩 《教师》2012,(24):98-99
教师实事求是地秉持"生本意识"准备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好教学时机,有利于在思维的最佳突破口启迪学生心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技术突破传统媒体的局限,为学生营造了有效的动手实践环境,使学生能用具体的操作方法对其数学思维进行表征,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起到了辅助作用.多媒体环境下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贯穿于学生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多媒体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酝酿提出问题:上机实践操作,能够展示问题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深入探索检验,可以延伸学生的认识,深入提出问题;开展理性思考,可使学生反思认识,创新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和自然提出问题的习惯,成为所有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多个案例,说明培养问题意识的路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保护好奇心理,使学生敢问;适当变式训练,使学生会问;聚焦方法指导,使学生善问.  相似文献   

19.
许颐 《成才之路》2020,(11):56-57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要通过巧设数学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文章以八年级数学拓展课“中点四边形”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支架性问题、启发性问题、拓展性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问题化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特征是以学生的学习问题为起点,强调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课堂教学的开展主要围绕着学生的问题进行,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与元认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