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捕捉问题中透露出来的信息.综合性强的问题往往都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笔者认为对一些经典的高考题多作一些思考、猜想与总结,会发现具有普遍性的思维结果.下面笔者从2013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压轴题入手,分析此题的4种解法,尝试从本质上分析该题的背景、出题意图,并给出关于三次函数中心对称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的阅读解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是个难题,要想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可以从整体和细部两个角度入手。首先,应对文本作整体把握,着眼大处,明确文章的写作目的和所要表达的主旨;其次,应深入审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明确题目所蕴含的知识点指向,从而把握命题者的出题意图,明了答题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3.
其一,注意命题意图。每道题的出现都有出题人的命题意图:或者为巩固某方面知识,或者为锻炼某种能力;也可能是思维训练型的,或技巧型的……作为学生,我们不能"只顾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要先想一想老师为什么出这道题,有何命题意图。  相似文献   

4.
所谓“陷阱”题,是指命题者设置一些具有较强迷惑性的选项或较易答错的问题,诱使答题者往其设置的圈套中去作答,而最终得出错误结论的题目.这类试题因其隐蔽性强,旨在训练学生缜密的思维逻辑,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具有非常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而对于硝酸知识中的这类问题,是高考命题者比较喜欢出题的地方,现通过分析来帮助大家提高...  相似文献   

5.
从这几年高考作文情况来看,因审题不仔细而导致偏题跑题的作文仍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审题仍是抓好作文的第一要务。那么,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审材料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是话题产生的基础,能帮助作者理解话题,打开思路。是经命题人精心挑选,用于启发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所以材料中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  相似文献   

6.
审题是学生对文题进行分析,了解命题的意图和要求.审题的训练,实质上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可促使学生从命题者给出的文题、材料及文字说明入手,积极思考,锻炼分析、判断、联想、想象等能力,然而学生看到命题后,往往习惯于直线式地平面进行联想,只看到命题的一般特征,选材、立意、构思、只注重与命题一致性,所以作文没有独创性,无新意.怎样打破单一刻板的思维框架呢?最主要的是在审题中运用“三维式“审题法,即选取“思维发散点--发散思维--凝聚思维“的方式进行审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高考命题规律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利用“命题破绽”来迅速排除干扰项的具体方法,为广大考生提高解题的正确率、节约做题时间提供一点思路。那么,高考阅读理解题的“破绽”在哪里呢?——标准化!标准化是N M ET试题的最大特点,然而,往往最强的地方也就是破绽之所在。标准化的选择题要求每道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其余皆为干扰项。而干扰项之所以具有很强的干扰性,是命题者按照一定的出题原则来命题的结果。为此,笔者以高考真题为例,将这些命题原则形象地归纳成八条成语。一、无中生有1.【释义】干扰项中所述内容在…  相似文献   

8.
每年高考,尽管命题设计者在设计试题时“挖空心思”地出题考察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但题干中往往渗透出该段材料的主题及大概意思,从而显得“欲盖弥彰”。在录音播放前,我们利用题干和其选项以及有关的背景知识可以作出预测,听的时候就可以把听到的信息同事先的预测进行对比,以帮助对所听材料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笔者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揭示考试作文命题的特有本质,以寻求命题内在的规律性。一、出题的意图,既要合乎本民族的习惯,又要富有时代特征。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其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体现在策论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篇章学。它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的提示语往往较长。在这较长的提示语中,有的语句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语句往往只是引出话题或交代背景,其内容通常由背景语、启发语、话题语、强调语四部分组成。要审准话题作文的题意,首先要分析提示语的组成,解读提示语的重点,揣摩命题者的意图,然后才能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  相似文献   

11.
一、考点点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和难点。这类考题一般都是把人物、事件、观点等综合在一起设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一个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选项。能力层级属C级,其难度显然要比词句的理解又高了一层。它不但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而且还必须了解命题者出题的思维习惯,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命题者在出题时通常是在大体正确的内容概括中,设置一二处微小的不正确的表述来干扰答题者,因此,找到干扰因素并…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文阅读题是每年高考的一道必考题,学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往往摸不着头脑,得分率偏低。其实,解答科技文阅读题可以从排除干扰项(即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入手,而要寻找出干扰项,就得了解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一般而言,命题者设置干扰项主要是在概  相似文献   

13.
今年高考虽已结束,但由1999年高考语文的作文试题引发的思考却远远没有停止。“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道不限文体的作文题。先是使舆论界惊诧,后来是好评如潮。毫无疑问,命题者的意图是要给考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写作空间,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命题之奇、之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是高考改革的必然性突破,更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战略性突围。那么,命题者的意图能否完全实现?由此能否通过  相似文献   

14.
[考点点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这类考题一般都是把人物、事件、观点等综合在一起设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一个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选项。能力层级属C级,其难度显然要比词句的理解又高了一层,不但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而且还必须了解命题者出题的思维习惯,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命题者在出题时通常是在大体正确的内容概括中设置一二处微小的不正确表述来干扰答题者,因此,找到干扰因素并将其排除是…  相似文献   

15.
高效的试题讲评教学应理清三条思维线索,即命题者思路、学生解答问题的思路以及教师教学的思路,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预设的教学思路把学生错误的解答思路引向命题者的思路。笔者结合具体实例,就此谈谈几点感悟。一、让学生领悟命题思路是讲评的前提一个好的试题,必然融入了命题者的大量思考。教师要讲透试题,首先必须弄清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和命题意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只有讲透  相似文献   

16.
车颖 《学子》2012,(12):79-80
每年高考文言文的最后一道题,都是文义理解(分析概括文章内容)题。这道题设置四个选项,四个选项的内容按行文顺序表述。命题者往往在错误的一项中设置"陷阱","引诱"考生上当,怎样才能提高解答这类题的准确率呢?研究试题错误选项的类型尤为重要。综观近几年高考试卷,命题者设置干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命题者故意对文言材料中某一词...  相似文献   

17.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第25题的已知条件:“0~t0时间内,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0.36v0t0”其实是一附加条件,本文对这一附加条件进一步探究,阐释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为考查微元累积思想,特设定了这一附加条件.从这一点可看出命题者是非常严谨的,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同时,也体会到命题者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8.
射箭要瞄准靶心,解题要熟悉题型。古诗鉴赏,动乎心,发于情,培养诗的感觉与悟性是根本,当然弄清题目是怎么出的?命题者喜欢从哪个角度考学生.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也肯定可以为考生的答题锦上添花。磨刀不误砍柴功。下面笔者就结合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谈谈命题者的主要出题角度。  相似文献   

19.
张平 《物理教学》2014,(4):60-66
静电场知识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笔者试图通过对2013年高考物理中电场内容的考点分析,研究命题专家的出题意图,辨析电场知识的变化趋势,从而对我们2014年的高三物理复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62):1-2
作文审题是在动笔作文之前,先认真阅读、思考、分析、推敲题目的含义及其重点、范围、体裁等要求,或者说要审清命题者的出题意图,然后确定写什么,怎么写。简而言之,就是明确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过程。作者结合习作谈谈审题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