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空间和时间旅行》 (人教版新高中《语文》第二册 )第三段中有这么一句话:“ 1947年,美国空军飞行员查理斯·耶格尔首次突破声音的障碍,以超过每小时 670英里 (1078公里 )的速度飞行。”这里,该如何理解“声音的障碍”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发现当战斗机的速度达到每小时七八百千米时,飞机速度极少增加,有时还有剧烈的振动,甚至发生爆炸。这些飞行上的难题当时 叫做“音障”。   这是因为,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比音速低时,同飞机接触的空气好像“通信员”似的,以传递声音的速度向前“通知”前面即将遭遇飞机的空气,使他…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工作权利,也规定了公民的休息权利。其中第43条有这样的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一个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相似文献   

3.
陈晓星 《成长》2007,(4):23-24
“罄竹难书”这个词被中国人使用已超过千年,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隋末李密起义历数隋炀帝十大罪状:“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为: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芜崧 《语文知识》2005,(12):19-20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透支”一词有三个意思:①存户经银行同意在一定限额之内提取超过存款数字的款项:②开支超过收入;③旧时职工预支工资。近年来“透支”有了新的意义和用法,指“事物由于过度使用或消耗超过了应有的限度而显得不足”,使用范围由金融领域扩展到其他经济领域。例如:  相似文献   

5.
两年前,《上海教育》杂志社举办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75%的校长每天处理学校事务就要10—20小时。”而《中国青年报》一份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人日均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一般职工高1.67小时,中小学校长日均劳动时间又比教师长2小时左右”。一位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每天从踏入校门起,我的神经就绷得紧紧的,总是忙这忙那,早上班晚加班,但静下来想想,我也不知道自己一天忙点啥,感觉也不是忙在点子上,但又无法摆脱,真是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6.
秦明 《教师博览》2006,(4):49-49
一名研究生来到秦岭的一所希望小学支教。 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面对新来的老师,孩子们显得很拘谨。研究生为了活跃一下气氛,问道:“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们来上学都要花多长的时间?”这招果然很灵,安静的教室一下子沸腾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报出了自己上学所需的时间:最远的说要一小时.最短的也有半小时。“还好。”研究生点了点头,心想路程并不是太远。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个坏习惯,做什么事都慢。每天早晨洗脸刷牙差不多要一个小时,每餐吃饭至少要半个小时,每次放学总是最后一个走出教室……小伙伴们给我起了一个外号“拖拉机”,为此,我也没少挨爸爸妈妈和老师的批评。我下定决心要从今天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彻底改掉“慢”的习惯,把慢慢吞吞、拖拖拉拉的“拖拉机”改装成高速“小飞机”。  相似文献   

8.
此木 《家庭教育》2010,(1):83-83
我是一位“贪吃王”。由于我的贪吃,曾在家里惹出许多事端来。 第一案:鸡腿失踪案。饭桌上的鸡腿神秘失踪了。妈妈知道我每天吃完饭一小时后就会饿,便问我:“贝贝,是不是你吃了鸡腿?”“不……不是我吃的。”我低着头吞吞吐吐地说道,声音轻得像蚊子叫,脸蛋早已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眼睛不知往哪儿看好。  相似文献   

9.
查《汉语大词典》可知;“撕打”表示扭扯殴打,从字典引例可更加明确“撕打”的含义.是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例如:《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着鲍二家的撕打一顿。”李斌奎《天山深处的“大兵”》:“犀利的穿山风,像脱缰的野马在混沌无垠的大戈壁上撕打咆哮。”而“厮打”则表示双方(有时也表多方)互相扭打,“厮”就是日,俩男子当街厮打互相的意思。请看下列新闻标题:情人厮打在情人节《合肥晚报》2005年2月15《合肥晚报》2002年2月25日。  相似文献   

10.
柳君 《广西教育》2007,(6C):19-19
儿子要一只瓶子,我没给。他就大哭,任何人都哄不停。半个小时后,他的哭声停了。第一句话还是说:“瓶子。”  相似文献   

11.
陈洪茂 《语文知识》2006,(12):22-22
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女墙”也称堞、女垣、埤蚬、睥睨,如李贺《石城晓》:“月落大堤上。女垣楼乌起。”《说文》:“堞,城上女垣也。”《水经注·毂水》:“城上西面列观。五十步一睥睨。”傅若金《登岳阳楼》:“阑干映水迥。埤垸与云连。”  相似文献   

12.
“怒”的词典释义情况如下:《说文》:“怒,恚也。”即“怒”就是“愤怒、生气”的意思。《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怒”的释义,基本都列有以下几项:①生气,气愤;②气势盛;  相似文献   

13.
导——是指《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对复习的指导作用及教师的引导作用。学——是指学生在正确的导向中进行主动的学习。正确的“导”使复习的方向明确、目的性更强,从而使“学”有针对性。如研究高考化学科考试大纲可以看出:试题的命制“起点高”——考素质、考能力:“落点低”——解题时运用的知识不超过大纲,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  相似文献   

14.
曾有位初学哲学的学生这样问我:“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面对这个问题,我侃侃而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有助于搞好我们的学习,指导我们的工作……”费尽了口舌,学生依然半信半疑:“有那么神奇吗?”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哲学三分在于教导,七分在于感悟,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叩开学生的心扉,让哲学走进他们的灵魂深处。一、捕捉热点,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兴趣能够把…  相似文献   

15.
《空间和时间旅行》一文为自读性科普文章 ,知识性很强 ,但有五处常识性错误。列举如下 :文章第一部分“到其他行星上旅行”第 3小节有这样一句 :“1 947年 ,美国空军飞行员查理斯·耶格尔首次突破声音的障碍 ,以超过 670英里每小时 (1 0 87公里 )的速度飞行。”括号里的内容是对“670英里 /小时”的注解 ,但用的是一个长度单位 ,而不是速度单位。正确的写法应是“(1 0 87公里每小时 )”。同样的错误在本小节中还有 3处 ,不赘述。第三部分“加快速度”第 1小节中有这样两句话 :“推力产生加速度 ,进行星际旅行的飞船所需加速度为 1个重力加…  相似文献   

16.
何林福是一位公文写作、学术著作和散文创作的“多面手”。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利用“八小时之外”读书和写作,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懈地在学术领域中呕心沥血,取得了多方面的学术成果,以研究岳阳历史地理而出名。现已出版《君山纪胜》、《岳阳楼史话》、《洞庭湖》、《江南三大名楼》等著作8  相似文献   

17.
一、“齐”字不该去掉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第四册《公输》一文:“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起于鲁,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文章下面的注释说:“齐行:疾行。(据《吕氏春秋》《淮南子》校补)”从意思上我们也能看出:“齐”字强调了墨子听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己成,并且将要用它攻打宋国之后,尽快去劝阻公输盘的急切心情。如果丢掉“齐”字,就不能体现出墨子途中行程之速。  相似文献   

18.
“更定”辨     
何伟 《语文知识》2006,(3):33-34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湖心事看雪》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课本对“更定”的解释是:“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相似文献   

19.
海滩的魔力     
父亲去世前一直跟我住在一起。每到夏天,他都会在某个周六的早上,突然说:“今天,咱们全家去海滩吧。”我不明白一个精神正常的人为什么要开3小时车去一个吵闹不堪的地订,然后把衣服几乎脱光,存沙堆上坐一整天。“还是不要去吧。”  相似文献   

20.
酒酸     
《甘肃教育》2003,(5):16-16
有上酒店而嫌其酒酸者,店人怒,吊之于粱。客过问其故,诉日:“小店酒极佳,此人说酸,可是该吊。”客日:“借一杯我尝之。”既尝毕,攒眉谓店主日:“可放此人,吊了我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