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戏剧处于艺术的最高层,属于综合艺术,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多种艺术。戏剧在综合中体现出其隐喻特性,因此,戏剧是隐喻的艺术。具体来说,戏剧的隐喻主要表现在冲突、动作、空间、视觉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阿赫玛托娃的早期诗歌主要是爱情诗,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大胆的创新.形式方面的创新主要是艺术手法的创新,表现为戏剧手法、小说技巧、隐喻方式、语言创新、节奏变革,并取得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叶琴 《考试周刊》2011,(14):30-31
本文简单分析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特点,包括剧本中富有诗韵的诗化的语言、散文化的艺术语言,以及剧作中采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包括隐喻、夸张、矛盾修饰、双关、拟人等,表现了莎翁戏剧文学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4.
王洪亮 《考试周刊》2010,(23):30-31
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戏剧多由古代的宗教礼仪、巫术扮演、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有机组成的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5.
歌剧包涵了诗歌、戏剧、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艺术,兼有各种艺术的某些特性,作为综合艺术的歌剧,戏剧和音乐总是相辅相成的;同样的,也只有戏剧情节愈发精彩,音乐才有愈发精致的机会.莫扎特正是由于看到了音乐在歌剧创作中的重要性,所以他一改之前作曲家创作歌剧的习惯,即将音乐放在了戏剧奴仆的位置上,使得他成为第一个真正使得音乐以戏剧同伴的身份参与到歌剧中的作曲家.  相似文献   

6.
综合艺术包括有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它吸取了各门艺术的长处,并获得了多种手段和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综合艺术具有的共同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音乐教育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尝试回归传统语境,认识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精神、艺术骨骼.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戏剧不刻意追求结构、规模,所谓写意、表现与再现的不同,正在于它可以以其自身艺术基本精神、艺术骨骼为基础,专心处理戏剧的内在诸元素,从而达成完善的综合,在任何可能的体段内,抒情写意.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骨骼由戏、歌、舞结构而成,其艺术精神凭此传达.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学科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几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多元艺术形式,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0.
最早的戏剧是从宗教仪式中发展出来的,仪式中的程式化、表演化、性格化的特征,已孕育着未来戏剧的萌芽。最早的戏剧是一种混合型的艺术,它是艺术尚未分化时的产物。中国早期的戏剧,是由诗、歌、舞等部分组成的,它的早期形态是三位一体的。不仅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活动,诗、歌、舞也与宗教仪式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最具有戏剧性的是一些宗教舞蹈,特别是那些以述说神的故事或图腾祖先及氏族历史的舞蹈。仪式培养了人类幻想的形象性,艺术的想象力,陶冶了人类激越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人类用象征的、隐喻的形式来表现人类的情感、渴望和理想。当神话时代渐渐消去,艺术渐趋成熟,仪式就被艺术戏剧所代替。  相似文献   

11.
浅论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戏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大众文化的语境之下,一面是戏剧教育的贫弱现状,而另一面则是戏剧发展和素质教育对"戏剧教育"的热切需求,这些都在呼唤着"戏剧教育"的加强和普及。在复兴戏剧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唯有:坚持素质教育的总方向,推动戏剧走入中小学课堂;加强高校的戏剧通识教育,促进戏剧文化传承与推广;借助编演实践,推进课程改革,促进项目教学;支持校园戏剧,塑造学生角色意识,才能够重新找回戏剧艺术和戏剧教育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戏剧是假定的艺术,假定性是戏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必备要素。假定性是戏剧艺术的共性。演员扮演角色是戏剧艺术中最根本的假定。它们通过观演双方共同约定,使戏剧的假定成为了可能。正是戏剧假定性才赋予了戏剧的戏剧性,离开了假定性,戏剧不能称之为戏剧,戏剧也就失去了戏剧性。对于戏剧艺术而言,假定性是戏剧存在的前提,缺了它,戏剧就会丧失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古典戏曲鉴赏学是对古代戏曲的文学艺术、表演艺术等进行欣赏、理解和批评的一门学问。明清戏曲评点是中国古代戏曲鉴赏、批评的特有理论形态,它针对古典戏曲集舞台性、文学性、音乐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特征,主要从表演和文学艺术两个层面参与古典戏曲鉴赏学的理论建构,其特点是紧密地结合戏曲文本,发掘演员情感体验、排场合理性和曲白可演等要素在戏曲舞台艺术塑造中的意义,揭示戏曲文学鉴赏中的主体性、想象性和超越性价值,从而丰富了古典戏曲鉴赏的文本及其理论内涵,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4.
戏剧是时间艺术。中、西方戏剧对时间的处理有同又有异。汤显祖在戏剧中对时间的处理,能体现汤显祖戏剧艺术的特色。比较汤氏与莎翁的戏剧对时间处理的异同,以管窥中西方戏剧在表现手法上的各自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余上沅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戏剧,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产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针对"五四""问题剧"只见问题不见戏剧的缺憾,余上沅极力强调戏剧的审美本质是艺术,戏剧应该艺术化地表现人生。在20世纪初期戏剧界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片否定声中,余上沅通过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辨析出传统戏曲"写意化"、"程式化"的审美特征,充分肯定"旧剧"的审美价值。余上沅首倡并积极推动"国剧运动",为建设中西戏剧艺术交融的现代民族剧做出了巨大努力。以国立剧专为舞台,余上沅倾心于戏剧教育事业,为现代戏剧的发展聚集、培养了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16.
关于推动教育戏剧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DIE)注重把戏剧作为一种教育的工具和手段,突出和强化了戏剧的教育功能.在学校推广教育戏剧既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育手段,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推广教育戏剧与加强戏剧教育是紧密相关的,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而戏剧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戏剧的推广,又与各种演出实践活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大力推动校园戏剧的繁荣发展,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情节要素入手,探讨元杂剧对情节的处理,说明元杂剧实际是“抒情戏剧”,一般不注重精心组织情节,细致展开矛盾冲突。其次通过对元杂剧戏剧高潮的分析,指出元杂剧文本的戏剧高潮实际是一种情感高潮,并形成其以情感为主、情节为辅的双线结构。  相似文献   

18.
戏剧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文、音、舞、美"四位一体的综合艺术。戏剧有综合性、表演性、限制性、假定性、冲突性、情节性、动作性以及深刻性的特点。欣赏戏剧一是品评高度集中的戏剧冲突;二是品味丰富多彩的戏剧语言;三是鉴赏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  相似文献   

19.
总体来说元杂剧题材因循多于独创,这与元杂剧的现实境遇及存在方式有关,跟传统诗文相比较,市民消费和剧场演出是元杂剧重要的基础和依托。元杂剧这样一种独特的文艺类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市民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