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古人云,"唱歌兼唱情"。唱歌就是唱情,声音只是一个工具。深刻理解和领会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是歌声乐艺术表现中投情的基础。只有真实而生动地传达出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才能打动受众者的心灵,也只有升华了的、艺术化了的情感,才是声乐艺术表现所需要的。本文通过对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声乐艺术中的情感表达等话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声乐是由人嗓发出声音用以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这里从声乐的原始粗犷期和声乐的艺术演唱期两方面的情感表现以及歌唱对语言的强烈依附性等角度,论证唱情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和核心,声乐艺术是在唱情中完成二度创作的艺术,以冀对歌唱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声乐是由人嗓发出声音用以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这里从声乐的原始粗犷期和声乐的艺术演唱期两方面的情感表现以及歌唱对语言的强烈依附性等角度,论证唱情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和核心,声乐艺术是在唱情中完成二度创作的艺术,以冀对歌唱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民族声乐以其唱声、唱情、唱味、唱神的独特的美学标准,丰富的曲目,绚丽的风格,细腻的表现而独树一帜。神情兼备,声情并茂,字正腔圆,韵味浓郁和唱表结合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鲜明的演唱特点。  相似文献   

5.
强化声乐教师的基本素质,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名专业声乐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适应音乐艺术的发展。声乐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听、说、唱、弹、演等五个方面,教师应从这五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从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乐以情为“本”,音乐作品之生命,首在于“情”,乐离“情”,则失其感人之力。乐以“形情”,决定其须“唱情”,惟“唱情”,才能体现乐以“形情”。“唱情”,就须得曲情,若缺少此感情体验,就须“移情”。音乐最擅长于表达感情,故亦最能“陶情”。文章想通过对“形情”、“唱情”、“移情”、“陶情”的阐释,论述中国古代“情”的音乐美学思想之高深,使其在新的理论层面上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7.
高勤学 《职业技术》2006,(18):65-65
声与情是声乐艺术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在我国民族传统唱法中所讲的“: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就是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为此,需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扎实的基本功,渊博的知识,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获得成功。一、声是歌唱之源声乐艺术和戏曲、说唱、曲艺一样,都是用声的艺术,那么,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声音条件才能完美地表达出思想感情,为此,就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正确把握自己生理上的歌唱机能的运动规律,进一步提高更精炼地发挥它的作用,并且使之艺术化。正像叶罗尼姆拉夫斯基所说“:嗓音应当是高亢的,高亢的声音远处才能听得见;应当是柔美的…  相似文献   

8.
歌唱是音乐艺术生命的表现形式之一,声情并茂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和核心,只有正确处理好“情”与“声”的关系,才能情思横溢,以情动人。  相似文献   

9.
《唱论》作者燕南芝庵首倡的“宫调声情说”是著名的曲学难题,是研治古代音乐与古代曲学的学者都难以回避的话题。从一定的宫调自身有无声情,《唱论》所言宫调是否就指元曲的宫调,《唱论》对各宫调声情的描述是否合理、准确。宫调的声情与文本的文情是否一定一致等问题入手,得出结论:“宫调声情说”是古代音乐家长期实践的总结,不能够轻易地加以否定,同时也不能把它绝对化,认为毫无问题。就《唱论》而言,“宫调声情说”指词而不指曲,指单曲(词)而不指套数。  相似文献   

10.
《唱论》作者燕南芝庵首倡的“宫调声情说”是著名的曲学难题,是研治古代音乐与古代曲学的学者都难以回避的话题。从一定的宫调自身有无声情,《唱论》所言宫调是否就指元曲的宫调,《唱论》对各宫调声情的描述是否合理、准确。宫调的声情与文本的文情是否一定一致等问题入手,得出结论:“宫调声情说”是古代音乐家长期实践的总结,不能够轻易地加以否定,同时也不能把它绝对化,认为毫无问题。就《唱论》而言,“宫调声情说”指词而不指曲,指单曲(词)而不指套数。  相似文献   

11.
声乐歌曲演唱是一门艺术,也是表达人类情感体验的一种手段。每一位音乐家创作出的音乐作品即是音乐家的情感表达,也是其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如果说仅仅只有华丽的演唱技巧而没有歌曲的内在灵魂,那么你的演唱只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真正的灵魂。而这样的演唱就如同一潭死水永远都打动不了观众。所以说在歌曲演唱中,表演者只有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这样才能达到演唱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刘勰曾说过:“夫披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是文章的核心、主宰灵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抓住“情”,教学才能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对学生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伟平 《天中学刊》2004,19(4):122-123
模仿是人的本能,艺术教学中存在模仿,声乐教学中也有模仿歌唱,模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模唱能改善发声状态,积累丰富音色形象,积累表达情绪、情感的方式方法。但模唱不当会破坏声带健康,阻碍声乐训练的进展。模唱者应用其利,去其弊,发挥模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梅 《内蒙古教育》2013,(11):46-46
“未成曲调先有情”是指演唱歌曲之前要熟读歌词,弄清楚歌词表达的中心思想。以歌唱为载体,来体现文学在歌唱中的地位,这是因为演唱的歌词大都是虚构的,也不一定是演唱者曾经体验过的。这样声乐艺术创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对歌词的情感体验,作品或角色的语言只有首先使自己感动,才能通过歌唱去感动听众,但在我们声乐教学中,往往出现灌输型、机械性的教学,使作品没有完全表达出来,不能“感人动神”。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肃然六月寒”,说明唱情得以融神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声乐是人声的艺术,声乐演唱发于声而给予情,在演唱歌曲时,只有充分的分析和把握歌曲的情感,才能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意境。在声乐教学中,只有加入情感元素,才能使学生声情并茂的演唱,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本文从分析歌词与旋律启迪学生的歌唱情感、运用感情的范唱与表演激发学生的歌唱情感、以个性化的情感处理方式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三个方面提出中职幼师情感式声乐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提高幼师声乐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德为做人之本,处事之魂,作为一名歌者有德才有艺,德才兼备、声情交融,是每一位演唱者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身为演唱者,只有唱情才能体现乐以"形情",如果没有了情感的演唱也就是失去灵魂的歌唱,也就是说"情"才是歌曲的"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围绕歌唱中“说”的作用这个中心论点,从“说”在歌唱中心的重要性,歌唱时的“说”与说话中的说的联系,说与唱的关系和怎样掌握“说”机能这四个方面展开,说明“说”的机能在歌唱艺术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洪亮 《文教资料》2008,(24):57-58
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歌曲唱活.一首好的、甚至经典的歌曲的诗词和音乐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必须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充分感受.但是,如何把纸面上的谱子唱活呢?这就要求歌唱者应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脚踏实地地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只有这样唱出的歌曲才能活起来.  相似文献   

19.
“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情感,古代有许多写“愁”的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等都是古人写愁的名句。而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只有把这种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形象、可感,才能感染人。古人借助于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一腔愁绪描写得千姿百态,渲染得淋漓尽致,令人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20.
“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情感,古代有许多写“愁”的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等都是古人写愁的名句。而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只有把这种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形象、可感,才能感染人。古人借助于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一腔愁绪描写得千姿百态,渲染得淋漓尽致,令人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