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江永女书自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体系被发现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围绕女书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突显出东西方文化、民族、政府、市场等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表现出文化参与与受益的不平等现象,特别是针对女书创造土壤的无奈消失、掠夺性研究的出现、虚假女书的繁荣以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女书资源脆弱化等等进行怎样的干预,女性主义行动者必须作出自己的思考:一是明确女书的深刻内涵,将女书作为一种丰富的民俗文化体系来传承;二是要赋权于创造了女书文化的女性,确立女性在女书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主体地位;三是让具有性别视角的女书研究者有机会参与女书文化保护项目。  相似文献   

2.
女书的女性文化透视及文化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书体现着独特的女性文化特质,并具有多样性文化价值。它在湖南江永县及其毗邻地区的出现和发展是当地独特的女性文化和文化生态孕育的结果。面临女书现代传承危机,如何有效的保护女书与当地的文化生态成为女书保护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女书文化的传承与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培育在理念上甚为契合,其实质都是对平等、独立和自由的吁求和践行。女书作品蕴含了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女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主体意识鲜明,女书传承形式多元化的人文行为建构,这些都是夯实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传统基石。高等院校在切实加强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培育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女书”传承的社会功用,使女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由于女书传承方式的特殊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书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失传的危机,在后女书时代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女书传承的道路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百度视频搜索出来的131个关于女书文化的节目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女书文化在网络视频中的呈现状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女书"是流传于中国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一带妇女中的一种奇特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唯一在女性中间使用的文字。女书从产生、兴盛、衰落到消亡是包括地理、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曾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促使女书广泛使用,成为江永地区女性群体交流情感的秘密符号。然而如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江永地区女性不再使用这种文字,女书文化濒临灭绝,江永女书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笔者在对江永地区的女书文化保护现状进行田野调查后,综合江永女书的传播发展以及保护现状,围绕创新传播途径、明确目标定位、树立旅游品牌三方面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6.
女书时代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女书发现以来,关于女书的时代和历史渊源一直众说纷云。有人说它是先秦六国古文字的孑遗;有人说它是由甲骨文字演变而来;有人说它与考古发现的刻划符号有渊源。这些说法将女书的产生期推到了秦统一中国之前,或者推到殷周时代,甚至于推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给女书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妨碍对女书进行科学研究。下面从史志记载、女书内容、女书传承三个方面探讨女书的发生期、兴盛期和衰落期。  相似文献   

7.
女书意味着女性由“沉默”走向了“独白”,这是它在中国女性史乃至世界女性史上的意义.在女书文化拥有的那个隐秘的女性话语空间里,男性的缺席和女性有限的控制权使女性自我的书写成为可能.但是,生活在男性话语中心的传统女性注定无处可逃;故而女书要成为女性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书写,又是终究难以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郑州大学李小江主编、中南民族学院谢志民注译的《江永女书之谜》,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全书共录女文六万余字,意译之后,用国际音标注出方言语音,并作了许多注释,分上中下三册。洋洋大观,对研究女书似乎应该具有参考价值。但笔者发现,书中仅注释部分存在的重大谬误竟达160多条,确实令人吃惊. 目前,由于从事研究“女书”这种奇特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但能全面准确认识这种文字的则甚少。能识别《江永女书之谜》注释当中的谬误的人,当然就更少了。我是江永人,从小就接触这种文字,而且一直对这种文字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有责任对《江永女书之谜》的谬误加以评述,藉此区分真伪。现特分类举例并略加说  相似文献   

9.
高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及培育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创客文化进行了梳理,将大学生创客的特点与日本企业创新文化的发展进行结合,分析得出高校应先建立群体创客文化模式,通过建设众创空间、改革教育课程、完善制度体系、利用媒介宣传等具体路径在高校培育创客文化,促进创客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培养新型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女书"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珍稀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之一。公法侧重保护女书的文化价值,著作权法为主的私法侧重保护女书作品创作者的权利。在现有著作权制度下,化解女书文化生存和传承危机的有效出路是将女书文化中构成作品的部分纳入著作权体系,并根据女书作品的内容,对不同的作品类型进行分类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她的怀抱中有无数的文化宝藏。形同“蚊足”、叙述的全是妇女生活的江永女书堪称是我国文化宝藏中一颗奇特的明珠。 江永女书是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邻近地区流行于女性之间一种记录当地“土话”的比较成熟的特殊文字符号体系。江永女书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至今流行于这个地区的一种妇女专用的特殊文字;二是指用这种妇女文字创作、记录的作品。不管是属文字研究范围的江永女书,还是属文学研究范围的江永女书,她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那独特的、神秘的传奇性魅力都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一、造字…  相似文献   

12.
女书不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还是一种内容丰富的女书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女书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论文对女书亚文化结构进行解剖,女书语言文字作为最基本的文化单位即文化元素,是女书亚文化的核心符号;使用女书语言文字的活动而形成的文化丛,是女书亚文化的生命力所在;由女书群体互动模式、风俗习惯等构建了独特而系统的女书文化模式,包含了女书亚文化的全部内容。这三个层次对于一个完整的文化来说,缺一不可。当代社会脱离女书整体文化模式从功利的角度来保护和传承女书,显然是忽视了文化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普及,高职院校掀起了兴建众创空间的热潮。但由于定位不清、价值不明、支持不力、保障不够等诸多原因,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建设和运维面临众创空间建设定位不明、创业课程多样性欠缺、众创空间功能单一、创客教育专业教师缺乏、学习者主动参与性不够等重重困难。亟需通过理解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的核心功能、构建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建设动力支持机制、完善"共生关系"共同体建设、拓展虚实一体众创空间建设、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开发建设众创课程、支持创客活动组织等措施,提高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时代潮流,各个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开创精神的人。基于众创空间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业技能。通过对高校众创空间的作用、功能等进行探索,分析其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于高校大学生创客群体。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目前中学研学旅行实践中普遍存在主题单一,跨学科性不强等问题。江永女书文化研学旅行资源独特、丰富而且组合性良好,适合于开展目的地跨学科综合型主题研学旅行。在概述女书与女书文化的基础上,对江永女书研学旅行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教育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针对高中二年级的女书文化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库,并提出了包括菜单式应用模式、综合性教学设计、融合性应用机制和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女书文化研学课程资源库应用策略。其成果应用有利于推动江永女书研学旅行、促进其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并可为其他文化遗产地研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提供案例示范。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视域下的女书及其传承》一书以女性的眼光,女人的视角,运用教育学的理论,开辟了独特的女书研究之路。作者认为女书学习是一种教育活动,属于教育中的非教育形式,并大胆的提出,当地女性以女书为中介的学习,走出了中国传统女性教育的困境,形成了女人自己教育女人的别具一格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7.
湖南永州江永女书是目前唯一还在使用的女性文字,其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女书是当地文化互动的产物,从女性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角度对"女书"造字者传说进行解读,以及比较道教符箓、傩巫符咒与"女书"的关系,发现"女书"起源与当地的宗教活动尤其是女性群体的关系密切,这为"女书"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学科视野。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说2014年是中国的创客元年,那么2015年便是创客星火燎原之时。上到国务院、各部委,下到乡镇、社区,支持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消息不绝于耳,全国各地各类创客空间、创新基地等新型孵化器不断涌现。中国"元老级"众创空间——北京创客空间创始人王盛林认为,"未来5年,中国将进入‘全民创客'时代"。用柴火创客空间的负责人刘得志的话说,就是:"创客在中国火大了。"然而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浪潮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视域下的女书及其传承》一书以女性的眼光,女人的视角,运用教育学的理论,开辟了独特的女书研究之路。作者认为女书学习是一种教育活动,属于教育中的非教育形式,并大胆的提出,当地女性以女书为中介的学习,走出了中国传统女性教育的困境,形成了女人自己教育女人的别具一格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20.
女书,又称女字,是世界上惟一的女性文字,因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它记录当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反映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她们自强不息、追求平等的精神。文章主要介绍了笔者对女书以及女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