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如何在篮球比赛中有效使用犯规战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篮球比赛作为典型的集体对抗性项目,在比赛过程中因身体接触而造成的犯规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个人和全队犯 规次数则是可以减少和控制的。在合法范围内,减少盲目、不必要的犯规,最大限度的发挥每次犯规的使用效果,能够 提高场上队员的作用,增强全队的有效战斗力,制约对手,掌握比赛的主动权,从而争取比赛的最终胜利。 本文针对以往教科书从未把犯规作为战术教学的缺陷,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结合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 亚运会男篮决赛实况转播、录像相关指标统计分析,阐明犯规战术在当今篮球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引起广大篮 球教练员的充分重视,从而更好地研究、探讨篮球运动的规律,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教学与训练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篮球比赛中犯规战术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比赛作为典型的集体对抗性项目,在比赛过程中因身体接触而造成的犯规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个人和全队犯规次数则是可以减少和控制的.在合法范围内,减少盲目、不必要的犯规,最大限度地发挥每次犯规的使用效果,能够提高场上队员的作用,增强全队的有效战斗力,制约对手,掌握比赛的主动权,从而争取比赛的最终胜利.本研究针对以往教科书从未把犯规作为战术教学的缺陷,结合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亚运会男篮决赛实况转播、录像相关指标统计分析,阐明犯规战术在当今篮球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引起广大篮球教练员的充分重视,从而更好地研究、探讨篮球运动的规律,并将其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教学与训练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男子篮球队犯规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京生 《体育科学》2002,22(6):81-83
中国男子篮球队犯规过多是冲击奥运会前8名的一大障碍,通过对第27届奥运会4场比赛及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5场比赛的统计分析,揭示了我队和国外强队进攻和防守犯规的共同规律,分析了中国队由于技术不合理、协同防守差而造成犯规的技术和战术等原因,提出了改进技术和战术训练以减少无谓犯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存在的问题及执裁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年全国跆拳道冠军赛中运动员的技术应用、犯规行为、裁判执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指出我国跆拳道运动员技术种类应用比较单一,应用击头技术的得分比例很低,战术犯规行为使用不当等问题,旨在为我国跆拳道枝战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当代体育》2005,(5):59-62
随着季后赛的临近,NBA赛场上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为了赢球,有篮球队不惜一切代价开始采用高密度的犯规战术,从而,在比赛中涌现出一个个犯规高手,或许他们会让球队取得一时的胜利,也可能因此而输掉整场比赛。犯规,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扼杀了对手的同时,也逐渐吞噬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对欧洲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犯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16支球队31场比赛中犯规动作进行技术统计研究,对欧洲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犯规特征及规律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在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全部比赛中上、下半场犯规次数相差不大,但下半场裁判员出示的红、黄牌数量远远高于上半场,上、下半场最后15 m in是犯规最多的时间段;现代足球比赛中利用犯规来破坏对方的进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战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四、五届女足世界杯赛运动员犯规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第五届女足世界杯运动员的犯规、越位比上届少,红、黄牌比上届多。绊摔是运动员犯规的主要类型,破坏明显进攻机会是女足犯规战术的主要手段,因铲人犯规被黄牌警告的最多。犯规的最高峰期从76—90min向0—15min时段转变,黄牌、越位的高峰期仍在下半场的最后15min。犯规、红黄牌中场比例在增加,前场和后场的比例在减少。  相似文献   

8.
NBA、CBA比赛犯规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7-2008赛季NBA常规赛和CBA常规赛中的犯规进行统计,运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对犯规数量、性质及其时间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篮球比赛中的犯规规律,对于正确认识现代篮球运动的致胜规律,了解双方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及对比赛的控制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在竞赛中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犯规干扰”是其中的一种类型 ,它是运动员以犯规行为造成对其他选手在技术或战术方面的一种影响和破坏 ,这些影响会不同程度地干扰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挥 ,不利时会导致竞争的失败或出现伤害事故。通过对此进行研究 ,目的是找出犯规干扰和犯规被干扰等现象发生的基本规律 ,为运动队提供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抗干扰训练方案 ,并为揭示犯规干扰的本质做基础性研究。这项研究结果将会直接、有效地指导运动实践 ,它对提高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在竞赛中的抗干扰能力 ,发挥技术、战术水平 ,减少…  相似文献   

10.
腾空犯规是我国竞走枝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高速摄影影片解析和国际重大比赛中高水平运动员有关数据的分析,认为其原因主要是支撑时间与摆动时间不平衡,人体重心垂直位移过大以及战术运用和体力分配不当。  相似文献   

11.
为帮助短道速滑教练、运动员认清比赛中犯规的原因,进而提高训练水平,规范竞赛行为,适应国际比赛的要求,对短道速滑比赛中的犯规区域和犯规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入弯道区是犯规的多发区,犯规行为由多到少依次为推人、阻挡、碰撞、横切.  相似文献   

12.
带球撞人与阻挡犯规是篮球比赛中裁判员经常碰到的问题,也是裁判员判断和处理犯规问题的一个难点。裁判员能否及时准确地判断出带球撞人与阻挡犯规,对于保护进攻队员、鼓励积极防守,使比赛顺利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竞赛规则、裁判方法以及临场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带球撞人与阻挡犯规的判罚。  相似文献   

13.
《当代体育》2009,(5):28-28
在今年3月的一场湖人队主场迎战76人队的常规赛上,特雷沃·阿里扎在终场前没有执行“禅师”杰克逊的战术,没有选择对伊格达拉犯规(此时湖人尚有一次对手不能罚球的犯规可以利用),而小AI最终投中了压哨三分夺走了湖人队几乎到手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04年亚洲杯与欧洲杯比赛中,队员犯规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现代足球比赛中亚洲队员、欧洲队员犯规均是以直接任意球的犯规为主,犯规都带有一定的攻击性;中路犯规最多,亚洲杯比赛中后场犯规多,欧洲杯比赛中前场犯规多,红黄牌主要集中在中场的中路;亚洲队员下肢犯规多于上肢,且主要集中在下肢的踢和上肢的拉;欧洲队员犯规上肢多于下肢,主要集中在推人犯规和绊人犯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竞技跆拳道是一项以得分多少论胜负的竞技体育项目。在比赛中的很多场次,经常会出现一方运动员的得分领先,却由于犯规导致警告或扣分,造成最终比分战平、比赛战败等局面。也有运动员因为警告犯规累计8次或达到犯规败所扣分值(4分),致使没能打完本场比赛就被宣判犯规败而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所以,加强教练员、运动员对犯规问题的认识,减少比赛中的扣分,是很多关键场次决定输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时尚球类》2005,(3):15-15
越线犯规 保龄球场分为助走路与球道,其中有一横线作为助走路与球道的界线并设为投掷线,当进行保龄球运动时身体越过界线并与球道发生接触时视为越线犯规。由于球道上涂有一层光滑油剂,当出现越线犯规时容易摔伤,因此要格外注意防止越线犯规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徐冰 《体育风尚》2020,(1):62-62
投手犯规是棒球比赛中出现最为频繁的。正确的对其做出判罚是执行规则的要求。然而投手犯规发生的情形会随着比赛的进行不断地变化,如果正确的执行投手犯规的判罚时常成为裁判们困扰。投手犯规是对垒上跑垒员进行的取巧行为,当它被做出时,这行为本身是不为规则所允许的,即形成比赛中断的死球局面,但是为了维护进攻方可能的进攻机会而将投手犯规设定为推延死球局面。  相似文献   

18.
神奇四侠     
望旺 《当代体育》2006,(3):16-16
若想在比赛的最后时刻比分焦灼时.采用犯规战术在比卢普斯身上.那是绝对最低级的想法!比卢普斯的罚球在联盟堪称一绝.命中率有93.4%。他是大家公认的.目前NBA头脑最好的球员.能突.能投,能控,传球精确度很高.最稳定的得分手段在于得到空当后的中远距离投篮。  相似文献   

19.
短道速滑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犯规或有意或无意,但犯规的后果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轻者干扰比赛,影响运动员获得好的比赛成绩;重者会给运动员造成人身伤害,甚至使运动员过早地结束运动生命。通过对18次国际比赛中各种干扰关犯规的统计、分析,试图为我国短道速滑队参加世界比赛及抗干扰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每次比赛平均发生12例干扰犯规,占总例数(包括犯规和非犯规性的干扰)的46.4%;比赛中犯规干的性质、数量扰具有项目、赛场区域、滑行位置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非犯规干扰的统计及分析以及非犯规干扰现象与抗干扰方法的探讨,旨在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到非犯规干扰的意义,提高抗非犯规干扰的能力,提高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