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怎样运用所学知识去发展创新?“三线一点五面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能较好地解决这一关键性难题。下面结合“膜的结构”一节的教学.谈谈“三线一点五面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王士春 《教师》2011,(10):98-98
《科学》课,是一门以小学三年级为起始学年的具有观察、实验及探索性的课程。其重心在科学探究上,我们作为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在放开的科学课堂中使孩子们的观察、实验的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逐步提高。近期我参加了全省小学科学优质课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感触很多,这使得我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放开"教学又有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杨仕云 《云南教育》2004,(10):12-13
小学课堂教学“五步曲”是实施新课改以来,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所得,它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学习主人的地位,体现了“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和要求。一、以人为本,师生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纵观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机械讲授式"教学仍为一些教师所推崇,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参与的问题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的培养产生了极大的阻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与技  相似文献   

5.
人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90%是通过观察获得的。科学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感官作用让学生感知事物,是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事物观察的目的性较差,注意力也不易持久。他们虽然天生具有好奇心,对周围事物感到新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复一日地重复机械观察同一内容,事物很快就会被他们所熟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注重方法的知识,是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的一大改进。教材把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作为主线,重视探究过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重视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把3-6年级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感知科学”、“走进科学”、“探索科学”、“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7.
1.变备教材为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材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方法少。教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怎样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对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浙教版 《科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观察蜗牛》,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动手探究能力的素材。设计好这节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技能,引导帮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与机会,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所以科学课应以开放性为主.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内外自主地探究、体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的使命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受到教育。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都离不开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  相似文献   

11.
由甲 《教书育人》2000,(21):6-7
一、对“主动、合作、创造”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 1.“主动”性学习:古人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手、脑、眼、耳并用,生动活泼,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行为动机,并能自我调节情绪、情感、行为、自我支配,自我控制的个性品质,充分展示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自控性、专心性的坚强意志,做学习的主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合作”性学习: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践、勤于思考的探究过程中,在同伴的研究讨论、相互启发、彼此分工的合作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及协作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高中生物的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内容却极其重要。本节的内容比较能够考察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因而受到各级考试包括高考的青睐。  相似文献   

14.
一切探究源自问题,学生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的真正开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让学生“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要想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索,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具有科学思维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才会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堂  相似文献   

17.
18.
有效性教学主要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授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有效性教学应该是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应该是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收获的教学。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为此,本期《专题策划》栏目编发了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进行探索。这只是一个“引子”,我们期待针对这一问题有更多、更精彩的探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该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  相似文献   

20.
它是将教学活动以主问题的形式提出,引导学生将其分成子问题。逐一加以解决,并在此基础上改编相应问题。形成新的问题框架,进而进行创新的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