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涯适应力是国外近年来生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结合以萨维科斯为代表的有关生涯适应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提升应采用如下策略,一是将生涯适应力理念贯彻到高校的教学改革中;二是将生涯适应力的培养纳入生涯教育课程中;三是建立一套理念现代化,服务专业化、多元化与个人化的生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概括了生涯辅导的概念、内涵及其基本特征,认为以生涯发展理论为指导的生涯辅导对大学生就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已有的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即缺乏对制约高校生涯辅导实施的因素的探讨.对此,着重从文化层面、制度层面和个体层面对制约高校实施生涯辅导的一系列具体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促进高校大学生生涯辅导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4.
5.
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生涯辅导理论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在分析西方生涯辅导理论的演进历程给予的启示和总结本国生涯辅导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达到大学生生涯辅导理论的本土化研究的目的,以此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搭建一个成功平台。 相似文献
6.
大陆与台湾高校生涯辅导在基础、密度、专业化程度、发展阶段、指导思想等方面都存在差别。厘清这些差别。对于提高大陆高校的生涯辅导水平。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推进社会专业化分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构建大学生生涯辅导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涯辅导理论在我国高校的普及与推广,大学生生涯辅导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正备受关注。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生涯辅导的基本理念与内涵以及它的重要意义,并从高校、家庭、大学生、社会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大学生生涯辅导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生涯辅导在美国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地考察大学生生涯教育与辅导这一现象,本文从大学生生涯教育与辅导的概述、原则、内容、实施途径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高校生涯辅导的本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方生涯辅导理论的产生、发展与广泛传播,生涯辅导在我国高校逐渐得到了普及与推广,但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价值体系等差异的客观存在,使西方生涯辅导理论无法完全适应我国高校和大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因此,借鉴西方的生涯辅导理论,根据我国文化背景与价值体系,进行适合我国高校与大学生特点的生涯辅导本土化研究成为当前生涯辅导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文章从多方面阐述了笔者关于我国高校生涯辅导的本土化观点. 相似文献
11.
生涯辅导起始于美国,先后经历了职业指导、职业选择辅导、生涯辅导这一系列的演变,现在作为一种关注个人生涯发展的全新的理念,已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职业指导阶段,生涯辅导之路任重而道远。文章在简要介绍了美国生涯辅导的特点和我国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之后,就如何在我国构建生涯辅导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今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而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严重缺失。本文对大学生在校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There is wide agreement among career counselors that there should not be a dichotomy between personal and career themes in career counseling. This article offers a Developmental Career Counseling (DCC)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Short-Term Dynamic Psychotherapy (STDP) principles, specifically, James Mann's (1973) model, into a career counseling process. Common principles of STDP and their relation to principles of DCC are discussed: developmental life-span approach, limited time, importance of working alliance, rapid and early assessment, central focus, active and directive counselor participation, therapeutic flexibility, dealing with termination and specific criteria for client suitability to work in STDP and DCC. The model is illustrated through a DCC case of 8 sessions that focused on issues of self-este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sights, techniques, and processes, borrowed from STDP and incorporated into career counseling, are demonstrated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ractice of DCC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The work world is now full of uncertainty and change as a result of forces such as globalization, downsizing, advancing technology, and increased diversity in the work force. Further, people cannot count on maintaining a job with one company, or even one career, throughout their work lives. In order to meet clients' needs, career counselors must utilize approache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these realities. We review a set of approaches for career counseling that should be effective for clients now and into the future. Specifically, we argue for a holistic approach to career counseling, use of the Personal Career Theory as a client-centered approach to counseling sessions, incorporating creative interventions that draw upon chance events and flexible decision-making, and an emphasis on building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relationships. We conclude with a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for career counsel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5.
The emerging information age will make education/work relationships stronger and stronger. These relationships must be emphasized by school counselors. This document discusses how this can be done both for youth planning to attend a four-year college and for those planning some other kind of postsecondary career-oriented education. One possible solution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6.
要通过工作机制从短期行为向长效机制转变、工作主体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工作内容从低层次服务向高层次指导转变、工作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以充分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职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7.
工业设计教育需要适应当下的教育条件和行业发展的现状,培养能够适应企业需要又能发挥学生特长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因而需要透过生涯辅导的安排,围绕专业认同教育、导师工作室制、模块化课程体系等方面来体现学生的能力、兴趣差异、发展潜力,并且促使他们向适合自己的生涯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秀萍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59-61
根据目前国内就业形势的需要及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的现状,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应做到: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20.
职业咨询是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等方法,协助当事人更好地解决在选择职业、安置就业和职业发展等方面所遇到问题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对当前独立学院职业咨询工作现状的调研,发现独立学院职业咨询存在着学生需求量大,但学校重视不够;咨询人员专业化不够,咨询效果不理想;咨询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等问题。要做好独立学院职业咨询工作,就要从转变思想,加强对职业咨询重要性的认识,建设专业化的职业咨询队伍,完善多元化的职业咨询内容体系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独立学院职业咨询服务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