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工程,涉及到的要素很多,而备课则是关键要素之一,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所谓备课,是指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也就是写教案。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它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可以说,教案的编写就是教师把备课的内容书面化的过程。但现在普遍存在着为写教案而写教案的现象,甚至只是玩"文字搬家"的游戏,检查者也只是看书写是否整齐,环  相似文献   

2.
目前,仍有某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认真备课,懒于编写教案。偶而写教案的时候,也是为了应付检查,或按别人的,或用自己的旧教案,敷衍了事。究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教师对备课、写教案的意义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或由于不思进取而明知故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教学工作越来越显得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了。要保证教学工作能有目的、有计划地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备好每节课,写好每篇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教师为每一个45分钟的课堂教学精心设计的具体…  相似文献   

3.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首先要备课、编写教案,这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不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每日授课,都需提前备课准备教案,这已成为一个工作流程、一种要求、一种职业习惯,它是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它既是教学的准备,也是教学的总结和积累。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精心编写设计复式班教案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保证。课前认真备课,写好复式教学教案,一方面可以保证教学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顺利进行,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钻研教材,吃透教学大纲和理解教材内容。下面介绍我十五年来在复式教学中,采用过的一些复式教学教案。  相似文献   

5.
教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作任务。教案编写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一般来说,教案必须有课题、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三项内容。详细一些的格式可分如下各项:①课题;②教学目的;③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关键);④教具;⑤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新授、巩固练习、小结、布置作业等。下面就编写小学数学教案  相似文献   

6.
教案,也称备课笔记,顾名思义,它是教师为课堂教学预先写好的方案。在传统教学中,教案书写是备课的核心环节。传统的教学管理,在备课检查环节,最主要的也是查教案。教案有  相似文献   

7.
教案是教师精心备课下的产物,是教师上课的大纲和蓝本.备课、写教案是教学五个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往往也是教师们花费时间最多、投入精力最大、重视程度最高的一环.写一个好的教案是上一堂好课的前提,这无疑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共识.一堂课,能够按照教案预先精心编写的程序,不出差错,不出意外,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是教师最为感到满足的事情,也是当前评价一节课成败好与坏的基本条件.然而,教案有时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优秀教案可以有助于教师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现行备课方式的弊端 当前,备课工作主要沿用“教师写教案”和“领导检查教案”这种单一的模式。它的弊端表现在:写教案占用了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造成了“以抄代备”、“课后备课”等不良现象,使备课过程难免低效、高耗;条条框框太多,束缚了教师备课的创新意识;备课的功能由“服务于教学”异化为“服务于检查”。 教学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新课程下教师应利用这一点来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老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动态生成。而写教案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在课前一厢情愿地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提前预设,唯恐不细、不精,以细化环节为能事,给教师和学生以无形的束缚,使得教案成了师生表演的剧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调查目的 教学质量欲获大面积提高,备课是个关键性环节.教案是备课的结晶,也是课堂教学的具体计划,它能在多方面反映出教师备课中考虑的方面及其程度,体现出备课质量.因此,我院收集了一九八二学年度第二学期的语文、数学等八门学科教案数百份,试图通过对这些教案分析、综合,探求教师写教案的现状和特点,取得教师在备课中考虑问题广度和深度的信息,以便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备课、编写教案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教师备课、写教案本是很自然的事,不知从何时起,写教案被口诛笔伐,似有“不除此举誓不罢休”之势。其理由很简单,就是要减轻教师的负担,以便教师可以全力以赴搞好教学。当前,教师的负担不能说不重。但是,写教案并不是造成教师负担重和工作应该拿写教案问罪。理由有两个: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按常规,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写教案是把备课的内容用文字固定下来,作为上课的依据。同时,教师的教学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个前后相关的连续的过程,的基础。所以,教师所写的教案不仅是上好当堂课的前…  相似文献   

11.
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它为课堂教学服务。备课,不等同于写教案。书写教案是备课,了解学情是备课,教师上课也是备课.教学后的反思、总结更是备课的重要环节。因此备课是一个在动态中生成的系统工程,它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完备。  相似文献   

12.
驾驭课堂教学的根基来源于备课,备课是教学常规的首要环节,这个环节的成败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优劣。几年来,我校就如何抓好备课、如何指导教师编写好教案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教案是教师备课活动的书面表现形式,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记录。编写教案的过程,也就是把备课成果书面化的过程。目前教师的教案仍不尽如人意,其表现如下: 重形式,轻本质。教案是备课的文本载体,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是钻研教材教法和设计教学过程,那么教案的目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规划教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部分,狭义的备课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形式就是写教案。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仅包含狭义的一部分,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这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沙正连(江苏金湖县教研室):首先应该明确“备课”的概念。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师也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狭义上的备课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表现形式就是写教案。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仅包含狭义的一部分,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这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陈久红(江苏金湖中学):对,不少语文教师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设计的教学过程不是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教学视导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行为随意,教学低效;在课后翻看教师的教案时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模糊空泛,教学过程罗列教学内容、知识点,缺乏师生活动设计,备课上课两张皮;在座谈交流中还了解到,一些教师不知道如何备课.由此看来,需要在教师的备课与编写教案环节加强引领.  相似文献   

17.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编写的具体方案,它是教师整个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必要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备课的关键就在于编写一套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又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好教案。  相似文献   

18.
<正>期中,对教师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时,我检查了5位教师半学期以来的作业批改与编写教案的情况,边看边思,感慨不已,是备课重要还是编写教案重要?个人觉得:备课永远重于编写教案!因为备课是分析与思考的过程,是编写好教案的前提,备课要做到五备,即:一备"教材"——了解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二备"学生"——  相似文献   

19.
最近,调查了解了一些学校教师备课、编写教案的情况,发现在教案的内容与形式、教案的使用与检查诸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蓝图——教案,也必须改革。重复性的、形式主义的教案应当废除,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教案应当提倡。目前,教案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不少教案只是“知识型”教案。这种教案的内容是语文知识的汇集,或是教学参考资料的摘录。形式往往相似,内容年年雷同。这种教案只写了“教什么”,没有写出“怎样教”,因此,不能结合教学实际,不能反映教师的教学个性,不能适用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实用价值不大。写这样的教案,只能是一种重复性的劳动,不能反映教师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教师如何备课,备课的质量如何?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师如何上课,如何在课中开启学生的智慧门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并写好相应的教案。教师上课可以不看教案,但不能不备课和不写教案。教师认真备课,同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并改进备课和教案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备课的质量,使教学设计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整体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在备课中除了应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