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宏珍 《考试周刊》2012,(92):49-49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可以说,“对话”已经成为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一阅读理念,  相似文献   

2.
陶巍 《考试周刊》2010,(25):46-46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可见,学生的个体阅读是阅读教学中对话和交流的基础.没有学生的个体阅读,对话和交流就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3.
李大江 《教书育人》2013,(11):23-23
“原生态”本指物质的初始形态,阅读教学的“原生态”,是指阅读教学的本真性、人文性和生活化,以师、生、本在阅读教学中建构的真实、自然、和谐为特征。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包扩“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如何实现阅读对话的原生态?本文试从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文本与生活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教师以大量的讲解替代学生阅读的弊端,新课标主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知和把握文本内容,注重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针对传统的“传话式”教学,新课标开创性地提出了“对话式”教学新理念,即“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一、平等对话——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道靓丽景观。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占主导地位。“新课标”对阅读和阅读教学作了如下诠释:“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有教师指导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朱颖 《现代语文》2006,(11):80-82
教学改革要求阅读教学走出繁琐分析的误区,实行开放式阅读,让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个性,丰富个体精神的最广阔的天地。正如新课标所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对话”需要一个开放的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新课改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就要求我们教师注重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提高个人阅读的质量。下面笔者就个性化阅读教学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民主——个性化阅读的宽松环境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它意味着让学生从各种束缚、定势和…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提高阅读质量呢?我们进行了课堂阅读教学的理论探讨和有关实践。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提高阅读质量呢?我们进行了课堂阅读教学的理论探讨和有关实践。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文拟从与文本对话角度分析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关系 ,并着重探讨以学生为中心与文本对话的三种形式 ,及有效地与文本对话的教学途径 ,使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学古诗文阅读也需要充满生机,即有新意、有个性、不落俗套。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倡个性化阅读,其实也是一种创意阅读。从“添加”“挑战”“探究”“改编”“续写”五个方面对古诗文进行创意阅读教学的实践,促进了学生与文本进行不同形式的阅读对话,从而达到让古诗文阅读焕发勃勃生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的意义本身在于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要重视三者在阅读中的地位,贯彻新课标阅读教学对话理论,培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仔细品味当前一些阅读课堂教学的对话,总会发现种种问题,时时会出现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对话。那些对话看似热闹,其实只不过是一些形而上的东西。那么,怎样的对话才是有效的对话?如何确保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有效性?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阅读对话教学的理论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的规定包含两个命题,有两层含义:(1)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两个命题。  相似文献   

16.
与文本对话: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拟从与本对话角度分析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本之间的关系,并着重探讨以学生为中心与本对话的三种形式,及有效地与本对话的教学途径,使学生通过与本对话,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是现代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统一在这个核心理念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应是对话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教师、学生、文本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构成了动态的交互系统。王富仁教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那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教师的主体性呢?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方法,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0 3年 4月教育部新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其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一强调“对话”和“交流”的全新阅读教学理念无疑会成为当前阅读教学的新指针。要实践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 ,必须全面深刻地理解以下几个问题。一、阅读是重要的语文实践新课标指出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阅读就是这样一…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广大教师的面前。就阅读教学,新课标明确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四者之间的多重对话呢?著名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在阅读教学研究领域有突出建树的韩雪屏教授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她从“从创作空白处与文本对话”、“寻求与文本对话的策略”、“与教学文本对话”、“课堂中的垂直性对话”、“课堂中的水平性对话”、“与阅读环境的发散性对话”等6个方面作了系统的阐释。本刊将从本期开始,分6期全文刊登,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