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中山中学规定,如果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老师不合格,老师会在三天之内被“罢免”,调换到其他岗位。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出各种议论。其实,此类改革在其他地方也不少,只是没有被媒体披露出来罢了。类似的改革不可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改革”是在毁坏教育。  相似文献   

2.
东北中山中学规定,如果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老师不合格,老师会在三天之内被“罢免”,调换到其他岗位。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出各种议论。其实,此类改革在其他地方也不少,只是没有被媒体披露出来罢了。类似的改革不可取,这些“改革”是在毁坏教育。  相似文献   

3.
姜博士: 我是一名在幼儿园工作了5年的老师。现在幼儿园都在进行课程改革,我们幼儿园正要求教师从“预成”课程变为“生成”课程,这需要我们在教育中要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发现意识,要能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兴趣随时调整教育目标与内容。我在书上看到说这就是教育机智。但我不太清楚究竟什么是教育机智?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有教育机智的教育者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进一步被学习者接受,为满足学习者的各种学习需要,我们应树立服务意识,把教学资源和学习过程完全开放给学习者,具体通过两方面的服务措施来建立开放教育教学服务体系,确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德、智、体教育的整体性与教育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学校把社会主义教育目标大致分为德、智、体三个方面的内容,并相应地形成三条教育途径,分别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人们似乎习惯地认为,在德、智、体三个独立渠道中各自形成的教育效果,叠加到教育对象身上,就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吗?实践作出的回答是:非也! 从古代教育的“浑一模式”到近代教育的“解析模式”古代教育可被认为是一种低级阶段的综合性教育。当时教育水平低下,学校教育分科不明显,教育者大都具有多方  相似文献   

6.
5月17日,万里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必须改革我国传统的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自主性教育,是改革封闭型教育为开放型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我们的学校不太重视学生的自主性活动,看守式的管理和教育代替了学生的自主和自理,把学生完全看成是一个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即使是学生干部,按他们的话来说,“我们是老师的傀儡,一切听老师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我教你听,我管你服。好的学生学会了听话,服从老师的意志,形成了较大  相似文献   

7.
那些神圣的字眼,往往在很庄重的场合才说出;而对于那些天天只是被喊喊的东西,往往是不甚了了的。如果教育真的是我们心中的上帝,就一定会在庄严的场合、庄重的时候才说出。教育与一般的做学问不一样,与经商、做买卖也不相同。教育者特别重要的一项品质就是不以教育者自居,需要以受教育者的心态去进行教育,去虚心体悟,从而使自己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一些政工人员、教育管理者们,还有一些教育行政官员,他们把“教育”二字念得比较勤,难有受教育者的心态。最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恰恰将“教育”二字说得不多。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自身生存和发展完善的必然方向。但教育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有明显的差异,教育的本质功能是培养人、塑造人,与企业追求经济目标是不同的。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走出“误区”,加速教育自身改革是“接轨”的内在因素。“误区”是指,教育与市场接轨不等于在校内办几个经济实体,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成商品。而应该主动接轨、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如: 1.办学体制要与多种所有制经济接轨,建立以政  相似文献   

9.
教育服务与教育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 ,教育服务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所认同 ,提出了“教育服务产品”、“教育服务是一种知识服务业”、“开放教育服务市场”、“教育服务贸易”、“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教育服务能力”、“教育服务优势”等概念与观点。我们应彻底改革教育观念 ,真正树立教育服务理念 ,树立教育服务国际化、全球化的观念 ,努力开放教育贸易市场 ,发挥我国在教育项目上的优势 ,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的贸易经济作用 ,推进我国教育服务市场化、贸易化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陈星际 《中国德育》2006,1(11):66-68
教育者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学生。那些在学业上出类拔萃的“学而优”者与其他学生一样期待着被关爱。对“学而优”者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生活磨难教育、合作探究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1.
论日常教育实践中的教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实践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培养人的具体实践行为。它不同于纯粹的理性逻辑活动.而与教育者的日常教育经验息息相关。教育经验是教育者个体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形成的认知与行动图式,其运作方式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被型塑与生成“惯习”的双向过程。教育实践的发展与变革需要教育者对自身的教育经验进行自觉的改组与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可以灵活采取叙事与问题、对话与校本、学习与审议等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12.
教育、教育产品、教育服务这三个概念,在教育产业论、商品化那里是不做区分的,在有的文章中也是混同使用。如《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一文就是如此:“教育是介于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的部分”、“教育产品是垄断的公共产品,可以通过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来向社会提供”,“当我国教育界还在热衷于进行教育能否产业化商品化的经院式的讨论时,许多国家实际上已经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教育产品、教育服务这三个概念,在教育产业论、商品化那里是不做区分的,在有的文章中也是混同使用。如《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一文就是如此:“教育是介于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的部分”、“教育产品是垄断的公共产品,可以通过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来向社会提供”,“当我国教育界还在热衷于进行教育能否产业化商品化的经院式的讨论时,许多国家实际上已经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者追求的目标。我校以“互联网+”为背景,以“少教多学”为目标展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在实践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2016年,我校“基于互联网+与少教多学教学策略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被列为天津市“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历时三年,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上逐步找到了目标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一个名词常被人们讨论,它就是“教育过度”。有人认为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被强迫接受教育者从功利化设计出发所提供的教育内容、教育信息和教育模式;有人从就业角度出发,认为它是指当前就业市场出现的“人才高消费”及“高能低就”现象。其外延它包含了我们平时讲的减负、解压、失业,甚至课程改革也与它有密切的关系。下面的观点希望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心理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其自我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小学的学校心理服务工作肇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初由于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都在关注和研究这项工作的开展,致使人们对这项工作有着多种多样不同的称呼;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学校心理学等。直到200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才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将中小学的此类工作统一规范称为“心理健康教育”。同样,目前我国对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似乎也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称呼,现在常见的叫法有:心理辅导老师、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学老师等。本文结合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将从事这一工作的教育者称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简称为“心理教师”,指的是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学与心理学专业理论培训,在中小学从事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开设心理课或专题讲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家长教育等)的专职或兼职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的教育中有这样一个理念,即同样的一句话对学生说了三遍,便视为是对学生人格的侵犯。无独有偶,中国则有一句俗语叫做“话说三遍狗都嫌。”相形之下,前者说得庄重而严肃,后者显得通俗且形象,但两者均体现了一条教育规律,即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不能太罗嗦、太“嘴碎”,否则,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出现教育者越来越不愿看到的情形。简单地说,就是教育要远离“唠叨”。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面对教育形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改变过时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抓住课堂教学这个根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一、教育观念转变的两个方面(一)“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要实现“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首先要求把学生当成有主体性的个体,教师要摒弃旧有思想,平等对待,赋予学生应有的权利;其次要淡化强制与约束,为学生自由探索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其直接面对困难和挑战,教师只须给予适当的帮助与鼓…  相似文献   

19.
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较为注重以“管理”代替“服务”,在教育中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种注重“管理”而缺少“服务”的传统教育范示,导致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也容易出现师生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文章在分析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营造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良好服务环境;引导中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独立个性;充分尊重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注重受教育者情感的需求与教育者情感投入的和谐统一等途径,把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贯穿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个过程,实现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接触“若无其事的教育”这一说法,是在课程改革专家钟启泉教授译注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日本佐藤学教授著)这本书中。起初很是不解:教育是一种启迪,是一种感化,需要老师用爱心,细心、诚心和耐心,循循善诱,慢慢滋润学生的心灵,怎么可以“若无其事”呢?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感悟的深刻,便慢慢品味到它的精妙之处:“若无其事”不正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润物于无声,教化于无痕”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其教育效果就越大。”一位中国教育家也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