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感"是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低年级音乐课中借用"通感"手法,同样也收到了好的效果。教学实例:在学习《小青蛙找家》一歌时,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所设定的教学重点是:1、将歌曲独自"跳跳"唱得短促而有弹性,同时速度也不可以加快。2、随着音乐轻快地模仿青蛙蹦跳的动作。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找到这一感觉,我拿出了一个学生经常玩的蹦蹦球,学生们立刻  相似文献   

2.
中学地理教学,无论是初一年级的世界地理、初中二年级的中国地理还是高中地理中所包括的天文、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动物、植物部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部分,如何阐明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特征及其规律,又如何将这些要素联系在一起,讲清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使学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并掌握这些复杂的内容,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集中体现,而从小训练青少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青少年的创造潜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怎样实施创造性教育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花力气、费心血去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就发散思维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学好地理有要做好三个关键方面:理解、记忆和运用.本文仅就如何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提出笔者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的编排、文字、图表等作灵活变通是必要的。“活化”地理教材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纲要信号式、概括要点式、图表对比式、诗歌诗词式等等。例如把谚语、谜语、诗词、成语、歌曲、雅称等适当引入课堂,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会对课堂教学起到概括、总结的作用。如讲新疆的地形轮廓特点时引用“三山夹两盆”;讲天气和气候时引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总结《日本》一节时,选用顺口溜增强记忆:“岛国多山多港湾,火山密布地震繁;季风气候海洋性,梅雨季节雨绵绵;关东平原东京美,富士山高樱花艳;原料燃料靠进口,国际…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要求,并且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具体教学中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来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确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通感”作为心理学名词可能不被人们所了解。此词来自于希腊语“synaesthesia”,简单理解就是“同时感受”。它是指对一个感官或感觉区域的刺激,会引起另一个感官或者感觉区域的反应。也就是说,人体的两个甚或多个器官面对同一事件、物体等刺激时而先后产生了相互的感应。比如说有些学生看到字母A会引起红色的感觉,有些学生听到“do”,会看到黄色等。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中,有不少是阐述地理事物形成、发展过程的内容,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实践经验,这些内容显得抽象难懂,如果老师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进行教学,势必造成学生思维混乱,对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过程一知半解,那么在考试中,只要题型稍微变通一下,学生就会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9.
近日获悉蜚声海内外的舞剧《丝路花雨》中,反弹琵琶的舞蹈设计深受观众欢迎。因为平常都是怀抱琵琶“正弹”,而举于身后的“反弹”,可谓平中出奇,令人振奋。由此得到启发,目前陷入困境的地理教学不也可以、而且有必要“反弹琵琶”吗?地理教学中的“反弹琵琶”是指当传统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颇费周折,且效果不明显时,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适当作些“反面”文章,则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其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地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动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认识规律,在课堂教学结构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变厌学为乐学;诱导学生学习动机,变怕学为敢学;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变拙学为善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变死学为活学。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变“教”师为“导”师,变“教”课为“导”课。  相似文献   

11.
王灵 《地理教育》2003,(5):52-52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知识的容量越来越大,认知的程度逐渐加深,这就要求学生改变以前那种片面的、静止的认知方式,采用一种多角度、变化的思维方式去认知事物。视角转换方式就是这种思维方式。下面浅谈视角转换思维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一、不同空间的视角转换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总是位于或发生于一定的地域空间。由于地域空间的差异以及人类观察事物的空间视角不同,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要想对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必须要进行空间视角的转换。同一事物位于不同的地域空间会有不…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中学地理教学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二是让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有所发展.三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主发展.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际,我们总结形成的"讨论教学"能较好地解决上述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袁祖 《时代教育》2007,(9Z):111-111
传统的地理教学,强调了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却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变“如何把学生教会”为“如何使学生学会”,变“灌输”为探究.成为了每位地理老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它起始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只有存在问题,知识才有意义,学生才有求知的欲望,而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被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因此,依据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提出了"题型化"教学.  相似文献   

15.
投影、录像、幻灯和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尽管现在已经纷纷进入课堂 ,但是讲画教学法仍然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因为地图 (表 )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是获取地理信息 ,进行区域比较和研究的重要工具。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 ,运用直观式的讲画同步教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官直接地感知地理事物的地理现象 ,使学生获得鲜明的表象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读图、识图、辨图、绘图的地理基本技能和自学地理知识的能力 ,同时化繁杂的地理事物为简单直观的图象 ,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为学生的识记和理解创…  相似文献   

16.
周伟华 《现代语文》2004,(7):29-29,31
通感在教学中存在的应有审美价值不容忽视。通感包含了审美教学的全部信息,它打通人的感觉,健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立诗意地把握世界的真正途径。席勒认为不能用原则摧毁感觉而成为蛮人,因而,“培育感觉功能是时代更为紧迫的需要”。这必须走审美教育的道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感觉能力。席勒所指出的道路应该坚持走下去。博克也曾指出,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且它是整体结构所依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宫晓兰 《成才之路》2013,(25):78-78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表现效果,也扩大了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为教育教学现代化提供了新手段,注入了活力。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地理教育开辟新天地。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学习的兴趣在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  相似文献   

18.
通感审美连接着不同类别的艺术,它们都是通过人的眼耳口鼻等所有感官,从方方面面去感知艺术品,使人得到最大的审美的体验。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中我们更要重视这一审美中介,不只是传授绘画技能和乏味的艺术理论,而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对美的创造能力。通感审美作为沟通各类艺术审美的中介,它的作用和意义理应让我们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等师范学校正在积极实施“园丁科权教育行动”,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作为未来小学教师对小学生进行科技启蒙教育的能力。地理作为中师必修课之一,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性质,科技内容宽广丰富,是渗透科技教育的重要学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科技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渗透:  相似文献   

20.
王林峰 《文教资料》2011,(5):177-178
"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运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