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教研的好形式──“说课”自治区教研室李进启“说课”是近年来出现的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新形式,是教师进行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和陈述教学方案的教研活动。以学校备课组为单位开展“说课”活动,可以引导教师深入学习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从而提高...  相似文献   

2.
“观察,是感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感知活动”。(见《学校心理学》)在作文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观察”和“讨论”这两个重点,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校本”,顾名思义,以校为本。校本教研是建立在直接围绕学校自身所遇到的具体教学问题而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校本教研是围绕学校本位的教学研究。第二、研究具体的教学问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校本教研的目标是要建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秩序,营造一种崇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与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合作,创办了“玉芽儿教师学园”。“教师学园”不是一所独立设置的专门学校,而是利用学校已有的场地和设备、体现实践取向的一种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学园的活动主要有:听讲座,阅读专著,观摩教学,互动研讨,课题研究,作业练习;课程设置有:经典阅读类,学科专业类,教学实践类,校本研究类。2005年12月30日,学园正式挂牌成立。当天下午,学员代表按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5个学科围坐在一起,省教科院的专家和其他教师坐在四周,一起畅想“我心中的学园”。这次沙龙活动历时近两个小时,其中。最为有趣的是——[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塑造和谐的学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化是教师、员工、学生、管理共同形成的一种群体化。学校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化素养。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化的价值是极为重要的,学校化作为一种“深层管理”,是对师生的一种“软约束”,它是常见的“硬管理”所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学校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价值,塑造和谐的化,提高学校效能。  相似文献   

6.
“说课”是一种教师相互交流教学技艺、学校领导考核教师、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教研形式,在师范教学过程中,开展“说课”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用教学大纲驾驭教材的能力,形式其良好的教学习惯,从而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和各种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7.
课程实施,师资是关键。由于综合变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师资队伍建设更是使综合实践活动该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关键条件。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传统。学校要组织教师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专题性的研讨,以便提出解决的方案。在我们学校,以校为本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主要有四种方式,分别是主题课例研究、教学案例反思、教师论坛和校本课程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8.
英国一学者在其所著的《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引论中明确提出教育研究“必须牢牢地把根植于学校和课堂,必须和教师的各个方面有直接的切实的联系”,如做不到这点,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教育研究从总体上说就不可能是名副其实的教育研究。为此,学校教学研究应从“实”字入手,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邵璐 《小学校长》2006,(5):44-45
柳湖小学是一所开办不久的小学,座落于浙江师范大学边柳湖花园内。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是婺城唯一一所少儿化艺术学校。学校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也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实际的提高学生素养的新途径,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2005年9月,我校申报了校园学社建设的课题,通过研究实践,学社活动的开展已经成为我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学社是指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小学生组成,在教师一定程度的服务和参与下,由学社成员自主“行使”学社权力和“主持”学社活动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0.
五华区教科研中心的教研员近三年来,从城区到9下,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状况,以课例为载体,通过“小循环教学研究”和“三段两反思磨课”等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目前这些教研活动形式已成为五华区全体教师耳熟能详,应用自如的课堂教学研究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叫“说课”1.“说课”的意义说课,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研究和教师基本功训练的活动形式,是学校教学研究与改革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动”与“静”是复式教学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对于“动”与“静”有两种分法:一是按有无教师主持来分,把有教师主持的直接教学叫做“动”,把无教师主持的间接教学叫做“静”;二是按教学活动的形式分,把直接教学中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活动称为“动”,把间接教学中小助手主持下的动口、动手、动脑活动也称为“动”,把间接教学中无教师主持,也无小助手主持的看的活动、思的活动和动笔活动称为“静”,把直接教学中短时的看的活动(看书、看图等)、思的活动和动笔活动也称为“静”。  相似文献   

13.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尽管学校领导人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听课和分析课却是摆在首要地位的工作。”“在一个有经验的校长来说,他的注意和关心的中心就是课。”听课和分析课是管理和评价教学“最适当的形式”。他认为少听和不听课的学校领导“好比是一个被蒙住眼睛去上班的人:能听到一点,但是什么也看不见,不了解,不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虽然侧重讲的是学校领导,但同样适宜各级教学业务管理者和教研人员、督导人员及教师。 听 课   1听课的意义和目的   学校的教学工作由教学常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三个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14.
李春明 《宣武教育》2005,(11):22-23
一、活动过程诠释什么是“校本教研” 37位教学干部组织了37场校本教研展示交流活动,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大家对“校本”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每一场活动都力求体现出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主要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为主要问题、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活动所追求的目标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关注的要点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强调的重点是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五课”的界定“五课”指设计一堂课、说好这堂课、上好这堂课、反思这堂课、评析这堂课。二、五课”活动的基本设想“五课”活动是在学校中进行的,把学校视为研究基地的校本研究活动。其形式主要是指教师本人与自身教学行为的“对话”;研究的内容是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学校发展的自我觉醒、自我开发、自我提升,达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目标。三、五课”活动的操作方法“五课”活动是采用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和探究,即“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行…  相似文献   

16.
坛主发帖: “主题活动式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进行合作学习,发展学生个性特征的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已日益为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所钟爱。然而,“主题活动式教学”在一些地方有被模式化而“泛滥”的倾向,好像不这样做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似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普遍以两种实践形态并存:一种是学科教学研究,即常说的“教研活动”,其研究的指向是对“教材教法”的把握,就其研究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而言,是一种随机漫谈式的“文本研究”,缺乏主题、方法和深度,虽然能解决一些诸如确定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但研究的效益不高;另一种是科研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校本教研活动在学校广泛开展,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再次被提到了新的高度,“以教科研为先导”几乎成为所有学校的首要办学理念。当前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多数都在努力向高深理论“进军”,造成了“人人喊科研,教科研离我们教学实践越来越远”的局面。反思“成功教育”、“理解教育”等成功案例,他们的研究着眼点在于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如果教育科研远离教学,只是为了写论文、评职称,只是为了学校扬名而追求表面形式,那么,这种研究必然“滞空”,必然与教学行为脱节,怎么会为学校发展“先导”呢?因此,回归教学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必由之路。要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回归教学,我们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技术应如何发展的问题,这在各国教育界一直有两种不同的发展策略:“技术改革论”和“结构改革论”。反映在我国教育界,这两种理论则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学校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建设为基础,力图以教育技术为突破口来促进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进而带动学校整体教学的改革。另一种则重视计算机教学的发展与学校整体结构改革两者之间的关系,侧重于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考察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多种具体的应用模式。考察国内外围绕这个问题所展开的争论,对我国该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同课异构”活动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形式。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法,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可分为一人同课异构和多人同课异构等形式,一般采取多人同课异构的形式。我们试图运用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科学课实施“同课异构”活动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求探寻其客观规律,得出符合教学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