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受杜甫、韩愈的影响,杜牧在诗歌的构思与表达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以议论为诗"的特点。他在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中的议论不只局限于一时、一事、一物的微观视角,而表现为雄视千古、经邦济世的宏观视角,多关注宇宙永恒、人生代谢、生命价值等重大问题,显示出广阔的视野和厚重的历史感。同时,杜牧"以议论为诗"多用赋笔和直白议论,导致诗风少蕴藉,较为直切。杜牧"以议论为诗"的成因在于其显赫的家世、深厚的家学和独特的个人经历。  相似文献   

2.
晚唐时期的诗序接受传奇小说的影响,具有浪漫传奇色彩。杜牧、李商隐虽然创作诗序不多,但是他们现存的三篇诗序却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两位大诗人在处理相同体裁时风格的差异。深层的原因是他们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晚唐时期的诗序接受传奇小说的影响,具有浪漫传奇色彩.杜牧、李商隐虽然创作诗序不多,但是他们现存的三篇诗序却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两位大诗人在处理相同体裁时风格的差异,深层的原因是他们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的女性诗作数量不算太多,却十分具有代表性。王昌龄的人生轨迹及心态流变可以从其女性诗作中看出。王昌龄的女性诗作大致可以分为宫怨诗、闺怨诗、妇女生活诗。他以宫怨诗寄寓个人情怀,以闺怨诗传达对现实的无奈,以妇女生活诗表达了其追求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时明富 《文教资料》2005,(25):17-20
晚唐诗人杜牧,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杰出的军事才能。他长期生活在底层,阅历丰富,感情真挚,艺术精湛,创作出一篇篇充满艺术美的诗歌,多层面的反映唐代社会面貌,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唐代社会,了解唐代历史的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杜牧笔下关于女性的诗歌,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之中,借女性这个特殊的话语主体,进行身心的双重审美观照,表达诗人一种独特的意象诠释和异样的语境感悟。本文试从杜牧诗歌女性话语的类型特征,杜牧女性话语的文化底色这两方面着手,对其女性诗歌作一下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晚唐著名文人杜牧会昌二年至四年贬谪黄州。在贬居黄州的三年多时间里,杜牧写有多首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纪游诗。这些诗作内容充实,意蕴深远,既表现了黄州的地理自然景物和社会风土人情,又寄寓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在艺术手法上,色彩词和数词在诗中的巧妙运用,使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9.
杜牧是晚唐时期一位十分重要的诗人,大和二年十月(公元828)至开成三年(公元838)冬是他十年幕府吏的时期,这十年的幕僚生活中,他在宣州生活的时间最长,曾经两次到达宣州。大和四年,杜牧在宣州所作的诗歌中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在描写宣州的美景中,时而表达出舒适、安逸的生活态度;开成二年,杜牧再次来到宣州,此时所作的诗歌则与前期迥然不同:其中流露出作者惧祸;苦闷抑郁之情;物是人非、时光易逝之感;远离尘世向往寺院的宁静;闲适、隐逸生活的思想情怀。  相似文献   

10.
经初步考证,《樊川诗集》中有四十首诗在宣州写或写宣州的,而其中的四分之一,是杜牧与禅院僧侣的交往诗,权将此类称作“杜牧宣州佛事诗”。深入研究这些诗对于唐代江南佛教文化和江南经济研究,对于地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收复失地、维护统一是杜牧创作边塞诗的思想基石。他的边塞诗主要反映了对边民的同情、征人思妇的相互悬念、收复失地的愿望、鼓励和颂扬将士戍边、以及失地收复的喜悦,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怜民思想,具有含思真切、气度恢宏的风格一他的边塞诗继承了其前人边塞诗创作的成就,又有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12.
杜牧是晚唐时期一位著名诗人,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妓女的特殊观照。形成杜牧这种特殊观照的原因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探讨,即唐朝的社会状况和杜牧本人的性格经历。在此基础上把诗人放在晚唐社会的大背景中来探讨他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唐人的生活概况以及一部分女性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3.
穆旦诗歌实现了关联词的使用与自我诗歌追求的有效性统一,这种统一既表现在关联词所显示的属性特征与穆旦诗歌追求丰富及明确传达丰富的一致上,也表现在关联词与穆旦"理性抒情"及诗歌叙事化主张的相融上。关联词入诗显示了穆旦诗歌的现代性追求,有效地促进了穆旦诗歌别样诗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月意象的女性象征意义的生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国古代文人正是将东方女性的含蓄之美及其曲折细腻的内心情感完美地融入到月意象之中,由此创造了一部又一部具有民族文化意蕴和审美内涵的诗歌传奇。  相似文献   

15.
柳永的咏妓词中有色情成分,更有真情实意。咏妓词中有少许色情描写无可厚非,而其中流淌的真情实意则是柳永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束讴歌、同情歌妓。这份“情”是柳永真情的流露,也正是这种“情”感动了歌妓,打动了读者,成就了柳永在俗文化中的地位;而俗文化中的“情”感体验,又帮助柳永超越了现实人生的艰难,是他人生价值的另一种实现。  相似文献   

16.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本身是一个出色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非常自负又力求保持个性,既声明不依附他人,又标榜从事"清诗清文"的创作,但他尤其钟爱杜甫的诗作,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推崇杜诗,其中既有传统因素、又有社会、家庭及其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杜牧是晚唐时期一位十分重要的诗人,大和二年十月(公元828)至开成三年(公元838)冬是他十年幕府吏的时期,这十年的幕僚生活中,他在宣州生活的时间最长,曾经两次到达宣州。大和四年,杜牧在宣州所作的诗歌中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在描写宣州的美景中,时而表达出舒适、安逸的生活态度;开成二年,杜牧再次来到宣州,此时所作的诗歌则与前期迥然不同:其中流露出作者惧祸;苦闷抑郁之情;物是人非、时光易逝之感;远离尘世向往寺院的宁静;闲适、隐逸生活的思想情怀。  相似文献   

18.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伟大的胸襟,顽强的生活态度,关注现实有感民生的思想,为世人所称道。他的诗歌创作多样化,艺术上是集大成者,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尤其他在艺术技巧上具有独创性。为后来许多诗人所继承和效法,他诗中的视觉反差,体现了他沉郁顿挫的诗风,给人们呈现出一种巨细兼容、混茫一体的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19.
坚强、乐观地面对现实本是杜甫人格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安史乱后唐王朝的风雨飘摇,万般无奈的杜甫只能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几乎都打发在巴蜀一带。随之而来的贫病、饥苦、流离以有寄人篱下的勉强过活使本非悲观主义的杜甫时常在诗歌中流露出悲苦的一面。夔州是杜甫离川东下潇湘前的最后一站,在这里的一年零九个月,垂老的诗人唱出了自己生命最后的挽歌:思乡恋归、忆昔怀旧,苦心经营的夔州山水景物诗,还有部分作品中流露的希求栖身佛教的念头,都显示了经历太多磨难的杜甫在垂老之年沈厚的孤独意识。  相似文献   

20.
杜牧创作思想的核心就是“为文以意为主”、“诗要少加以理”。获得“意”和“理”的途径主要为继承性的学习与创造性的适变。杜牧创作思想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有为而作,针砭现实,教化社会。如果这种与现实的联系无法在当世实现,那就将创作指向未来,求知己于后世。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创作思想大体属于儒家阵营,与道家创作思想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