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握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特征及其深藏背后的民族文化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传统绘画是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明显区别于其它画种的、有强烈个性特征的独立画种。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对中国绘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三方面内容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的阐述,说明了中国文化是中国绘画的基础和肥沃土壤,同时又着重通过对中国画语言特质的理解,进一步阐明要正确把握中国画的文化精神,必须从中国文化中寻找中国绘画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2.
画坛老一辈画家林风眠、赵无极和中青年画家田黎明、卢禹舜四位画家的成功在于汲取中外古今艺术精华,进行融化整合;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只有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图式。才能更新传统,促进传统文化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论苏轼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以其带有强烈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观念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禁欲主义思潮作出了否定,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人文主义运动的兴起。苏轼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儒道互补人格模式,成为封建时代后期知识分子奉行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一百多年来,西方美术教学体系在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占统治地位。在这种体系中,科学与先进的部分对弥补我国传统美术教育的不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如何排除西方美术教学体系的许多不利影响,应该引起高等美术教育从业者应有的重视。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精神贯穿到专业教学和创作中去,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史琦 《考试周刊》2011,(8):29-30
中国传统绘画的临摹学习是当代中国绘画进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中国画基本技能训练,中国绘画精神的领悟和促进,文化素养的提高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绘画临摹在当下学习和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渊源,其中,"以人为本"既是对管子思想的直接继承,也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则批判地继承了"中正之道"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丰富思想,汲其精华,去其糟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本对中国传统化的基本精神进行了疏理。作为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重德精神、贵和持中精神的中国传统化的基本精神。曾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国社会的进步起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芍药花以其轻柔娇妍,嫣然动人之态,作为一种"意象"符号,应用于诗词、绘画中。其被赋予"娇客"、"余客"的意象,承载着多重文化意蕴。早在先秦的《诗经》中,芍药花已作为典型文学意象始现,并在以后各朝代都有作者对其歌颂。芍药花意蕴、意象符号异常丰富,大体来说,芍药花有"绰约"、"伤春"、"离别"、"富贵"等典型意象,这一象征符号被诗人、画者在诗词、画作中巧妙的加以利用,成为作者感物喻志的象征符号,是作者智慧与情感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西对比的方式,探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实观,指出中国画的写实是一种既具有真实性又有概括性的、移入了画家主观情感的写实,以表达事物内在的风神为中国画始终追求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绘画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现代中国画教学由于过多强调西画的写实风格,使中国画缺少灵动,传神的艺术效果。中国画教学应从立意,用笔,用墨,构图等方面学习传统绘画,开创独具特色的中国画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应从文化的整体性出发,从物质经济文化、社会关系文化、经典型文化、民族文化心态四个层面上概括其主要特点。这雄伟壮观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上的兼容并蓄、长期融合创造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由这传统文化凝结成的。这民族精神,从价值观念看,个人对于社会,义务重于权力,整体利益重于个人利益;从精神境界看,把道德需要看作人的最高需要;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中表现,是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有一种偏颇的观点,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漠视个性,滞塞创新的,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曲解和误读。人的个性特质与创新精神往往紧相关联。没有个性,构不成大千世界;缺乏创新,形不成历史卷帙。中国传统文化以《周易》为源头,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奠定了崇尚个性,追求创新的理论基础。这一思想由先秦诸子所直接继承并在后世的传承中不断张扬,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薪火恒传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日渐丰盈之物质与精神生活中,无论是自身内在精神的造诣,还是生活日用品之设计与包装,繁处可见中国竹文化传统精神之再现。竹文化传统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竹文化传统与民俗崇拜;竹文化传统之于文学与绘画之关系;竹文化传统与君子品格之形成。梳理竹文化传统的精神内涵,探讨其价值与意义,对当代中国社会传承中华文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奇妙的艺术,凝聚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和”、“道法自然”、“中庸之道”等思想都可以在书法艺术中得到印证.书法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融合又互相促进,存在着丰富的渊源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有着深刻的渗透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主体精神是传统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立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西方国家凭借政治、经济、科技等优势,大力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给发展中国家传统文化主体精神培育带来许多新挑战。为此,应从文化全球化时代语境出发,夯实传统 文化主体精神培育的物质基础,用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先进文化培育传统文化主体精神,以更好提高传统文化的主体性、独立性、自主性。  相似文献   

16.
17.
论中国传统绘画的“中和至美”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中和至美”是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成熟之美,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美的范畴又被赋予了新的文化艺术内涵,并且被发展、导向、整合为新时期的美学典范。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集中体现,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布朗族传统伦理和谐精神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大力弘扬布朗族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挖掘和研究布朗族传统文化中传统伦理和谐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维护边疆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母东风  杨霞 《文教资料》2008,(25):69-70
中西绘画属于截然不同的两个文化系统,在学习西画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研究中西两个画种的文化结构和思想观念,比较二者的差异和相通点,这对更好地理解绘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校校园中存在的师生关系扭曲与异化、学生生命危机等现状严重地影响到了校园的和谐,这两个不和谐音符的出现缘于现代学制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伦调谐、着眼于人的生命本身,在调适这两个不和谐音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因此,要构建高校校园和谐必须回归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之长补现代学制之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