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就业不足,剩余劳动力约1.5亿人。大力减少劳动力的供给,立足农村就地消化以及促进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是中国农村就业战略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我们先后到郴州、益阳、湘潭等市、县、乡、村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进行了认真详细地调查。通过调查,深刻地认识到培训与就业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体。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劳务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一、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推动劳务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1、培训是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的需要目前全省剩余劳动力至少在1000万人以上,“十五”期间每年还将新增劳动力50万人。发展以农村劳务输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的劳务经济已成为农业地区最具潜力最有活力的经…  相似文献   

3.
面向三农统筹规划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家庄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57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3.6%.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93.4万人,约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4.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每年新增劳动力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和各种限制政策的取消,导致“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形成“民工潮”。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有组织的仅占8.7%。这种无序流动的状况,加大了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地区间供求平衡的难度。同时,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加剧了城市本来就很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压低了行业基础工资,造成城镇失业、下岗职工特别是年龄偏大者再就业困难。为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就业问题,市(地)就业管理部门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  相似文献   

6.
陈时生 《中国培训》2009,(11):56-57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影响劳动力转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裕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因此,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13亿人口,200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近8亿,年增量为1097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估计为1.5亿人;国企下岗人员约600万人。通常GDP每增加1%,可增加约130万个就业岗位。2001年我国GDP增长率为7.3%,虽可安排一些新增劳动人口就业,但因需安排就业数字过大,因此总就业率并没有增加,而在持续下降,80年代为0.32,90年代为0.1左右。如不重视就业,这种失衡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解决就业的途径通常有两方面:一是退出劳动力原劳动岗位的递补;二是发展国民经济,通过提高GDP增长率来提供…  相似文献   

8.
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的职业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有效地转移,而且有助于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培训模式,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与就业。  相似文献   

9.
我国13亿人口中80%是农民,约有农业劳动力5亿人.农业耕地19.5亿亩,按现在的生产条件大致只需1亿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农村工商户约能容纳0.5亿劳动力.这样算来,我国农村尚有3.5亿个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多住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日益增多。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也使大量农村劳动力逐渐从农业生产领域中脱离出来。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不及时地从农村转移出去,让他们重新就业,将成为各种社会矛盾滋生的  相似文献   

11.
《职教论坛》2004,(8S):29-30
石家庄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57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3.6%。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我局认真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重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山东蓬莱市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着力开展“就业活动品牌创建年”活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50余人。蓬莱劳动保障部门及时搭建就业平台,依托劳动力资源市场,通过市场网络.发布用工信息。及时组织面试?对被企业录用的人员,建立回访制度,跟踪落实,对多次介绍不成功的人员,根据本人情况,进行职业指导.并指导他们参加就业办组织的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对大龄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根据本地实际,实行就近安置。  相似文献   

13.
青州市全方位开展农村劳动培训山东省青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全市8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5.4万人,可耕地总面积6.3万公顷,农村人均占有耕地1.1市亩。从1993年被国家“两部一中心”列为省级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市至今,全市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任务十分艰巨,现阶段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多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劳动技能缺乏,居住分散,培训组织难度人,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竞争力不强,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和长远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是实现转移的保证,可围绕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开展富有实效的、多样化的教育及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必然现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因此,从分析河北省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和新的趋势特点入手,剖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途径,可以有效缓解"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必将引起劳动力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根据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42%推进到55%左右,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增加约1%,也就是说每年有1000万-1200万左右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五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4%,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左右,即4.4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估计到2020年将有2.2亿-2.3亿剩余劳动力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里的剩余劳动力是指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一部分指刘易斯所说的无效劳动力,就是劳动力的减少不会影响农业总产出,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另一部分指费景汉一拉尼斯所说的低效劳动力,即边际生产率虽大于零,但小于工资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8.
赵银喜 《职业技术》2006,(16):105-105
我国13亿人口中80%是农民,约有农业劳动力5亿人。农业耕地19.5亿亩,按现在的生产条件大致只需1亿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农村工商户约能容纳0.5亿劳动力。这样算来,我国农村尚有3.5亿个剩余劳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农业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富裕劳动力,这些富裕劳动力闲置在农村得不到利用,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给农村社会治安造成了不安定因素。搞好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力法,对稳定农村大局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几年来,我社区教育中心在观澜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宝安区教育局和宝安区社区教育中心的指导下,根据“十六大”的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沿海发达地区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办学及做好劳动力转移”的文件精神,立足本地区、放眼全国,在搞好本土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工作前提下,以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就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新思路。通过与贵州湄潭等地区联合办学,组织生源培训,为发展职业教育,为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转移,为深圳特区劳动力的需求趟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从唐山市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及转移就业的特点来看,农村劳动力总量庞大,供求矛盾突出问题将长期存在。国内外环境、政府政策、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就业岗位、层次、成本。进入新世纪以来,外出务工农民"回流"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就地转化成为今后唐山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