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始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并贯穿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全过程。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思想、意蕴,促进学生记忆,锻炼语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获得审美的熏陶、情感的感染。本文从朗读说起,着重对朗读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丰富的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主张:"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可见朗读的重要性。因此,从一年级起,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儿童朗读的兴趣。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朗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这就充分地说明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这里,我想说一说我在朗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我努力让我的课堂书声琅琅,在朗读中让学生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阅读的一种有效途径就是朗读,相对于另一种途径——默读来说,朗读更能够帮助学生领会文章中的情感,也能够更有效地传达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帮学生养成很好的朗读习惯。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加强朗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并把它贯穿于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的活动,听朗读和学生自己朗读。朗读录音或教师的朗读是朗读者自己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的再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好的朗读可以把作者的所见所感准确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进而从情感上与作者发生共鸣。学生的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教师以课文为凭借,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朗读教学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徐蕾 《天津教育》2020,(5):185-186
“朗读、默读”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两驾马车,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感知文本、体验情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方法之一;默读,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把握文本思想内容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一线小学语文教学都非常重视朗读和默读,但是,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成为教师构建课堂教学的绊脚石,本文从朗读、默读在语文课堂中的创新策略的角度,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严小娟 《考试周刊》2014,(17):56-56
小学语文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平常又最重要的过程,是语文阅读的起点,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分析语文课文的必要手段,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情感得到启发。作者将苏教版小学语文的朗读与其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在享受朗读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由此可见,朗读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教学历久弥新,个性化朗读更是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它是以不同形式地朗读,不同理解的朗读,融入自己的体验,通过对文本的再创造,从而更好地把握和感悟文章含义。  相似文献   

11.
刘淑芳 《新疆教育》2012,(18):180-18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这就说明,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它不但可以有助于强化记忆,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文章的美学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整体水平。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初中学生最重要的一种语言训练,它是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用来表现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技巧。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地指导学生朗读,不仅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和领悟,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水平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阅读的作用,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很少,经常是教师在对文章进行讲解。新课标颁布以来,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对文章的理解,这就需要学生通过朗读对课文进行理解。通过阅读,学生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能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在这种有效的阅读中,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黄良才 《学子》2015,(3):47
朗读可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丰富学生想象力,陶冶道德情操,体会深厚情感;它还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语感,是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朗读水平、掌握情况,结合文本特征来运用指导方法,并对朗读适时评价、有效指导。另外,朗读是感性而充满激情的,是有生命的心的阅读。只有学生深刻感悟、情感充沛、如沐春风、得到熏陶,朗读才是用心的朗读。老师怎样充当引领角色,把学生带入情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呢?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处理朗读与理解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在感悟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将作者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克服朗读的盲目性、机械性、缺失性、唯上性,回归朗读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6.
赵頫 《华章》2005,(10)
朗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手段。朗读可以从自主学习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它要求学习者对学习客体不仅要认知,而且要感悟,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确定目标和进度;要有情感的投入,才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朗读是弘扬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朗读是让阅读主体把内涵丰富的个性特征放在阅读客体中来理解、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阅读客体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提高其创造性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语言敏感的程度。读,是需要过程的,读一遍、二遍、三遍……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母语时,我们中国人应该注意"阅读、理解、涵泳、欣赏和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也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来表现自己对作者及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小学语文课堂应继承和发展这些体现中国人感性思维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想感情的抒发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带领学生深入文章结构和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使学生对课文的结构、情感等有深入的理解,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朗读课文,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情感、态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内容的鉴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都应该重视朗读,使学生能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并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朗读的基本练习,运用良好的朗读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中朗读教学进行阐述,希望能引起教师的重视,进一步优化朗读。  相似文献   

20.
马红军 《现代语文》2014,(9):125-126
朗读就是将书面语言有声化,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阅读过程,是学生通过朗读字音理解字义,进而理解文章的过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