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谓江南文化以灵动,水的灵动;我谓西北文化以沉稳,山的沉稳。求之于诗,若江南文化是轻盈明快的七绝,西北文化则是古朴厚拙的五古;若江南文化是李白的清新俊逸,西北文化则是杜甫的沉郁顿挫。在题旨已被话题确定的情况下来构思作文,就必须拓开思路,从更高远处立意,引导读者从更高的境界去思考和认识问题,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作者在平时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将目光聚焦于中国文化的性格上,这就在思想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看江南、吟江南、唱江南、舞江南、赏江南。"这是我校一位音乐教师执教歌曲《忆江南》的五个教学环节。听赏这节音乐课,感受词与音乐的完美融合,我深深体会到"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江南美是一种神韵,更是一种文化。课堂上孩子们完全被这种文化感染,他们用动情的歌声、优美的舞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对白居易的词《忆江南》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3.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渗透了很多江南文化元素,包括江南景观、江南名人、江南民俗、江南文学四个部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推动江南文化记忆的生成和助力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江南文化的教育价值,需要做到:研读经典文本建构学生的文化记忆;拓展课堂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重视课后实践强调学生的身体参与。  相似文献   

4.
费新我先生的书法艺术具有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他勇于探索,不断新我,把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费新我的艺术生命同样离不开他所生活的地域、社会和时代环境。湖州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江南文化的浓厚氛围孕育了费新我艺术的文化精神和气质。  相似文献   

5.
江南古桥孕育成长、成熟兴盛于风光旖旎、文化深厚的江南地域,故处处浸染和具备了江南特有的地域元素和文化因子,具有江南烙印式的共通性与和谐性,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基于江南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环境背景,从江南区域文化精髓和古桥的江南地域环境设计理念和手法来提炼江南古桥的地域特征,并以此揭示江南古桥的文化性和环境设计观,体现出江南古桥共同的区域征候,彰显出江南古桥独特的地域化风采和魅力。  相似文献   

6.
"江南"再发现——略论中国历史与文学中的"江南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江南”存在着丰富的文化与思想资源,但缺少一个现代科学的概念来加以整合。“江南认同”是从历代有关江南意识自觉、江南地方情感突出、江南文化影响力的文献资料以及种种江南意象中提炼出来的一个概念,其中包含着诸如“江南文化之二源”、“江南认同之两歧”等复杂问题以及一些代代隐传的江南意象,在由一种政治认同转而为一种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文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南北朝时期是江南认同形成的时期,在中国史上首次完成了文化话语权的转移,为中国文化增加了重大的变数。在这个过程中,中原认同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江南认同并生共存,相反相成。所谓“江南认同”的产生,不是一下子出现的,而是经历了北方中原认同在其中纠缠挣扎,死而后生,是北方渐渐化入南方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梦里江南     
我从小生活在西南,没有去过江南,但江南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所知道的江南,是婉约明净的江南,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江南;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是“莲叶何田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江南!江南,流淌着唐风宋韵;江南,  相似文献   

8.
误读江南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江南,而且以为自己非常了解江南,直到前不久的一次江南之行.我才发现长久以来其实我都误读了江南。对江南的最初印象来自幼时读过的诗文,诗词读的多了,对未曾谋面的江南的印象也就定格在了杏花春雨小桥流水温文婉约的基调.却不曾意识到江南风姿绰约风情万种的外表下却是豪情万丈气吞山河大义凛然的铁骨铮铮。江南的秀山丽水不仅滋润了才子佳人,  相似文献   

9.
当代江南作家苏童的创作来源于江南文化。综观其小说,无论是主题、风格还是语言,都带有浓郁的江南风味,是江南文化在当代的演绎与再现。苏童小说与江南文化的渊源关系是:一、唯美主义的女性主题。苏童在小说中细腻准确地塑造了一批美的女性形象,从纵向角度来看这可以追溯始于东晋永嘉年间的唯美主义文化传统;二、梦幻灵性的风格。苏童的小说时空混乱、叙事模糊、意象繁杂,这主要受之于江南地域文化的影响;三、感伤颓废的语言叙述。这是江南这块特定地区人文和地理积淀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清代中期的乾嘉年间,江南文化已进入了最为成熟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浮生六记》显示出了江南文化的特点.江南文化所具有的艺术境界,都仿佛在《浮生六记》里再次显现.《浮生六记》的意境空灵明净,这正是江南式的清艳情致.《浮生六记》里的艺术追求与艺术境界也是江南文化诗性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太喜欢我的江南。 因此从不说我的江南,写我的江南。不敢。我的江南在我的心里太重太重,怕说出来写出来反而轻了它。  相似文献   

12.
<正>无锡一中是一所名校,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英才辈出,有着明显的办学优势和蓄势待发的潜能。基于这样的历史资源,无锡一中将视野投向了江南文化。江南文化有着文化的共同性,又有着鲜明的独特性,滋养着江南人特有的文化意蕴和精神气质,有着精致的美感、开放的胸怀、创造的活力。而无锡一中正处于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地带,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积蓄着无限的文化力量,于是他们决定建设课程基地,引导学生研究江南文化,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他们将课程基地命名为"文化自信·江南文脉",  相似文献   

13.
现代艺术的发展经由初期阶段后,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思索——追寻创造出一种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新的设计形态。而江南文化由于其特有的美学、诗性气质,使现代艺术设计在设计思维和深层情感的表达上有了“根”的依据,从而在现代设计艺术中得到了较多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地域文化的一支——江南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及其特质的分析,再结合具体案例阐述江南文化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渗透,进一步论证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江南文化的演绎与重构,希冀对江南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的互动进行深刻的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14.
二胡江南风格是江南文化的产物,更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成因背景及左右手技法特征。本文从江南的地理环境,语音语调,文化背景及音乐形式分析了二胡江南风格的成因,并阐述二胡江南风格演奏技法中独特的垫指滑音、装饰音、揉弦及浪弓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5.
金曾豪是常熟籍重要散文作家。其作品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个体生活的现实,也展现了江南地域、江南文化对作家的深刻影响。本文将从地理、个人、生活的多元维度,发掘金曾豪首部散文集《蓝调江南》与区域文化"江南现象"之间的必然关联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特殊的背景,女性弹词小说亦不例外。从江南社会经济文化、江南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定文化市场的需要、江南家族文化的繁荣、女性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江南女性的结社、江南出版业的繁荣7个方面对女性弹词小说繁荣于江南的原因进行阐述,从而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一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7.
江南情     
安详 《师道》2006,(5):61-61
记得第一次看到“江南”这个词语的时候,便从心里不可遏止地爱上了它。也许你只听到这个名字,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这是个柔情似水的地方,它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古老、优雅,在我心中是江南的代名词。对于传统文化,我一直心驰神往,而江南的古镇正好给了我感情的依托:窄窄长长的街,窄窄长长的河,江南的流水,如树上的枝,枝上的杈,杈上的叶,叶上的脉,那么静谧、多情、缠绵,与那千年的古镇不离不弃。真想待在摇荡的小船上,看着那绿得如丝绸般的河水,穿行于小桥、流水、人家之中,永远也不要醒来!苏州城外的小镇周庄,是作家三毛朝思暮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我爱     
我爱江南那里杏花春雨那里素裹银装我呀是一只快乐的鸿雁春天我从江南驮去一身的蒹葭撒满塞北秋天我从塞北驮回一身的雪花撒满江南我要江南变成塞北我要塞北变成江南我爱@周志福  相似文献   

19.
金曾豪的少年小说旨在探讨江南地区的人文环境与少年精神成长之间的深刻联系,使少年儿童逐渐认同并积极吸纳、彰显民族文化的优质内涵,追求生命格调。金曾豪的作品善于依托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表达自己的深层文化思考,蕴涵着浓郁的江南地域文化特色。金曾豪少年小说塑造的长辈形象,是江南文化精神内核的具体化、人格化表达,而在许多少年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江南文化环境对少年们精神的濡养和塑造,看到其对于江南文化优质因素的认同和发扬。  相似文献   

20.
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了江南文化的繁荣。而明代江南工商业市镇网络的发达,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文化信息得以迅速、及时的传播,从而缩小了江南各地文化形态的差异,在文化形态上体现出区域整体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并不是以牺牲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为代价的,正相反,江南地区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大,社会成分复杂,价值观念与社会风气在商品经济冲击下急剧转变,因而使得各种文化交汇融合,呈现出多元化形态。发达的图书印刷业与书院的勃兴则是江南文化传播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