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批评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方法。俗话说“忠言逆耳”,人们总是不愿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但若老师能掌握批评的艺术,做到以真诚感人、以公正服人、以赞美赢人、以幽默动人。就定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下,老师批评的话语用得很谨慎,有的老师甚至在学生违规或出错时也不再进行批评,真可谓谈“批”色变!如果一味对学生进行表扬,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未必是好事。因而,在新课改的今天,以关爱、尊重、理解为内涵的批评我们还应坚持。  相似文献   

3.
现在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惩罚”教育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而且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师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了。事实上,确有少数学生在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寻短见,这着实让许多老师感到苦恼,致使他们在教育中放弃了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4.
袁华 《教书育人》2002,(3):37-38
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批评、帮助帮助,这无可非议。但我们作老师的,可不可以注重和研究一下批评人的技巧,让批评艺术化,良药不再苦口,让批评对象更易于接受。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也是老师的“下级”。学生不比成年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换言之,他们身心都还很脆弱。对成年人适应的批评方法,对社会人适应的批评方法,对学生未必适宜未必有效。现代社会和这些年特殊的人际环境,以及家庭由于独子而家教歧途,使不少学生的心态与我们那些时代有了太多的不同。我们读书时,老师或打或斥或训,严得象个龇牙咧嘴的天神,但…  相似文献   

5.
批评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常见方法。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重视和善于运用批评艺术。常见的批评方法有:开门见山式批评、曲线救失式批评、幽默式批评。同时批评也要注意善待学生及其错误、避免“惩戒式”批评、批评与表扬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6.
批评是班级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其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更有道德和修养,从而少犯错误。适当、适度的批评对学生的耐挫折心理素质功不可没。但在现实中,有些学生因受批评而采取极端行为来对抗老师,使班主任心存余悸。如何有效、合理、科学地使用这种教育方法,取决于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把批评艺术概括为“八要八不要”。  相似文献   

7.
在一般人看来,老师对学生 的批评肯定是“苦”的,而且正因 为“苦”,被批评的学生才会屡屡 产生抵触情绪,致使批评的效果 大打折扣——此即批评的“负面 效应”。 但,也有一种老师挺聪明,总 能把批评变成阳光雨露。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相似文献   

8.
批评是我们学生管理工作者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运用好管理中的批评艺术,使批评的“正效应”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切实作到动机与效果的协调一致,始终是我们批评的终极目的。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以供参考。一、批评的前提条件著名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我谅解犯错误做错事的孩子。”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谅解和宽容能减轻学生接受批评时的敌对感,能在师生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犯错误的学生经常接受老师的斥责、惩罚和同学们的耻笑、歧视,一般都表现的比较自卑、敏感。因此,批评学生时诚恳的态度,真实的爱…  相似文献   

9.
批评的艺术     
古春笋 《师道》2005,(5):37-38
批评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对教师而言并不新鲜。若批评学生的方法不恰当,采用“压服”、“训服”式,往往是压而不服,而且会引发新的思想问题,造成师生对立.不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今天重提“批评”这话题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沉重。这种沉重源于我偶然翻阅学生的一篇周记:  相似文献   

10.
潘松梅 《班主任》2000,(1):42-42
表扬或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门艺术。老师对学生的表扬或批评要讲究方式,讲究技巧,避免陷入误区。批评、表扬言“最”就是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老师会时常批评违纪学生,可是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如果不注意场合,不掌握好分寸,不运用恰当的形式,不运用正确的方法,也就是不讲究批评的方式和艺术,不仅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服和反感,学生也会继续犯同样的错误。如何让学生欣然接受老师的批评,改正自己的错误呢?我认为应该坚持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时下,由于教师的批评不当,引发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对抗的事例比比皆是;它不仅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恶化了师生关系。因此人们对传统的以“严”字当头的管理模式产生了怀疑,在教育中对学生的批评也越来越不被认可,许多教师感觉这个尺度很难把握,甚至提出了“我们能不能批评学生?”。“该怎样批评学生?”的疑问。其实批评作为教师运用语言手段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方法。只要得当,学生会乐于接受,并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简单谈谈对批评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同表扬一样,批评也是班主任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由于人的天性是“趋赏避罚”,很难做到“闻过则喜”,所以,批评总不如表扬那样易见成效惹人喜欢。因此,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困难得多。尽管如此,正确的批评总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能避免错误的做法,讲究批评艺术,就能使批评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教育形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批评学生应做到“四舍五入”:  相似文献   

14.
赵金燕 《成才之路》2009,(34):71-71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恰到好处的批评,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缺点。老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错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因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恰当使用批评,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则会使学生失去自尊,自暴自弃。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中职学校教师批评学生时,往往会认为批评就是“挑毛病、找错儿”。带着这种观点,在批评学生时,常常采用尖刻的数落、粗暴盼洲斥和恶意的挖苦,结果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反感、憎恨,以至酿成一些不良的后果。所以,班主任通常采用表扬的方法来鼓励学生,但是我却认为恰如其分的批评效果会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6.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批评绝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它更是一门艺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成长中的学生,有过失、有错误是难免的。经常听到一些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感叹学生难教。其实,学生并不难教,而是为人师表者在批评教育学生时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中要不要批评——批评的存在论 现在,很多教师和家长已经认识到赏识教育的巨大作用,所以很多人认为批评与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从而导致有些家长和老师不批评甚至不敢批评学生。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老师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要找学生个别谈话时,大部分同学都会争着“偷听”,而被叫者则是一脸惶恐。用学生的话说,“个别谈话”简直就是“受审”,虽然这种说法带有偏激性,但其中的问题却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个别谈话有批评教育与了解情况两大类,我这里主要谈谈个别谈话中的批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赞美浇铸自信,表扬催化成功。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教育、表扬和赞美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永远比批评讽刺效果好。表扬和赞美如同温暖的阳光。能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古人说:“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作为老师应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表扬、赞赏,这是老师的义务,也是老师的责任。学生没有好差之分,只有先后之别。  相似文献   

20.
批评,是使人正视自己缺点错误以求不断进步的锐利武器。有的人错误地认为,既然是批评,那措辞自然是严厉的,气氛自然是紧张的,被批评的人必定很不愉快。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老师的批评使学生无法接受,尽管他的批评是对的。有些老师的批评甚至使人感到委屈,感到不满,感到气愤,批评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搞僵了关系,疏远了师生感情。如果老师能用建设性方式和感性的爱心批评教育学生,那么,在“即将来到的日子”里,必定有一轮太阳在金色的天空升起。积极尝试建设性批评。批评可以是破坏性的(使得受批评的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也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