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17世纪玄学派代表诗人约翰·邓恩以其别出心裁的奇思妙想闻名于世。他的诗意象丰富而深刻,使人感到惊讶却又在情理之中。其中,“死亡”这一意象几乎贯穿他的全部作品。本文旨在通过一系列死亡意象的分析,探讨作者对爱情和宗教的认识和思考,以及他面对死亡的不同态度,并试图说明其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约翰·凡·安德里亚的《基督城》作为早期西欧空想社会主义史上的第三颗明珠 ,描绘了他所设想的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 ,其中对教育进行了重点的论述 ,涉及自然科学、全面发展教育、妇女教育等问题 ,在今天看来 ,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约翰·亚当斯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任总统,不但是著名的政治家,而且也是杰出的宪政思想家。其分权制衡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于限制立法权、加强行政权、司法独立及权力之间的复杂的多层制衡,对美国宪政体制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考察约翰·亚当斯的分权制衡思想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京都的圆山公园,我想描绘枝叶低垂的樱花树盛开的姿态与春宵的满月相互呼应、融合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那河,蜿蜒在山林之间。它,是全村人的命脉,是我们与外面的惟一通路!河上有一条窄窄的小船,那船沧桑中透出古朴,它是我们惟一的水上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6.
约翰.亚当斯同华盛顿、杰佛逊及汉密尔顿一样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主要开国元勋,同时是一位超凡逸群的思想家。他用政治权力制约平衡,司法权独立,以及行政权专任的政治思想与杰佛逊的民主分权思想、汉密尔顿的三权分立前提下的联邦思想一起,交相辉映,共同奠定了后来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陆道夫 《红领巾》2004,(2):101-105
约翰·菲斯克的电视研究主要是在上世纪80年代完成的,以<解读电视>和<电视文化>两本著作以及散见于各学术杂志上的论文为代表成果.菲斯克在自己的电视研究中注重运用符号学方法研究电视文本、电视观众以及电视文化在意识形态中的霸权建构关系.菲斯克非常推崇符号学方法,因为符号学特定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特别是其对“意义“的基本认识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决定了他的电视研究对接收者(也即观众)的角色予以特别的关注.菲斯克通过对电视的双重经济流程的分析,发掘出电视观众创造意义和快感的价值之所在,彰显了大众文化潜在的进步力量,较好地解释了电视话语和人们对电视话语日常体验之间的复杂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因办事需要,我拿着一堆证明资料去复印。走进店,店主汉子看了我好一会儿,嘴角似有一丝微笑。他没问啥就忙乎起来,我说复一张的,他给印俩,我说复俩的,他给印仨。我心里嘀咕着,该不会诈我吧?他多印了会收多少?只是他的眼神和嘴角的那丝微笑又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9.
我想,如果把生活拍成一部电影,我一定不会是出现在镜头前的第一个人.也不会是在独白中念出抒情段落的第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以《诗经·周南·汉广》为分析对象,从其题旨、艺术手法、结构三大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明确这是一首“男女相悦,求女不得”的情诗,同时又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通过一唱三叹的叠咏,把主人公的相思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诗人狄兰·托马斯与俄语诗人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在诗歌创作中彰显词语的物质属性,淡化词语的表意功能,抹消词语与客观存在物之间的界限,将词语从抽象化、概念化的语义桎梏中解放出来,力图在语言本体与现实本体之间实现转换。物质性的语言成为二者跨越历史时空、文化时空与诗学时空的汇合点,构成二者诗作中一道引人瞩目的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3.
维·苏·奈保尔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整个文学创作呈现出后殖民时代的独特文化景观。奈保尔本人既是后殖民时代的生存者,又是书写者,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既独特又典型的文化品格。奈保尔作为后殖民时代的个案能较为突出地反映后殖民时代移民群体的生存共性。  相似文献   

14.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均来自罗斯福家族。学者著述中关于二人的辈分关系一直未予厘清。从罗斯福家族的奥伊斯特湾支系和海德公园支系之沿革来看,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远房堂叔,而不是其堂兄。  相似文献   

15.
张荣 《现代语文》2009,(7):11-12
经中的婚恋诗极具艺术魅力,以朴实生动的笔触,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社会人们对生活极大的热情,对爱情美好的憧憬。《将仲子》一诗的主题历来争议颇多,本文从典型的历史背景、特殊的恋爱环境、羞怯含蓄的爱情表白、原生态的大胆追求四个方面分析,认为该诗是一首隽永含蓄的少女诗意的恋歌。  相似文献   

16.
张慧馨 《文教资料》2008,(11):18-19,60
约翰·多恩具有极强的个人特质和诗歌才能,是一位能够表达矛盾情感的杰出大师.本文基于克林斯·布鲁克斯的“悖论“理论,以托勒密天文学为依准,对多恩爱情诗歌集<歌与短歌集>中的悖论进行研究,集中分析了三个悖论,即:圣与俗,一与多,生与死,并强调指出多恩爱情诗歌中悖论的“连环性“.  相似文献   

17.
为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约翰·邓恩是一位具有影响同时也很具争议的诗人.直到20世纪受T.S.艾略特和新批评的推崇邓恩的文学地位才最终得以确立.本文主要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试图分析邓恩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歌和宗教诗歌发现诗人持有矛盾的爱情观和宗教观但是在矛盾事物的两方面邓恩不断地寻求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论邓恩爱情诗《别离辞·莫伤悲》中的玄想比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玄学派诗人善用奇喻这一最突出的特点 ,对玄学派领袖约翰·邓恩在其爱情诗《别离辞·莫伤悲》中如何运用玄想比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台兹碑铭》的作者吐帕克·阿力普·舒力在该碑铭中说:“回纥可汗登位统治了十年,之后又统治了七十年”。这一过程是属于回纥国。本文在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回纥部落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艾米莉·狄金森和席慕容的爱情诗,描写了因对所拥有的爱情不珍惜或粗心而导致爱的失去带给主人公们的哀伤、痛楚、悔恨与留恋,带给她们的对爱情真义的反思,对崇高爱情内涵的思索。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在与诗人、与作品主人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同时,反思自己过去的情感,思索现在所拥有的和将来的情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美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