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分析评价乌兰察布市旅游气候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指出该市夏季、冬季和春秋季四季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条件,同时探讨了乌兰察布市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阿拉善盟在我国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模式——"农牧家游"。但潜在的如交通和服务设施有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滞后等问题,对该地区的旅游发展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创新市场营销手段,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推进旅游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老龄化背景之下,当前旅游养老产业成为旅游中的又一新兴支柱产业。四川省人口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借助旅游业发展养老产业,既能解决养老问题,又能助推四川省养老产业的发展。为此对四川省养老产业中旅游养老项目进行具体调查,发现当前社区旅游养老项目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体现在:模式有待加强、旅游养老项目不够完善、旅游服务人员不够专业化等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四川省旅游养老项目的开发路径,包括提高四川旅游养老知名度,提高旅游养老体验效果,开发旅游养老市场,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养老产品和养老院联合开发旅游养老项目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次仁德吉 《西藏科技》2010,(8):28-28,35
从满足旅客旅游需求出发,从更新旅游规划理念、进行旅游整体形象设计、设计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市场的促销等四个方面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方案,促进西藏阿里旅游业的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5.
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产品是高品质旅游产品,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文章从分析林芝地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条件出发,阐述了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并就林芝地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呼伦贝尔地区旅游产品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伦贝尔地区具有优美草原风光和悠久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设计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其旅游资源、旅游支撑条件的综合分析,提出呼伦贝尔地区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方向的具体思考.  相似文献   

7.
赵广宇  程志军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211+279-211,279
如今,哈尔滨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作为一个群落而被整体性的保护起来,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区,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了一定知名度,其建筑价值已不是简单的形式美,而是具有深刻内涵的场所精神之美,研究其场所精神之美的具体内容对整个街区的保护和丰富旅游项目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丹东市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对于如何进一步开发丹东市少数民族旅游资源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从丹东市特殊的旅游资源和地域结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等方面分析论证了丹东市的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景与障碍。  相似文献   

9.
依兰县具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但旅游资源开发相对落后,本文对依兰的旅游现状予以分析,同时给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0.
浅议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万俏宇 《科技广场》2007,(10):248-249
宗教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其宗教氛围的神秘特性、宗教文化的历史艺术价值、宗教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化性,都是吸引旅游者的鲜明特征。本文对宗教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对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产品创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瑛  于华友 《软科学》2005,19(4):74-76
针对金口大峡谷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按照突出自然资源特色、挖掘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与紧扣时代的原则,设计出以特色鲜明观光旅游产品、特殊内容生态旅游产品、特色专题旅游产品、科学考察旅游产品为主体的“绝尘险谷金口旅,赏心悦目大渡游”旅游产品整体形象,以提高金口大峡谷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区域内开展体育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以及存在的机遇、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认为“黄三角”区域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特,孕育着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适合开展体育生态旅游项目,并对此开发项目进行策划描述。  相似文献   

13.
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李  吴殿廷  李泽红  王永明  乔路明  肖晔 《资源科学》2018,40(11):2168-2176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跨境旅游资源整合是中国“一带一路”倡导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数理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在空间上为集聚型分布,分布密度总体呈现“多核心”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地区、叶卡捷琳娜-秋明地区、新西伯利亚地区、环贝加尔湖城市群及中俄沿海地区;②自然旅游资源沿湖、沿河、沿边界、沿交通线分布趋势明显;③地形地貌、湖泊水系等是影响自然旅游资源分布的根本,而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性、人口数量等是影响其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同质性与互补性并存。三国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创新旅游合作开发模式,合力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国际旅游带”。  相似文献   

14.
周菁 《大众科技》2013,(6):313-314,353
遵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储备都十分丰富完善,但是开发现状却不够完善。其中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存在着产品形式单一、资源分散、交通不便等问题;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存在宣传力度小、基础设施差、可进入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将红色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的方式,令其二者优势互补,使遵义旅游业得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岛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泽  孙才志  邹玮 《资源科学》2011,33(7):1408-1417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对旅游资源是否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并进而获取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能力的衡量。海岛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研究是评价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旅游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基于海岛相对独立的地域特征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特点,本文选取资源价值、开发现状、区位交通、环境容量、经济效益五大潜力子系统共26项评价因子。采用投影寻踪模型结合AHP层次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中国的12个海岛县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横向研究。结果表明,普陀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排在12个海岛县之首,长岛县则排在最后。总体而言,南方海岛旅游开发潜力水平明显好于北方海岛县;地处经济发达区域海岛县的旅游开发潜力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12个海岛县横向比较中,普陀、定海、崇明、玉环和岱山5个海岛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强,其他7个海岛县较弱。通过对各个海岛县5项潜力子系统的对比分析,结合海岛县自身的资源特点,给出了12个海岛县今后旅游资源开发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黄华乾  李晶 《大众科技》2011,(12):253-254,200
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在工业资源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对全国游客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具有发展工业旅游的良好条件。通过对东北工业旅游资源进行重新审视与评价,不仅有利于了解与掌握工业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并且有利于对工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章在工业旅游资源现在评价的基础上探讨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以期对东北工业旅游的良好发展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冰雪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志会  刘锴  孙静  席建超  杨俊 《资源科学》2016,38(12):2233-2243
冰雪旅游是中国未来旅游业升级的重要方向,研究旨在探讨建立国家冰雪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以为将来选择和建设冰雪旅游示范区。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前,中国冰雪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和新疆,东北地区的冰雪旅游开发在规模和影响程度上处于领先地;②中国西藏、青海等地区冰雪资源丰富,但旅游产业开发和发展难度较大;内蒙古地区冰雪资源得天独厚,适合冰雪旅游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是中国冰雪旅游未来发展的重点区;③中国东南部大城市群地区不具备户外冰雪旅游资源,不适宜户外冰雪旅游产业的开发;④华北的京津冀地区具备一定的冰雪资源,可采取自然冰雪旅游产品和人工冰雪旅游产品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冰雪旅游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海洋旅游资源及其功能区划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广海  刘佳 《资源科学》2006,28(3):137-142
青岛市海洋旅游资源类型、地域特征及其开发基础条件等方面决定了其功能定位与开发方式的不同。旅游功能区划是对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功能定位的综合研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编制、执行可以解决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及其空间布局的无序性等问题,指导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获得旅游开发的最佳综合效益。本文比较分析了青岛海洋观光类、度假类、海岛旅游和水上休闲运动四大旅游资源类型的原生性、组合性、独特性和潜在性等特征;接着在论述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岛海洋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发展机遇和政策优势,确定东部、南部、胶州湾和西海岸四大海洋旅游功能区,并对其开发重点和地域格局进行了深入探讨,制定了青岛海洋旅游功能区划方案,明确不同等级旅游区的主辅功能,综合协调多种行业用海矛盾,强调海洋旅游资源的复式开发以及空间整合,从而为青岛海洋旅游经济的合理规划和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小丽 《未来与发展》2010,31(5):102-105
山西省运城市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运城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众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面临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大好时机,运城市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时地开发利用价值高、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才有可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旅游资源评价与自然环境影响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郑耀星 《资源科学》2000,22(6):62-66
从福建省旅游资源特点来看,旅游资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本文论述了空间环境、地质地貌环境、气候水文环境、生物土壤环境和环境差异对旅游资源的重要的以往认识不够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作了综合分析,考虑旅游资源的区位、数量、种类、质量、开发情况、适游期、多功能等与旅游资源生成环境的关系,提出了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的综合、辩证性和相关性。本文提出对资源评价因子体系要作补充和完善,调整资源要素价值与市场要素价值的评价比重,增加资源要素价值中稳定性因素,完善资源市场价值要增加区位、可接近性、安全性、多功能性、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作用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