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岁末之际,驻外分社记者发出不少年终稿,回顾驻在国内政、外交、经济等领域一年里的成就与问题。驻莫斯科分社记者盛世良独辟蹊径,走出办公室,在莫斯科街头采访苏联群众,写出了一篇骨肉饱满、情景兼备的通讯:《反思、探索、革新》,副题是“苏联人对1988年的回顾”(见1989年1月2日人民日报),读后使人对苏联一年里改革的状况有了真切的了解,反映了苏联公众对改革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记者的“跑”是采访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完成好报道任务,在“跑”的过程中还必须解决往哪里跑以及“跑与看”、“跑与想”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纷繁迷离的现实社会,记者究竟应该“跑”向何方呢?我在几十年的新闻实践中寻到的具体答案有二。一是跑到群众中去。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其前途也在群众。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采访到有意义的新闻。范长江谈到他的采访经验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记者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应该到处都有朋友。现在有些记者去访问,有点类似办官差,  相似文献   

3.
我到新华社安徽分社工作不足一年,正式当记者从事采访还不够半年。在一次年终总结会上,我把我几个月工作中的体会。归结为一句话:痛苦多于收获。想不到分社领导对这句话产生了兴趣,让我给《新闻业务》写点东西,题目就叫《“痛苦”也是提高》。好在平时草草写了些日记,在此选几篇,与新记者交流,向老记者请教。×月×日采访了一天,累得我精疲力竭,心里颇有点不高兴。本来,在决定采访这个文明村时,已收集了不少资料,我想,进一步采访要做的工作无非是了  相似文献   

4.
就医西安,友人送我数册读物,内有一本《陕西日报创刊四十五周年纪念》,收录了报社一些老同志的办报生涯回顾。一翻之下,深被吸引。这些老前辈的革命精神,感人肺腑,尤其是注重新闻“真实”这一点。请看看这些事吧: 据康增辉同志回忆,解放初他在县政府秘书室工作。有天《群众日报》一位记者,凭“11号汽车”,下乡采访回来,天已黑了,正要写稿,只见他的床头放有一份扈家乡售棉工作报告,发现其中有个情况与记者所了解的不符。于是,这位记者便着急了: “不行,我得连夜下去核对。”“给区上挂电话问一下。”老  相似文献   

5.
笔者初当记者时,把看材料当成主要“采访”手段,常常忽视那些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采访对象。1986年,我采访一位扎根海岛数十年,事迹非常感人的全国优秀教师。由于我只重材料不重人,只根据材料写稿子,结果把一位闪闪发光的人物写得干巴巴。这件事教育了我: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必须切实改变采访作风,变“用大部分精力研究材料”为“深入现实生活中去采访,在采访中获取写作激情”。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年轻记者问一位老记者:“我们能用电话采访吗?为什么领导上总强调不要用电话采访呢?”这位年轻同志提出这个问题,是觉得用电话采访效率高。新闻不是要讲时效吗?为什么有现代化的工具不用呢? 应该承认,电话采访我们有时也是要用的。1986年夏天,一辆载着60名北京游客的大旅游车在去五台山的路上翻入深沟。新华社山西分社得到这个消息,觉得这件恶性事故应马  相似文献   

7.
悼念叶邦瑾     
1946年秋天,我到苏中分社工作不久,分社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追悼会。在这个会上,追悼两位在前哨战地采访牺牲的记者,其中一位就是叶邦瑾同志。在会上,冯岗副社长和从南线(当时的前线,现在的苏北沿江地区)回来的记者介绍了这两位记者光荣牺牲的事迹。作为初到新华社  相似文献   

8.
记者,是许多人都羡慕的职业。可是,要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次,我到新闻学院去讲课。一位学生问我:你认为记者应当具备哪些最重要的素质?我说: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有一股革命激情。第二,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第三,要勤奋,勤于学习,勤于采访,勤于思考,勤于写作。这当然不是新闻教科书上写的,而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责任感、激情从哪里来? 我选择记者这一行,开始并不了解记者职业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或许还受了当记者能成名成家、记者是“无冕之王”的影响。可是,当我到了工作岗位上以后,我很快就明白,记者也和其他行业一样,第一位的是责任。如果说,我选择记者这一行,当初带有  相似文献   

9.
这两年记者越发忙了。不过,有些记者忙得是否对头,可就难说了。前不久有位老记者告诉我,他认识一个年轻记者,一天采访四五个单位,忙得晕头转向。我当即产生疑问:如此“高速度”,能做到深入采访吗?老记者诡秘地一笑:“是去开会,而且一般只开半截儿。”我明白了。现在,记者招待会“遍地开花”。连一个小饭馆开张,也可以开个记者招待会。有的记者  相似文献   

10.
(三)在报道上要突破“难点”,就需要记者更加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更要从宏观意识上加强,把宏观和微观更好地结合起来。 “难点”都存在于群众中,存在于实际工作中,只有沉下去。摸到群众的真实想法,才能抓得住、抓得准。对于群众的议论、看法,要区别正确和错误,就必须从宏观上观察问题。一位记者谈到他在一个城市采访,与一位老年市民谈起该市蔬菜价格猛涨,小白菜竟卖到5角钱1斤时,这位市民发牢骚说:“这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者中,有所谓“快笔头”者。一提及“快笔头”,是褒是贬,说法不一,而我是从心底里喜欢“快笔头”的。三十多年前,我刚踏进新闻工作者队伍的行列,一位老同志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记者的笔,似行云流水,脚踏到哪里,手要写到哪里,采访结束,稿子就要写出来;即使在火车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早春二月,我在新华社青岛支社工作期间,有一位刚满40岁的记者调进支社。他一米八以上的个子,身材魁梧,头发有些卷曲,脸上有青青的淡淡的胡茬,戴一副眼镜,天还冷,他穿一件猎装式的皮大衣,有点像“老外”,又有点“草原风韵”。他叫张荣大,原籍博山,却在青海工作了20多年,在青海分社就有12年。在青海分社,他以吃苦耐劳和在重大工程以及柴达木开发建设新闻报道中善于独立作战和协同作战而见长。他每年深入边远地区采访长达七、八个  相似文献   

13.
这两年记者越发忙了。不过,有些记者忙得是否对头,可就难说了。前不久有位老记者告诉我,他认识一个年轻记者,一天采访四五个单位,忙得晕头转向。我当即产生疑问:如此“高速度”,能做到深入采访吗?老记者诡秘地一笑:“是去开会,而且一般只开半截儿。”  相似文献   

14.
粉碎“四人帮”以来,新闻工作者都在努力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如人民日报某部一位负责同志、新华社陕西分社的负责同志,都是六十岁左右的老同志了,他们来安康地区采访时,作风平易近人,注意和群众打成一片。地委要给他们派小汽车,他们硬是要乘公共汽车和火车。我们觉得和他们相处,心情很愉快,也学到了不少好的采访经验。象这样的记者,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都愿意把心里话讲给他们听,值得称赞。但是,从我们去年接待的从中央到省的十多个新闻单位的记者来看,我们觉得有些记者的作风似仍有认真转变一下的必要。有些记者  相似文献   

15.
“采访唯贪,写作唯廉,语言唯美”是我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后体悟出并指导我实践至今的新闻采写“三项基本原则”。采访唯贪,就是下去采访要围绕主题最大限度地搜集、挖掘材料,坚持“抓进篮子就是菜”。对于抓采访材料我是“宁可菜中带草,不能漏一根菜”;对于可抓可不抓的,只要采访条件允许,一律先“抓进篮子再说”。这方面我是多有教训。刚当记者时下乡采访往往觉得材料差不多了,等回来铺纸写作又感觉材料不够,发现该采的未采,访挖的未挖,不得已再打电话或再跑一趟。一次去围场县采访一个广播电视局局长艰苦创业的事,他谈到隆冬…  相似文献   

16.
说也凑巧,1989年12月31日,我收到新华社湖南分社农村记者杨善清同志的一封来信。去年11月下旬召开新华社国内部农村记者座谈会前后,他自告奋勇一年间两次参加农村记者调研小分队。他在来信中说:“因乘坐个体户汽车,发生车祸,将头、脸、牙、手、脚多处摔伤,门牙被摔坏一颗,膝盖骨部位上,裤子摔个大洞,血流满面,当即送往医院。现6天过去,仍有浮肿和头脑昏昏,正在治疗中。”他接着说:“为完成总社交给的任务,争取时效,‘咬咬牙’,‘舍命陪君子’。”读完来信,我不禁为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记者的强烈事业心和拼搏精神所感动!几乎每个参加农村调研小分队的记者,都有各自不平凡的经历。当70年代末,农村实行大包干,响起第一声改革的春雷,新华社农村记者队伍的采访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一批有志于农村改革报道的记者自发地组合起来,围绕一个重点报道题目,实行跨地区跨部门的采  相似文献   

17.
一张照片在新华社湖南分社引起了轰动。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乔石和毛致用两位领导同志同湖南分社记者龙文明在一起,那气氛象是老朋友相聚一般。多么亲切,多么欢愉。龙文明在新华社记者的岗位上度过了35个春秋,今年2月4日满60周岁。在即将退休的时候,他接受了一个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前来湖南视察,分社让他随同采访。根据排定的活动日程表,他的60寿辰只能在采访途中度过。这个消息经过同行们的传递,不久便被乔石同  相似文献   

18.
1993年9月13日早上6点,熹微中的华盛顿显得美丽而安宁。虽然还沉浸在夜晚的梦中,可坐在分社同事王楠驾驶的车上,我惺忪的双眼却直盯着前方。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将于中午在美国白宫南草坪签署举世瞩目的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白宫新闻办公室要求,参加采访的记者必须早上7点30分之前从白宫西北门进入白宫。 背着摄影包、300mm镜头、拎着独脚架,我忐忑不安地走到白宫西门里的栅栏外,向栅栏里的一位负责人递上我的美国国会记者证。因为我到新华社驻华盛顿分社才一个多月,这又是我第一次进入白宫采访,所以白宫电脑里还没有我的  相似文献   

19.
采访的起点     
当我们要完成某一采访任务时,应该从哪儿起步呢?从立下并且实现“我要写出和你不一样的稿子”这么一个决心起步。我们读一些老记者采写的报道,常常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它和同一时期已经见报的东西不一样,比我们年轻记者写的东西要高一筹,这是什么原因呢?从新闻单位老同志和青年人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我感到原因之一为:前者采访的起点是“我要和你不一样”,后者采访的起点是“我要和你一个样”。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一位做记者的朋友,一天下午被报社派去采访一次外事活动。会上主宾进餐,记者被“晾”在一边。直到后半夜结束采写,记者整整饿了八个小时。事后一些同事为此事替他打抱不平,这位朋友却说:“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