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阳关三叠》的文化内涵作了分析,探索了民族声乐艺术中潜藏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等道家精髓,找出其生命力持续旺盛的根源和动力,提升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品位,展示其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2.
声乐是人类最原始的音乐,并且是与诗、词、舞蹈密切相关的,既是声音的艺术,同时也是情感的艺术及体现.因此对中国艺术歌曲《阳关三叠》进行赏析,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首作品的内涵及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撷取琴歌艺术这一重要的中国古代声乐艺术形式,以琴歌《阳关三叠》为例做了存谱情况的梳理,明确了古今传谱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对传播过程分析的意义。结合对经典古曲《阳关三叠》艺术特质的分析,发掘琴歌艺术形式的艺术独创性,意在提醒歌者关注对艺术形态深刻分析和理解的重要意义,从而便于在琴歌的演唱过程中依据其艺术特质把握依声吟诵的要旨,体认著辞与器乐间意境的相和。  相似文献   

4.
黎英海先生创作的钢琴作品《阳关三叠》中,对古琴艺术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做了具体的研究,从作品的发展来源入手,由内而外的进行分析。内对其中蕴含的古琴文化,其外模仿古琴音乐的创作技法。将这首传承千年的中国音乐推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5.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诗<送元二使安西>改编谱写的,此曲演唱时须反复三次,故称"三叠"."三叠"曲调的变化、反复、连续,使送别之情沉郁而深切.因此,在演唱时要充分注意技巧的运用,努力做到声情并茂,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6.
邵康 《河西学院学报》2005,21(4):116-119
《阳关三叠》这只传统古曲,自唐开始直到今天,始终活跃在中国的历史乐坛上,它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它是文学与音乐的紧密融合,在于它具有令人信服的感染力。文章就它的来龙去脉和各个历史阶段的流行情况,作一个初步地探析,从感性认识提高到审美体验,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传统古名曲改编的钢琴曲《阳关三叠》,是一部着力表现离别之情感的曲子。在艺术特点上,钢琴曲和古曲在标题性方面有某种联系和相同的意境。钢琴曲用叠奏式的结构发展而成,在文化内涵上展现了思念的情感这也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在独具魅力的钢琴艺术形式中展现了"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8.
《阳关三叠》是钢琴音乐中将我国音乐特色及艺术特性展现的最好的作品之一,作曲家对此古曲进行了全新解读,并融入民族元素,借钢琴演奏出具有我国传统音乐风韵的作品.该部作品将简约与精致发挥到极致,内蕴深刻文化内涵,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历程中的一大瑰宝.本文通过探析钢琴曲《阳关三叠》艺术特性及演奏方法,以期为钢琴作品本土化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较比于其他声乐艺术而言多了一层哲学思想韵味,因为其不仅牢牢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内,更饱受老子道家思想的影响,而这其中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影响最深的当属“有无”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的哲学思想奠定了我国艺术审美思想的根基,如绘画艺术的“天人合一”,书法艺术的“道法自然”等等,民族声乐艺术对于老子哲学思想的吸收更多体现在“有为”与“无为”,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吸收与体现才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乐府传声》中声乐表演艺术的“体验”和“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乐府传声》的声乐表演艺术为研究对象,运用体验派和表现派两大表演艺术流派的理论,就文中关于表演艺术的“体验”和“表现”的表演方法进行了思考。解读发现,徐大椿对于声乐表演艺术中声乐表演方法的认识,与体验派和表现派的认识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论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崇尚多元化的今天,现有的美声、民族、通俗唱法已不能满足人们内心深层意识中的视听感受,要求多样声乐形式的强烈愿望,使越来越多新的声乐艺术形式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已经开始绽放它们迷人的光彩。声乐文化的多元化是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趋势,多元化声乐艺术的表现特征是技术的多样化和文化风格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是通俗文学中的一种,更是深具文化意蕴和内涵的文化小说,《天龙八部》便是金庸小说的代表作。《天龙八部》情节生动曲折,结构布局宏大严谨,是一本优秀的充满哲理的叙事作品。探究逍遥派——道家文化意蕴,深入研究分析道家文化在逍遥派中的诸多呈现形式,包括道家文化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尤其是道家文化与佛家文化、儒家名教文化的对照等方面,在学理上应成为研究《天龙八部》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阳关三叠》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中一首经典的佳作,作为一首流传甚广的送别这个,动人的旋律与感染的歌词在音韵悠扬的古琴声中总是让人荡气回肠,再三感叹。《阳关三叠》采用了"三叠"的创作方式,让歌曲变得更加有张力,更加吸引。要全面解读音乐,充分感受作者心中的情感,就要运用音乐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在音乐教学上《阳关三叠》更加容易让演唱者投入情感,声情并茂的演唱,进而改善演唱者的演唱技巧与能力。文章主要对歌舞《阳关三叠》进行赏析,并且分析其演唱。  相似文献   

14.
张兰芳 《时代教育》2010,(6):125-125,128
民族声乐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演唱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西洋美声演唱艺术的发声方法,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性、科学性与时代性的声乐艺术.本文拟从民族声乐的特点、发展历史及其所产生的文化效应等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抒发民族情感,展现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16.
陈慧 《华章》2011,(20)
黎英海先生改编创作的钢琴曲《阳关三叠》,运用现代西方钢琴化的音乐语汇表现出了中国古琴曲代表作所特有的气质与神韵,并赋予作品新的内涵,使民族音调和现代钢琴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本文试从原作韵味、新曲结构及演奏特色等方面对作品的审美意蕴进行探析,从观赏者与演奏者的不同角度深刻把握古曲新作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7.
民族声乐无论在作品创作还是在演唱上都具有民族性的风格特点,而风格特点决定了在演唱中要体现出韵味。本文在探讨和论述民族声乐艺术中风格和韵味的基础上,通过对歌曲《运河谣》的分析,探索了如何在演唱中实现风格与韵味的结合。以便能够对此首歌曲的演唱有着充分的认识,同时也提出了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应当在风格把握的基础上表现韵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明末清初儒、道、释融合的大背景下,道家文化对蒲松龄《聊斋志异》形象塑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蒲松龄从同情弱势群体、反抗黑暗势力的立场出发,把社会底层作为关注对象,借助于鬼狐世界的浪漫想象和寄情意象的叙述方式,在笔下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身上,寄托了崇尚自然天性的“天放”思想,表达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和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  相似文献   

19.
《阳关三叠》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中的一首经典性的古诗词歌曲。由唐代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改编、谱写而成,歌曲中短短几十个字不但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不舍与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歌曲流露出浓浓的惜别伤感之情,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0.
简析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声乐教育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外来思想的不断涌入,我国社会文化的形态也越来越多。受到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国声乐教育出现了变化,也遇到了新的考验和挑战。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声乐教育必须要将自己的民族特色充分地挖掘出来,这样才能彰显出中国声乐特有的魅力。基于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我国声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如何改革民族声乐教育,创建民族声乐的特色提出了若干意见,即民族声乐就是中国声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