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伤心的时候,他们号啕大哭;高兴的时候,他们满面笑容;妈妈抱了别人家的宝宝,他们可能会撅起小嘴巴了……伤心、高兴、嫉妒的时候,孩子都会用他们独特的情绪语言来告诉他的父母们。别看这些孩子都只有那么小一丁点儿,他们的情绪语言可丰富着呢,一蹙眉、一咧嘴,可都是情绪的反映哦  相似文献   

2.
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的爱,它无时无刻不围绕在每一个孩子身边;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毫无保留地去关爱和保护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敞对事情的时候喜爱他们,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疼爱他们……是母爱让母亲妥梆,成为了那个永远都为爱让步的人。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育》2010,(7):72-72
孩子是情绪化的,怎样处理他们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的情绪发作呢?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当孩子恐惧的时候、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当孩子愤怒的时候……孩子的不良情绪让父母焦躁。  相似文献   

4.
80年代     
我们成长于被长辈们称作是“幸福时代”的80年代。我们有80年代人的特质,我们同样也有80年代的电影童年……《星球大战》我想不会有一个80年代的孩子没想像过自己开着飞船在银河系里漫游,不会有一个80年代的孩子没有想像过自己心中的外星人。我们都在自己的童年里拥有丰富的想像力,我们幻想着成为“银河系战士”,祈求世界和平;我们幻想着成为“长老”,希望像他一样德高望重。但是若干年之后,当我们在看《星战前传》的时候,忽然发现那个天真的孩子已经不在了……《香港制造》中国的电影在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第六代导演,我们也和中国的电影一…  相似文献   

5.
陈忻 《父母必读》2013,(1):98-101
孩子们之间难免、会有小摩擦:欺负人了,被欺负了,发怒了,伤心了……当这一切发生以后,我们会怎样缓和孩子们的情绪,帮助他们友好相处?带孩子去儿童游戏场所玩的时候,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各色各样的孩子以及各色各样的父母。  相似文献   

6.
<正>一、缘起在一次户外散步时,温暖的阳光照在孩子们的身上,影子也折射到了地面。博衍是我们班很有好奇心的孩子,只见他在散步的时候突然蹲了下来,眼睛看向地面,边看还边用小手往地上摸,晗晗看到了也蹲了下来……他们的行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向他们靠拢,谈话也产生了:“地上这些黑黑的(东西)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7.
在很多农村地区,有这样一群孩子,父母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打工。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过年的时候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像荒草一样生长。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8.
《人生十六七》2013,(1):18-19
我们都想成为好父母,但是很多时候任凭我们怎么努力,孩子好像总是不太“领情”。我们的问题出在哪儿?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成为好父母真的有秘诀么?秘密1:家庭时光优先一 父母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在别人的后面,所以一个孩子的日程可能比他们的父母还满.音乐班、美术班、形体班……孩子变成了课程的奴隶,父母变成了孩子的奴隶。  相似文献   

9.
Mr.子啰嗦两句:法国有一个有五个孩子(全是男孩哦)的家庭,他们分别叫让·A、让·B……让·E。幽默的爸爸和儿子们打成一片。而唠叨的妈妈总是试图让家庭变得有条理。兄弟之间有时结盟、有时反目,但更多的时候趣味相投。他们想象自己是侦探,在街上跟踪可疑人士;收养小狗和小白鼠;去遥远的海边荒屋度假……虽然他们一家碰到的都是倒霉无聊的事,但他们总以满怀的热情去面对,这成长的滋味就像是富有营养的“加了糖的摊鸡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成为了受关注的一代。他们作为父母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也是我们关注的。我们以衡水市80后父母的教养方式为研究对象,揭示当今社会80后父母独特的教养方式。80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比以往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文化水平高,基本上都是核心家庭,他们对待孩子更加尊重,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溺爱或是严厉,而是以民主积极的方式来教养孩子。  相似文献   

11.
等待也是爱     
李红霞 《下一代》2012,(4):31-32
我曾听说过一句这样的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有些孩子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确实和别人不一样。就是我们常说的讨厌的、烦人的孩子。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这些孩子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做了一年时间的班主任工作后,在我心灵中产生过这种概念:错过对孩子的一个正确教育,  相似文献   

12.
刘霞 《生活教育》2012,(17):77-79
这样的画面你见过吗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有家长向我反映自己孩子的注意力水平非常糟糕,说他们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都不见什么效果,很是头疼。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一些画面:画面一:孩子在家做作业的时候,刚坐下来没一会儿,就去上厕所;回来没一会儿又要去喝水、吃东西;再回来没一会儿又去看看电视,摸摸电脑……总之,他东摸摸,西摸摸就是坐不住。  相似文献   

13.
<正>曾经以为我们老师只要每天爱自己的孩子,告诉自己的孩子要爱别人,告诉他们要爱班级、爱小伙伴、爱父母……他们就会懂得什么是爱。可是有一件事却让我明白,原来爱不仅仅是告诉,还要真正用心去交流,让他们知道如何去感受爱,如何去表达爱。班上的毛毛属于那种调皮捣蛋的孩子,整天闯出这样那样的祸。在刚入园的时候,每天都会有一个孩子跑到我这里来"告状",说毛毛打人。我尝试了不同的方法与毛毛沟通,希望能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虽然已经毕业十年,但有时候感觉自己还像个孩子,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处理得还不够成熟,还不够稳重。偶然的机会,当上了班主任,感觉到孩子们其实挺可爱,虽然他们有时候很调皮、很让你头疼,但看到他们一天天地成长,心中还是有一种莫名的喜悦,也许这种喜悦是因为与他们的共同分享;也许是因为与他们的共同成长;也许还因为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刚入学的孩子,他们开始过学校生活,对学校的一切全是陌生的。他们的年龄很小,知道的事情不多,对新鲜事物总是很感兴趣。上课的时候,有些孩子显得很老练,泰然地坐在座位上,但也有一些孩子,看来是胆小的,战战兢兢地,似乎认为稍动一下也不可以。下课的时候,有的蹦蹦跳跳,活泼愉快;有的不声不响,显得拘谨。……所有这些情况,我都注意掌握,以便据以进行教育。和孩子们初见面的时候,就应该让他们留下喜欢老师的好感,不应该使他们产生任何畏惧心理。我和他们谈话,注意用最亲切的口吻。例如第一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温度     
都说“舐犊情深”,然而,教育孩子,很多时候最难把握的也是“情”:运用得当,留给孩子的是甜蜜、幸福;运用失当,留给孩子的则是伤害、阴影……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件:几个十来岁的孩子放学后到江边去玩,其中的一个孩子不小心失足,在水中挣扎,他的一个小伙伴奋力营救,结果这个孩子得救了,而得救的孩子和其余的孩子们站在岸上,眼看着救人的孩子依旧在江中沉浮,直至在浩淼的江面上彻底消失,他们没有大声呼救,他们从未伸出援手,他们接下来一哄而散,他们事后竭力隐瞒真相……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心是颤栗着的。不管这件事有怎样的前因和后果,不管专家们对此现象进行怎样精辟入里的分析和阐释,譬如他们论证的所谓责任感、道德感的缺失;我只想说,那令人感到彻骨寒冷的一幕,…  相似文献   

18.
《福建教育》2011,(5):12-15
策划人语:假期。尤其是长假。是所有孩子最向往的日子.这两个字在他们心目中有着神圣不可替代的位置。假期.又是许多工薪阶层父母很头疼的时候.孩子在家里没人管。又不能任己分身乏术。假期.更是让很多幼儿教师矛盾的时候月.终于有时间好好休息调整一下.可等到开学.幼其放纵.只恨自.辛苦了好几个儿一回来。有精神不振的.有浮躁不安的.也有恋家不愿上幼儿园的.原有的生活作息规律全乱了……这是典型的幼儿”假日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他们有的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有的生活在偏远的山野;有的失去劳动能力,靠政府救济过活,有的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技能和机会,长期无法就业;有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苦苦跟温饱作斗争,有的则是经济社会改革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像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等群体,他们很少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通常被我们称为弱势群体。他们也同样为人父母、望子成龙,可当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他们可能还在工地、菜场或田间劳作,当孩子清晨出门时,他们或许早已经在星光中出发;当有的家长在思考,如何为孩子获得更多优质资源的时候,他们或许正在为不多的学杂费而苦恼,当有的家长在家长会上介绍育子经验的时候,他们可能正在为不能参加家长会而忐忑……面对弱势家长,我们当如何沟通,又能否谈合作?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13,(5):80-80
他们,是育儿团队的主力军.是你最得力的帮手:有时候还得充当你的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他们。他们。他们。他们.他们,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放弃自己的生活,甚至背井离乡皋帮你..默默承受着身体的不适,体力的不支,什幺时候都不愿意让你请假。努力地学习普科学育儿知识,熟悉着各种现代化产嚣的使用。其实有时候,真的很困难。因为年岁的关系,没办法克铆对孙辈的窀爱,可是因为你的要求,已蛀在很努力地做。有无尽的人生智慧,帮你照顾孩子的时候,还给了孩子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