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毫无疑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用《新课标》)的实施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新课标》的内容设计和价值取向,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新一轮改革实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的因素。本文将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形成知识、态度、技能的关键时期,各国都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制定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科课程标准》新课标,并陆续出版了新版教科书。新课标第一次明确规定社会科是进行公民教育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本文就公民教育课程化的历史动因、价值取向和实施方法谈几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家教育部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确定了27个省的38个区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先行实验,积累经验。那么,非实验区的学校的校长该如何面对国家颁布的新《课程标准》? 一、做学习的带头人为了把握《课程标准》的本质和精髓,校长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做到:1.学习《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相结合。这样才能明确《课程标准》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实施《课程标准》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关系。2.学原文与学辅导材料相结合。这样才能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义,洞察《课程标准》的结…  相似文献   

4.
马赞 《中国教师》2012,(17):5-9
以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逾十年。十多年,我们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不断反思着各种突出问题。如果说巩固和深化课程改革的成果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坚守,那么顺应和跟进时代发展的要求就是我们与时俱进的追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设计,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以及实施建议,在实验稿的基础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对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变动,广大一线教师将如何更好地学习与应用?本期《热点争鸣》特邀历史教育专家、教研员与特级教师,与大家共话初中历史新课标的理解与实施。  相似文献   

5.
马瑞 《陕西教育》2008,(10):33-33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而取代了旧的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高中部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于2004年的新学期开始在我国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省区试点。2007年9月全国各省市高一年级开始正式实施新课程改革。体育课程改革是整个高中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改革是我国有体育课程一百年来最大的一个变化,有必要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旧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研究,以加深认识与理解,进一步促进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的品德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学校、家庭、社会都成为品德教育的场所。新课标不仅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教材并不等于课程资源,教材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7.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称《标准》)的推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不断取得进展。新课标所提倡的理念比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和青少年发展的需要,但新课标所提倡的理念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体现始终是个现实问题。笔者认为重视体育课程行动研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是“模块化”,“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阐述《新课标》语文模块化课程价值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阅读教学和选修课教学结合、主渠道和次渠道结合的实现途径。为了保证模块课程价值的实现,必须强调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积极优化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十年课程改革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方面,呈现出了以下特点:〈br〉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2011年版历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须以本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只有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在评价学生学习时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知识掌握所要达到的层次和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新课标》还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中小学德育课程进行了改革,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的《思想政治》4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并陆续开始进行实验。在新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新问题。面对新德育课程赋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方式,及时做好角色转型定位,以保证新德育课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史记》选修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关于选修课,新课标设计了五个系列:诗歌与散、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字应用和化论研读,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课程模块进行教学。南京师大附中是在全国率先实施选修课的学校之一。我校2004级学生在高一就已进入苏教版语新课改实验区。至2006年1月已完成高中必修课程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史记》选读”模块的教学。本就我校《史记》选修课程的教学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与思考,现不揣谫陋,以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小学3-6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决不是换一本教科书了事,重要的是课程理念的更新。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把握课程性质的融合性、综合性;强调学习背景的生活化;突出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公民性。上述三方面的基本理念可以说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三块基石,正确把握和理解这三方面基本理念对于我们全面领会《课程标准》精神、组织编写好《品德与社会》教材和今后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都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实施要在深刻理解《化学课程标准》和对新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教学。《把握新课程教学的度——谈对化学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理解》一文阐述了新课程教学要在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和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知识深度、知识广度以及有效进行探究性学习和评价等问题,可供进入新课改的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紧跟地理科学发展前沿,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家教育部通过立项形式组织了众多学者研究基础地理课程建设问题,新地理课程标准也应运而生。新地理课程标准的出现,在中学掀起了学习新课标.贯彻新课标理念的热潮。高等师范院校的地理教师理应认真学习地理课程标准,理会其宗旨。地理教学论课程教师更应主动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出适应新课标要求的优秀地理教师。  相似文献   

16.
2017年12月29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内涵变革。新课标的颁布,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十六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而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对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既是一个转变教育观念的好机遇,也是一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育人目标,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程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文章对新课标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分析,挖掘新课标中的思政功能和价值,并就如何实现新课标中的课程思政要求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术课程标准》在全国已广泛推行。作为其践行者,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美术课程改革呢,我最近上的一堂《校园服装)课就在这方面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自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教育改革为美术课程带来了创新的机遇,也带动了美术教学的研究热潮。教师是决定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新课标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否适应新课标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转换原有的教师教学主导角色,将新课标的真正精神贯彻实施到具体的教学中来?如何更好地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转变旧有的观念和知识,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我们试图在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