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字妙联     
刘炜 《老年教育》2010,(1):38-38
清代咸丰年间,有人出一上联求对,联中仅一“墨”字。不少人遂以“笔、纸、砚、书”等字应对,却均不是佳对。惟一人以“泉”字应对,被公推为最佳下联,流传至今。这副“一字联”写出来就是:  相似文献   

2.
古人为文是煞费苦心的,往往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斟字酌句,细心玩索,真正把字当作杯中之物,把酒慢品;将句当作手中之宝,握玉静赏。如此谨严推敲词句.不仅让诗文大放异彩.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3.
一字一境界     
一字一景色 “清荣峻茂”出自北魏时郦道元《三峡》“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一句中,意思是水清、树茂、山高、草盛。  相似文献   

4.
力令 《语文知识》2000,(9):53-54
什么是一字反义呢?现代汉语中还存在吗?不妨先看《晏子春秋》里的一则故事:宋人有酤酒者,为器(装酒的器具)甚清(清洁),置表(酒幌子)甚长,而酒酸不售。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以下简称《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鸿门宴》这一课文中有“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相似文献   

6.
明代名笑星陈全,一天误入了朝廷禁地,被太监捉住了要治其罪。陈全哀求说:“小人陈全,求公公饶命。”管事的老太监久闻陈全的大名,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见了面。他想了一会说道:“  相似文献   

7.
超短妙文     
1 最短的古诗 《吴越春秋》内载有一首只有8字的短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寥寥8字,却活现了一幅古代狩猎图。  相似文献   

8.
李恩娟 《学语文》2002,(5):35-35
文学语言中的大数字夸张,往往能将作者的主观感受抒发至极致。古典诗词这方面的例子俯  相似文献   

9.
教学《琵琶行》,学完诗序后,笔者提出了一个看似不经意但却令人深思的问题交给学生:为什么白居易“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他和琵琶女的感情共鸣究竟是什么?让学生阅读全诗来回答,结果同学们都很自然地找到了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接着我又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2011,(7):119-119
两山相对又相连,中有危峰插碧天 正字少一横,莫作止字猜 人不在其位 春和秋都不热 与我同行  相似文献   

11.
12.
以教学《幼时记趣》为例,解析语文教学中的一字立课法,指出一字立课法的实施起于教师,源于教材,利于学生,是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有机互动的产物,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用最便捷的途径解决最烦琐的程序;用最细小的切入点观照最全面的课文内容;用最系统的教学活动获得最持久的教学收获.运用一字立课法开展教学,必须注意三点:一是要符合文本内容实际;二是所立之字在文中的位置有规律;三是要在动态中实施.  相似文献   

13.
谢书同妙对     
清代末年,湖南湘潭有个吴进士,听说朋友有个8岁小孩叫谢书同,聪明出众,知书善对,很想当面一试。  相似文献   

14.
15.
我家有几条金鱼,爸爸很喜欢它们。这不,老爸有事要出门一趟,还不忘写纸条叫我帮忙照顾金鱼·文文,爸爸要去奶奶家,记得给金鱼酒盐水!  相似文献   

16.
妙联巧对     
周末,大军到我家来玩。我一见大军,分外高兴,热情地招待他,心里却在暗暗和他较劲:死对头,今天我也要叫你难堪!  相似文献   

17.
《一夜的工作》记叙的是在一天夜里,作者何其芳把由他整理的周总理在第一次“文代”会作报告的稿子送给周总理审阅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文章叙事生动,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感情充沛。特别是作者运用了朴实无华的词句,表达了对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文章前后共有28处出现了由“一”字组成的词语,其中24处均与表达的中心有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紧紧扣住“一”字组织教学,让学生较好地了解作者妙用“一”字,使文章在  相似文献   

18.
惟妙与惟肖     
模仿的极致,是惟妙,而不是惟肖。 惟妙。一种减法,减去肤浅,减去累赘,减去繁复;  相似文献   

19.
20.
《少年儿童研究》2006,(5):47-51
2003年8月,乌鲁木齐爆出一条消息:一个贫寒家庭同时收到三个子女录取博士生的通知书。三名博士的母亲是文盲,父亲也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是什么让这个普通家庭创造了如此教育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