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亨普尔认为只有利用普遍定律才能够进行科学解释。然而,根据伍德沃德的因果解释的反事实理论,科学解释并不需要自然律;不仅如此,自然律只不过是干预下的不变性的子集。但是,根据文章研究,伍德沃德的观点有失偏颇:倾向进路的自然律能作为反事实的真值条件;干预下的不变性也需要以自然律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因果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逻辑哲学论》中的"因果律"命题廓清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的实质。与逻辑推理相比,因果律根基于两个经验事实在时间上的承接关系,即逻辑推理追问理由,因果原则探求原因,这就是因果关系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以"沉默的螺旋"理论对语言变异进行观察,认为语言变异的产生犹如"优势意见"的产生,而变项不断扩散并最终成为既定形式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劣势意见"沉默的过程,人们在接受语言变项过程中表现出的趋同行为或可以得到这一理论的解释。而新型社会语言的产生和存在语言的消亡则是更大范围和意义上"沉默的螺旋"。  相似文献   

4.
对于当代真理紧缩论的典型代表,即极小真概念,戴维森认为其等价模式的具体实例不可理解,即我们无法在坚持极小真概念关于真理是客观的前提下,基于句子"p"的语义特征来理解复杂单称词项"命题(that) p"的指称。这一批评被学者称为"戴维森式反驳"。对此反驳,一些学者认为,借助戴维森处理间接引语的并列理论可以有效地回应它,但是,由于并列理论本身不成立,因而上述回应并不成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戴维森式反驳是可接受的:其一,如果它成立,那么受害者绝不仅仅是极小真概念;其二,戴维森式反驳的核心要求,即在等价模式中出现两次的句子"p"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本身是一个不合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唐君毅认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对因果问题的解释主要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思路。在批判二者的基础上,唐先生提出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易道精神与阴阳观念"来理解诠释因果问题,形成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因果观。  相似文献   

6.
在关于戴维森的真理理论与意义理论的讨论中,真理理论对于意义理论是否充分一直有很大争论。这一争论的背后,涉及意义是否能够外延化的问题。意义的内涵主义者认为,真理理论对于意义理论来说并不充分,对意义进行外延主义解释行不通。戴维森对真理理论与意义理论的处理,表面上还存在矛盾:一方面,他认为真理理论对于理解意义来说是充分的;另一方面,这种充分性不能脱离意义而成立,作为内涵实体的意义无法在意义理论中消解。其实,这种张力体现了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巧妙之处,如果对真理与意义做出合理的解读,那么这一矛盾将会消失:真理和意义不是语词所指称的对象,而是在语言的理解与使用中显现出来的;并且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刘易斯的因果反事实分析框架逐渐形塑了当代形而上学中的因果分析的普遍结构。然而,基于这一框架的实例分析往往会引发孟席斯所说的“原因增殖难题”。这一难题十分明显地体现在案例的语境对反事实分析之施用所产生的影响上。所以,反事实分析理论需要解释语境在反事实分析中所起的作用,并据此为反事实分析制定明晰且合适的约束规则。一些学者已围绕语境依赖问题中的两个关键要素——因果对照项和因果关系项——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方案,但这些方案都有些许缺陷。我们可以基于保罗的表观模型为因果反事实分析的语境依赖问题提供一个统合性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刊载了樊继刚同志的《商品产生和存在的原因的再探讨》的文章(以下简称“再探讨”)。该文断言:“用公有制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来解释社会主义商品存在的原因,已为实践和理论所否定”。认为“长期以来,人们把私有制解释为商品生产产生的原因,这是一种错觉,就象雷鸣与闪电之间不是因果联系一样,私有制不是商品生产的原因"。这就不但否认了两种公有制形式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之间的因  相似文献   

9.
戴维森通常被视为行动因果论的代表人物,但对"心理事件"概念的分析表明,这一主流标签蕴含着严重误解.分析包括两部分:首先,在本体论承诺语境中,反思"事件"作为形而上个体的合法性;其次,对照摹状词理论,精确刻画谓词"心理的".结合两个子概念,就能准确界定"心理事件"这一核心术语,避免因果论误读.误读的消除首先能够解释身体行动为何是"心理事件",其次可以融贯解释戴维森对待"剩余问题"的奇异立场,最终有助于消解错置的心理因果性难题.  相似文献   

10.
国际冲突发生的原因是国际关系学者探讨的首要问题,也是理解国际政治的关键。三大国际政治理论——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对于其根源的解释也是争论不断。新现实主义把国际冲突的发生归结为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新自由主义认为冲突来源于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而建构主义则解释为身份认同。三大流派的解释不尽相同,所以本文认为需要综合三者的观点,以深刻和全面地理解国际冲突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戴维森的非法则性一元论极大地复兴了当代心灵哲学对心灵因果性的讨论,关于其心灵因果效力的争论持续至今。在众多批评者中,金在权对其副现象实质的指责最具有代表性。通过考察非法则性一元论下心灵事件和属性发生因果作用的机制,及其可能的摆脱副现象指责的方式,可以局部阐清这一复杂的争论。戴维森实际上难以应对金在权的批评,并在很大程度上误解了后者。  相似文献   

12.
戴维森从塔斯基的Tx模式出发,得出一种基于经验的"真"理论,即由经验证据确立Tx语句的真实性,进而得出关于彻底解释的意义理论。戴维森的"真"理论不仅改变了塔斯基理论的逻辑性质,而且把塔斯基从意义到真的研究方向倒转过来,变成从真到意义的研究进路。戴维森从塔斯基那里真正继承的是"真"的初始概念,而塔斯基却误把Tx模式当作真之定义。  相似文献   

13.
戴维森纲领旨在提供一种自然语言的外延性意义理论而诉诸的约定-T模式,面临外延性和语义解释性之间的冲突而蕴涵异常的T-语句。这一问题因受到福斯特等人的批评而称为"福斯特问题"。戴维森力图诉诸语义组合性结构和典范证明、经受反事实条件检验和彻底解释中的宽容原则排除异常的T-语句,以捍卫其原则性理论立场。然而,戴维森做出的这番努力因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并未消除其理论面临的这一难题。这表明,跨越真之概念的语言层次的做法和建立一种严格非循环性语义论的目标是不可取的,戴维森纲领勾画的理想蓝图难以成真。  相似文献   

14.
唐君毅认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对因果问题的解释主要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思路。在批判二者的基础上,唐先生提出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易道精神与阴阳观念”来理解诠释因果问题,形成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因果观。  相似文献   

15.
将机制解释作为比较的参照系就是将比较的重心放在分析造成教育现象异同背后的因果机制上。机制解释相对于微观比较与宏观比较,建立了中观比较参照系。这有利于比较教育研究中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和方法意识的提升。在研究案例选择上,机制解释着眼于小样本案例的筛选原则。在研究方法上,机制解释凸显了方法上的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特征,可以依据研究情境,采取定性比较分析、多主体建模、统计因果推断、过程追踪以及比较历史分析等方法。然而,机制解释有其本体论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弱点,也并非适用所有的比较教育研究问题。比较教育仍需遵循阐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解释并行的两条进路,承认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并欣赏复杂性之美。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解释的核心问题是意义理解和因果解释之间的关系。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试图融合二者关系,其关于意义、价值中立原则和意向性因果关系的观点均受到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批评。针对因果机制探索何以可能,批判实在论提出了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改进。它提出分层的本体论,将因果机制放到了本体论层面,而因果关系则是"人为封闭系统"中的一种认知上的关系,由此澄清了因果机制和因果关系,同时,它提出的RRRE模式和MIT的方法论核心虽然都是回溯,但RRRE模式更契合最佳解释推理对回溯的推进,亦即通过可爱性原则和可能性的关系来反映理解和解释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戴维森和达米特关于实在论语义学争论的关键在于把客观的真理概念作为意义理论的核心是否合理。达米特从认识论真理观及语言的理解在于辩护语句为真的能力两个方面对戴维森的实在论语义学进行批评。但通过对戴维森实在论语义学的分析和证明得出:第一,戴维森关于真理概念的思想并不是与人无关的,而是与人密切相关。它是解释者和说话者主体间交流的结果,客观的真理概念是人们获得信念和意义的基础;第二,识别语句为真的能力对于语言的理解并不是必要的,一个合理的意义理论建构仍然在于一种构造语句为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因果-历史理论的适用范围,普特南等人认为,该理论不仅适用于自然类词项,也适用于人工类词项。而施瓦兹与托马森等学者却反对这种延伸。在后者看来,人工类在认知上以及在本体上都与自然类有别,因此这些差异将导致对应词项在语义理论上的差异。但文章认为上述观点并不成立:一方面,认知差异论题并不为真;另外一方面,基于本体差异论题对因果-历史理论展开的批评也是失败的。此外,相较于摹状词理论以及多元论,因果-历史理论在解释分类边界上的词时更具优势。因此,在文章看来,如果因果-历史理论适用于自然类词项,那么它同样适用于人工类词项。  相似文献   

19.
科学解释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当代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科学解释理论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发现当代科学解释问题研究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科学理解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从把理解看成是解释的副产品到认为理解是认知成就的观念上的巨大转变;二是对机制解释有了新理解,强调机制中的行动;三是注重科学解释实践方面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科学实践在科学解释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呈现出延伸断裂到各门具体科学中进行专业讨论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古今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章的解释,因将代词"之"释为文本、道理、本领而引申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释义。将"之"理解为文本和道理的最大问题是:无法直接传导出"说(悦)"的情绪。这两种解释在"学"之"乐"的层面可以成立,却不能具体到"习"之"说(悦)"的层面。理解为本领,则"悦"(悦)直接由"习"产生。从现实意义上讲,文化的复兴需要我们更加注重"习"所指示的修习实践。真正的儒者,是能活出儒家精神的人,而非能讲出儒家道理的人。在繁华的现代生活中活出儒家的现代形式,才能实现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化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