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工程伦理研究晚于欧美,对欧美工程伦理思想的研究与借鉴具有重要意义。欧美工程伦理呈现出三条进路:工程师职业伦理研究进路;内在主义工程伦理研究进路;宏观视角下的工程伦理研究进路。欧美工程伦理研究进路的演化过程对我国工程伦理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要有效解决工程伦理问题就要进一步扩展研究视野,从只关注工程师个体伦理责任的"个体主义工程伦理"转向研究工程共同体整体伦理责任的"整体主义工程伦理",只有将工程共同体由技术共同体、经济共同体转变为道德共同体,才能创造出善的工程。  相似文献   

2.
"身体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具身认知研究进路的基本主张。这一基本主张蕴含着三个重要问题:何为身体,何为认知过程以及在何种意义上身体对认知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具身认知研究的三种进路(知觉—运动进路、延展功能主义进路和生成进路)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理解,为生成的具身认知研究进路提供了辩护。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认知视角中的媒介新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有的认知心理学一直注重对个体认知的研究而忽略了媒介在认知中的重要地位。对分布式认知概念的研究使得人们的眼光开始集中于更广阔的领域,把媒介也归入参与认知的一部分。因此,在分布式认知视角中,媒介就不再像原有认知心理学认为的那样仅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而是可以作为认知主体的一部分多层面多角度地参与到认知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4.
问句逻辑是新近发展起来的逻辑学分支学科.问句逻辑研究经历了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的转变,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研究进路:还原论进路、语义学进路和语用学进路.还原论进路试图将问句归约为陈述句,恪守真值条件语义学;语义学进路则把"问题"视为独立的语义范畴,用"答案条件"替代真值条件;语用学进路将问答视为一种会话行为,将问句转换为祈使句,对之作信息博弈论分析.三种进路视角不同,各有偏颇,三者相比而言,语用学进路更为贴近实际,特别是从信息博弈论的角度来研究动态问句逻辑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信任媒介在信任建构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物质属性及功能结构塑造着信任的认知进路。信任媒介可以通过垄断化和自然化两条路径参与信任的建构,同时自身以转译者角色参与信任语义的构序。从历史角度看,信任的生成是物质媒介、社会观念与文化浸润的构型及其符号化的延异运动,信任媒介则是信任生成过程的“踪迹”,是交往主体将信任外化并实现控制的重要载体。人们控制信任机制以应对社会风险的同时,也面临着自主性让渡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主体性焦虑。  相似文献   

6.
课题研究方案中的“研究内容”栏目,就是要解决课题究竟要研究什么,从哪里起步,即区分“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问题。基本要求是把主题展开为具有内存联系的问题结构并确定重点.提出解决这些最点问题的重要理论观点或实施构想。从而把大问题细化为几个具体而又关联的便于操作的子项问题。可见,“研究内容”的核心是“分解问题(即细化主题)”,要经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属于发散性思维方式,是课题研究设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中学生关于危机认知的媒介素养,本文对西安市第48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证明:社会转型期城市青少年在危机认知方面接触、使用媒介的素养较高,符合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然而对危机信息的接受或消费特点却更倾向于人际传播模式,受感情的影响大,反映了未成年人在风险社会环境下的本能心理。加强中学生关于危机认知的媒介素养应开设危机认知或风险化解方面的媒介素养课程,提高青少年媒体近用权意识;青少年应该加强自己的移动学习能力;重视意见领袖在青少年新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奈斯把问题解决定义为“从尝试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问题解决就是从已知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运动过程,它是一系列指向目标的心理操作,问题解决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含义:(1)把问题解决看作为教学目的;(2)把问题解决看作过程;(3)把问题解决看作为一种数学活动;(4)把问题解决看作为一种数学能力;(5)把问题解决看作为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9.
认知负荷理论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认知负荷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中,有两个主要研究阶段。早期主要研究专家与新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专家对有关问题状态的记忆优于新手;2.在对问题进行分类时,专家依据解答的模式(问题的深层特征),而新手则依据问题的表面特征;3.在解决转换问题时(从已知状态转换到界定完好的目标状态),专家采用顺向工作策略而新手则采用逆向工作策略(Rohani Ahmad Tarmizi&John Sweller,1988)。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始对如何促进新手向专家转移这一问题感兴趣,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认知诊断评估理论和技术,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专家研讨和口语报告法构建5~6岁儿童"数与运算"领域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模型,对627名5~6岁儿童进行认知诊断评估,运用认知诊断模型—数据拟合对认知模型和诊断测验进行质量检验。结果显示,认知属性对题目难度的解释量为0.879,效应量为0.834,平均HCI为0.749;认知诊断测验题目的平均区分度为0.707(标准差为0.299);除两题的题目拟合度S-X^2指标的显著性水平<0.01,其他题目的拟合度都较好;测验的信度为0.95;平均掌握概率与测验总分呈单调递增曲线。以上结果说明,本研究构建的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良好,编制的认知诊断测验具有较理想的测量信度与效度,可以作为评估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有效工具,并可以提供精细丰富的诊断信息,从而为相关教育教学及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风险社会"是认识和理解现代社会的独特视角,有着重要的认知意义,表现在风险问题的社会学认知上、反思性认知方法上、风险社会研究从问题到视阈的转变上以及风险社会的定性上。技术恐惧是对技术的不良社会与环境影响的恐惧,泛指现代科技带来的问题和适应性困难使人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反应。风险社会理论对技术恐惧具有重要的认知影响,表现在:风险社会与技术恐惧具有内在关联性、反思性认知方法对技术恐惧的影响、风险社会的实在论-建构论模式对技术恐惧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提高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必须在深刻全面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前提下,抓住教育难点问题并予以解决。目前突出的难点问题包括:了解媒介是如何构建"真实"的,解决对媒介"真实"与客观现实的辨别问题;了解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解决对媒介传播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抵抗力问题;认识媒介的商品化性质,解决媒介使用上的迷惑性问题;培养适当使用媒介的意识,解决限制使用与过度使用媒介问题;培养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解决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问题;提高对媒介传播多元文化的认识,解决传统文化弘扬传承问题;学会正确利用媒介的开放性,解决媒介利用中的社会责任感淡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困惑出发,媒介素养教育不是把媒介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而是将其视为教育的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其本质特征不是使用了媒介传播技术,而是在应用了这种技术之后所带来教育的一系列转变.本文根据"教育技术问题说"研究时象划分,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归为与技术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最后勾勒出教育技术学视野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教育技术知识为桥梁沟通媒介与教育并且推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与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信息处理"为线索分析媒介素养结构和"视觉文化"为导向探索教育实践两个方面,彰显教育技术学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14.
工程高质量发展需要工程伦理提供支撑。个体主义工程伦理希望通过工程师个体的道德努力来解决工程伦理问题,这一研究进路不断遭遇现实的困境,因为工程师个体的实践活动要受到工程共同体其他成员的影响和制约。要有效解决工程伦理问题,应该更多地关注工程共同体的伦理问题,探索工程共同体整体伦理的实现方法。实现以工程师为主导的道德领导、工程共同体成员间的道德商谈、以企业为核心的伦理文化和政府的制度伦理环境等多个维度的伦理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成工程共同体的整体伦理的形成,从而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工程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潘红云 《作文》2023,(48):39-40
<正>跨媒介的阅读和传播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阅读和交流手段。语文教育的改革,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要勇于创新,把多种媒介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使语文教学有新的生机。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各种媒介的特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和语言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大量的信息中快速、有效地搜索、整合和评价信息,避免在海量信息中迷失方向。因此,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语文的跨媒介阅读和交流教学中采取合适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时代快速发展,信息社会带来阅读与交流的革命,跨媒介成为地球村村民的生活日常。立足于时代诉求,聚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领域,探究媒介素养的三个维度:信息筛选与甄别、呈现与表达的能力;认知媒介传播方式、特征、功能以及影响,了解媒介如何塑造历史与当下;认知媒介融合的趋势,分析不同媒介的语言形式差异,并能对差异进行个性化表达。  相似文献   

17.
作为认知科学中的重要理论,语言模块理论为现今新技术条件下的语言认知机制研究提供了有效进路,其上位命题是"心理(或认知)是模块性的"。文章试图考察该上位命题中隐含的认识论问题,分析了模块理论中功能主义的核心假设,从计算与结构两个角度论证了模块化的认知机制,阐释了模块理论对相对主义这一认识论难题的破解。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高速发展的大众传媒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价值体系,如何分析和运用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能力称之为媒介素养。我国媒介素养研究起步较晚,教育实践相对滞后。针对这种情况,可在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试行媒介素养教育,即通过解构教材中所学语篇结构、解读其中的隐喻认知过程、解析其中的评价意义等策略,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薄弱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信息素养和信息素质1.信息素质的基本涵义信息素质的概念源于美国。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最早提出了信息素质的概念,他把信息素质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进入到90年代以后,人们对信息素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深的层次:懂得何时需要信息;知道解决某一问题需要何种信息;能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能对所需信息作出评价;善于组织所需信息;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讲,信息素质指信息社会对个人品质、道德观念、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的总和,或信息时代国…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认知把媒介也作为参与认知的一部分,因此,媒介就不再像原有认知心理学认为的那样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而是可以作为认知主体的一部分参与到认知过程中来。学习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认知途径,可以通过个体认知来学习,也可以通过媒介来帮助个体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