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满足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供给因素、需求因素以及制度与规划因素;然后利用武汉市1993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应用主成分回归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出增长、城市非农化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增量供给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认为,选择土地产出率较高的工业用地模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促进,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增量供给和构建土地集约利用长效机制是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市场调控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谭术魁  张红霞 《资源科学》2011,33(3):549-555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武汉市土地市场的调控进行实证分析,以"供给控制""、需求引导"和"价格调节"为外生潜变量,"城市土地市场调控"为内生潜变量,分别采用不同的指标(观测变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供给控制与需求引导之间的相互影响显著,需求引导与价格调节之间的相互影响次之,供给控制与价格调节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对较弱;三者对城市土地市场调控作出不同解释,其中供给控制的解释力最强。进而得出结论:2000年-2008年,武汉市通过对城市土地市场的供给控制、需求引导和价格调节,使供需基本平衡、供给结构趋于合理、地价和房价稳步上升,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的良好运行,其中供给控制的刚性效果明显,需求引导、价格调节亦凸显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在不同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土地市场调控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应分析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邓胜华  梅昀  陈曲  黎孔清  张信者 《资源科学》2010,32(9):1746-1751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城市土地稀缺程度可想而知,能否节约集约用地对理性增长下的城市建设用地 扩张至关重要。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采用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①城市 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因素由外因和内因组成。外因包括由国民经济宏观总量部分和国民经济总消费部分组合的经 济发展维度、由相对增长和绝对增长综合的人口增长维度、由产业结构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集成的城市化发展维 度以及其他因素维度。内因划分为公共用地和商住工用地;②商住工用地扩张是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 方面,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等是其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公共用地扩张主要由其他因素驱动;③不同阶段、 不同时期,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内因与外因起作用的主要方面各有侧重,这要求对城市建设用地的管理需抓 主要矛盾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以2008年雪灾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广泛收集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极端天气气候对旅游业的影响,按影响机制将其划分为3个类型,并借助本底趋势线理论完成了2008年雪灾对旅游业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①高温热浪等主要通过降低气候舒适度,大雾等主要通过阻断交通,降低景区的可进入性和可观赏性,暴雨洪水等主要通过危及人们生命安全,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②2008年雪灾对各省区入境旅游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其中,贵州、江西等受灾严重,旅游损失率最大,损失率在1.48%~4.98%;广东、江苏客流损失量较大,分别为11.7×104人和5.6×104人;③雪灾对各城市入境旅游的影响较小,其中,桂林、黄山受灾严重,旅游损失率较大,损失率分别为2.25%和1.79%;深圳、桂林客流损失量较大,分别为4.0×104人和3.4×104人;④2008年雪灾对旅游业的影响,其游客损失量与客流量基数(本底值)成正比;游客损失率与2008年本底值(基数)成反比;损失量和损失率两者均与受灾程度存在一定的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城市的交通拥堵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城市规划、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和交通管理等方面探索造成武汉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加之为响应拉动内需的号召,武汉市近两年500多亿大规模建设路网计划的实施,更是让已经拥堵不堪的武汉交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曾经交通便利的"九省通衢",现在不仅通往外部的交通问题备受争议,连市内交通也是怨声载道。这种现象造成的低效率、高污染更是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武汉交通现状为研究对象,论述了交通拥堵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提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体验经济与旅游的关系和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特征,提出了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思路,并以武汉市城郊乡村为例进行了乡村旅游体验性旅游产品开发策划。  相似文献   

8.
彭惠青博士的论著《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以武汉市社区考察为例》真实地记录了本世纪以来武汉市社区建设取得的成就,对武汉市社区发展的历程以及居民参与活动进行了快照式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镇化是一种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城镇的方式之一,生态城镇化与循环经济的内在联系决定两者是相生相容的关系。以武汉市X经济开发区为例,地方政府在生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循环经济理念,各企业依靠循环经济发展产业,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随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所改变。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作为生态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支撑,能有效解决发展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建设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在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今世界城市的发展中,城市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南昌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南昌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详细的评价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现实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渐行渐远,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面临着服务供需不匹配、单一的服务内容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身心需求、空巢老人生活特殊性等一系列问题,从社会工作视角介入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选择价值在农地城市流转决策中的应用——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崔新蕾  张安录 《资源科学》2011,33(4):675-683
农地城市流转是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土地资源竞争配置的结果,并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流转时间延迟性三个特征,因此农地具有选择价值。本文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型假设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进行估算,并建立农地城市流转的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将农地选择价值考虑进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模型中,农地是否流转将取决于农地使用价值、开发成本及相关费用和选择价值之和与农地流转为市地的潜在预期价值的差值;②在同一时期,农地流转为城市不同用途地类的选择价值不同,在流转期内,住宅用地的选择价值>商业用地的选择价值>工业用地的选择价值;农地流转为城市某一类型用地时,随着流转时间延迟,选择价值的额度逐渐增加;③基于选择价值理论下的农地流转决策时间,较成本-效益理论下的农地流转决策时间相比,农地流转为城市商业用地的流转时间延后了5年,住宅和工业用地的流转时间分别延迟了6年和9年。科学评估农地资源的选择价值,将其纳入流转成本核算体系中,能够弥补市场机制作用不足给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带来的影响,起到减缓城市边缘区农地流转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周敬宣  李湘梅  陈雷  李勇 《资源科学》2007,29(3):111-116
自然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生态足迹作为生态环境承载状态测度的指标,受到社会、经济、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时空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特征。鉴于集对分析(SPA)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优势,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将城市总生态足迹与其相关影响因子联系起来考虑,融合集对分析中的同异反模式识别的“择近原则”和聚类分析思想构造集对分析动态模型,模型精度较高,验证误差均小于0.3%。并对武汉市2005年~2020年总生态足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2020年总生态足迹将由1 784.662×104hm2增长到2 781.388×104hm2,呈现出低于GDP、高于能源利用率增长速率的趋势,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对此就武汉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最后,指出SPA动态模型对城市生态系统中生态足迹动态化方法的修正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生态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城市的系统框架,包括复杂程度由高到低的3类系统和5个子系统,即属于人工抽象系统的战略系统、属于人类活动系统的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物理系统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设施系统;对5个子系统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阐述,并以广州市为例对广州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实践进行分析,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武汉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为例,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难点和现状,运用了三种"推广转化模式"的对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介绍和评述了武汉市老旧社区信息化的典型案例:发展社区变劣势为优势,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打造社区信息化建设新平台,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新创新,探索出了一条以党的建设引领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和谐文明社区建设的新路,为城市老旧祉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拓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准确地评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决策依据。从经济技术、能源排放、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拓工程方法建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拓评价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从单项指标和整体上对其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低碳经济发展的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化环境下,科技社团的生存将越来越依赖于社会选择。以武汉市科技社团作为案例分析发现,科技社团在市场化环境中普遍缺乏生存活力,自我化生存度较高,并呈现出"马太效应"现象;而专职人员匮乏,社团经费短缺,资源依赖度高,受精英阶层影响过大则是造成科技社团市场化生存能力"弱化"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大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冰  徐琳瑜 《资源科学》2014,36(12):2578-2583
水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维系水生态可持续发展态势对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城市水生态可持续评价指数,并结合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对城市水生态可持续发展趋势进行定量评价和预测。该指数融合了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通过比较分析城市水资源利用模式和污水消纳占用的水资源用地需求,明确城市水资源可持续供需关系。选取大连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1年大连市水生态足迹远高于水生态承载力,处于不可持续发展水平。若维持目前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则可预测至2015-2019年大连市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递增,城市水污染生态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大连市水资源供给能力若仍维持目前水平,其水生态仍将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以年均城市水生态承载力与水生态足迹差值估算,尚需13.09亿t水来达到城市水生态供给需求平衡。基于此从优化水资源利用模式和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两方面提出维系大连水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省曲靖市为典型研究区域,根据农业旱灾系统的特性,构建农业旱灾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可变模糊集合理论,构建农业旱灾适应性定量评估的多指标多级别评价模型。依据划定的云南省曲靖市农业旱灾适应性评估分级区间界限值,计算得出各研究单元的旱灾适应性等级,并借助GIS绘制出研究区域的农业旱灾适应性评价的等级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整体适应能力处于弱与一般之间,各子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也显示了基于可变模糊分析法的旱灾适应性评价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