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气候中心陈鲜艳研究员多年来在重大工程气候监测和影响评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开展业务和研究工作,带领的三峡工程气候效应评估研究小组主要针对三峡工程的气候监测、局地气候效应评估、气候变化对三峡工程影响及应对措施等进行研究,研究分析了水库区域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事件规律,阐述了三峡库区气候基本观测事实,初步揭示了库区气候效应,为三峡水库对气候影响评估提供了科学结论,通过建设三峡库区气候监测系统,提高了三峡库区气候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1)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所占比例是比较大的,气象灾害种类较多、影响范围较广、破坏性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在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下,气象灾害F防御工作难度变得更高了,各种极端天气气候频发,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生活,不利于和谐、稳定社会的建设,所以必须全面加强气象灾害预防。文章分析了气象灾害及其影响,指出了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对实现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是一个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低温(寒潮)、台风、沙尘暴等。本文通过主要对风灾种类及所带来的危害等的描述,提醒人们保护我们所生存与依赖的脆弱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2)
本文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网发布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图例,进行了系统的统计,以分析我国近十年的气候灾害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对农、林、牧业,交通运输,设施建筑,人类安全,人类健康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危害;2)干旱灾害和强对流天气灾害是所有灾害类型中发生最频繁的灾害,寒露风是发生频率最低的灾害;3)大多数灾害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其中高温,雪灾,沙尘暴,扬沙等灾害的季节性较为明显,低温冻雨灾害的区域性最为突出,而不同区域在特定天气背景下可出现相同的气候灾害,需要引起注意,加强研究。总的来说,我国的气象灾害具有普遍性、持续性、区域性和气候性等明显特征,各地市气象部门可根据历史灾害进行分析,一是在灾害多发地、时间段进行针对性服务,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对本地罕见气候灾害成因分析,能够快速、及时、准确地对本地灾害发生做出预判,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学会》2018,(1)
正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两岸气候类似,天气相近,互为上下游,经常受到同一个天气系统共同影响,诸如暴雨、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过程。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闽台气象的密切关系,所以提高两岸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联合防御各种气象灾害,保障两岸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是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主要目标。一、闽台"气象缘"回顾(一)解放前:亲如一家,互动频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时任福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6)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农业种植已经从粗放式生产向精细化种植转变,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直接影响农业种植质量和效率,做好农业气象服务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农业健康稳定发展。近年来,气象灾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业健康稳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本文主要从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作用的发挥方面浅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气候作为一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有时大气的异常变化对人类生命财产以及农业生产等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这就是所谓的气象灾害。我国幅员辽阔又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生产本身受到自然规律的严格制约,因此对于各种气象灾害的研究必将会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区能源行业产出对气象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正在成为社会经济的重大影响因素,能源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包括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在内的影响因素。本文旨在研究气象灾害对华北地区能源行业产出的影响变化情况,将气象因素引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1987-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的分析,研究能源行业产出对气象条件变化的历年敏感性影响,并具体分析气象灾害对能源行业产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结果显示:①气象条件变化对华北地区各省市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不一,但总体而言对能源行业产出存在显著敏感性影响;②就整个华北地区而言,低温冰雪灾害对能源行业的影响程度远大于高温、干旱、洪涝等灾害对能源行业的影响程度;③从历年变化的角度来看,华北地区能源行业产出对气候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变化情况,与各省市相关气象灾害的分布和损失情况存在某种一致性。根据敏感性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在不断严峻的环境条件和气候状况的影响下,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频繁,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害也越来越严重。为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收入,必须有效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和防御工作。就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及方法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气象部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广泛宣传气象知识。中国气象学会就在《大众科学》杂志上开辟了《气象知识》专栏,《农业气象》半月刊等科普作品搬上荧幕,形象直观地普及了气象科学知识,并有效减少灾害的消极影响。所以利用电视天气服务节目针对西藏气候特征、农事季节、生产实际和人民生活、交通等方面对气象知识的需要,及时发布电视气象科普知识。  相似文献   

11.
决策气象涵盖了机制、方式和技巧等内容,要提高决策气象的时效性,就要从不同气象灾害的特点入手进行研究。本文从不同气象灾害进行决策气象出发,总结了决策气象的实际问题,对决策气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前,西藏地区已成为我国受到气象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工作,在本文中分析了西藏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探讨了西藏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的对策措施,供广大业内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方汉杰  王裕锴 《科技通报》1997,13(6):389-392
杭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丰富,但气象灾害频繁,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高温干旱、台风、连阴雨、低温冷害、大风冰雹等.“八五”期间,杭州市梅汛期降水持续偏多,出现连续暴雨和大暴雨天气,洪涝严重;1994—1995年连续出现夏季持续高温酷暑、严重干旱的气候,造成杭州市“八五”期间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是目前杭州正处高温多雨期,而海温异常、大气环流异常也是造成杭州气象灾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锡林郭勒盟西部沙尘暴天气气候分析及各类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可见,沙尘暴与草原沙化的进程和生态系统的优劣密切相关.沙漠扩展、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气象灾害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通过综合治理以达到减少沙尘暴天气带来的灾害,有效恢复草原生态平衡的目的,从而更好的发挥其对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016年7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一次大到暴雨灾害天气的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此次服务工作的特点:预报较准确、提前,预警及时、到位,部门联动效果显著,信息多渠道发布,媒体应对得体。同时结合实际服务经历分析了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要提高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全球气候异常,每年入汛后要加强防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及时发布动态监测报告逐日滚动天气监测;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敏感性和进一步提升决策气象服务水平;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灾害性天气评估工作,根据不同的气象灾害,要关注不同的服务重点,针对性报送服务材料;加强相关单位和公众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开展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多元传播。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20年正镶白旗气象资料中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大风资料,对2020年正镶白旗气候特征、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正镶白旗气温与常年平均值相比持平,日照时数比常年值偏少,年降水量和大风日数比常年值偏多;先后出现了干旱、特大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正镶白旗气候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较大,给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指出科学预防气象灾害是当前气象防灾减灾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7.
GIS在气象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数据存储、查询、自动制图、统计分析、模拟、辅助决策和预测等功能,可以实现气象信息的快速采集和处理,为气象服务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信息资料支持。本文主要分析了GIS在气象资料管理、农业气候区划、气候状况跟踪、气象灾害评估、大气成分变化趋势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呼和浩特地区历年来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结合本地区春季主要气候特征,简述了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及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受气候变暖影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范围广、频率高、影响大、损失重和突发性强等特点,气象部门在努力做好预报、预警和服务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气象科普工作在舆论引导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气象灾害)中的作用,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成绩。本文结合气象科普工作中的具体案例重点论述了气象科普在舆论引导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季风雨带的位置变化直接影响着东部的干旱与雨涝。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致使农田受灾面积3000多万公顷,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人口达6亿多人次,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