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梳理2015年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实施以来上海市级层面颁布的132份政策文件,基于Derwent Data Analyzer数据分析软件和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绘制上海科技创新政策工具网络图谱,从政策文件类别、政策出台部门、政策工具使用比例及关联图谱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上海科技创新政策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科技人才政策文件最多,创新环境和创新要素类政策工具使用较为广泛,创新主体类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有待提高。需进一步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标准,加强政策系统反馈,加大创新主体类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使上海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2.
地方科技发展规划是指导地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性和纲领性文件。依据政策工具理论,结合科技活动的特征,构建了科技政策工具三维分析框架,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湖北省“十四五”时期的科技创新规划中各类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发现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频次高于需求型政策工具,针对基础研究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政策工具较少。  相似文献   

3.
王开阳  沈华  陈锐 《科学学研究》2018,36(3):418-424
当前各国通过构建国家创新系统提升科技能力,但实践的效果则大相径庭。为了解释这一问题,通过总结和延伸前人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连接性政策的概念和分类框架,并通过政策文本计量方法分析了2001年至2015年我国连接性政策的现状与趋势。研究认为,连接性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创新系统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条件。其次,我国创新系统已经较充分的使用连接性政策,在具体政策工具选择上较多使用“线性创新”工具。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和典型国家的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板,从法律效力结构的角度运用政策计量工具,分析中国政府在制定此方面政策的组织管理机制;从促进节能环保、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和优先采购国货等四个维度,开展中国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创新政策的国际比较分析,找出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差异,及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政策制定时间分布不均匀,需要遵循一定的周期性;绝大部分国家部委参与及主导次数均低于平均值,需要提高其制定政策的参与度;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工具,包括:建立中小型企业供应商数据库;制定分级制度和后评价制度,制定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具体实施办法,对进口产品进行分类管理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随着在线社交网络的发展,替代计量指标出现并引起欧美等国家科技管理和评价部门的关注。[方法/过程]在调研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国家层面的科技评价政策和实践的基础上,结构化梳理科技评价政策和实践案例报告文本,构建当前替代计量指标在评价活动中应用的完整图景。[结果/结论]讨论了替代计量指标适合的评价维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替代计量指标应用的反思,提出结合本国评价政策要求和本土情境的使用发展替代计量指标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思路。[局限]仅解读了有限的政策文本和案例。替代计量指标如何发挥作用仍需进一步地探索。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效能的重要驱动力与原动力。通过构建政策工具和科技创新链二维分析框架,以安徽、河南、江苏、浙江四省近5年出台的高校科技创新政策为数据样本,分析现存高校科研政策在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特点,结合现实情境得出其存在政策工具使用不协调、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不足、微观科技政策缺乏、四省政策工具应用存在差异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政策的完善及合理推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创新活动的过程模型出发,在充分考虑当前创新活动特征和政策评估面临新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政策评估的系统框架,分析创新活动的参与主体,识别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并提出包含六个步骤的评估流程,开展创新政策的内容评估、过程评估和影响评估。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为对象,结合调查问卷开展政策内容、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开展实证评估,进一步验证了构建的创新政策评估框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科技合作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各国政府颁布的政策对于其国家科技创新国际化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与支持作用。本文基于政策工具视角,运用文献调研法与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十二五"期间颁布的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相关政策文本进行收集、编码、统计。研究发现,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各个维度上,现有的政策文本中被使用频率最高的为环境型政策工具,政府仍需加强供给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以及需求型政策工具的配合,同时健全环境面政策体系。此外,建议政府完善创新制度国际化顶层政策部署,加强有关技术国际化与创新主体国际化的专项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梳理总结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所呈现的特点,中国科技创新投入的稳步提升,推动科技创新产出的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重点分析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科技创新资金存量与投入强度仍有待提升,科技创新产出质量与效率有待提高,科技创新要素配置结构有待优化,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程度有待加强,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全面支撑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先进经验,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选取同为直辖市的北京、上海、天津3个城市作为重庆的比较对象,将科技创新政策分为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3类政策工具,建立Tobit模型实证分析科技创新政策对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供给型科技创新政策工具、环境型科技创新政策工具、需求型科技创新政策工具与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整体效率、科技成果产出阶段效率、科技成果转化阶段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保证与国家总体政策一致的前提下,重庆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从而有效促进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1.
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大学为主体的内生型模式不同,我国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是推动知识创新主体间系统性的机构联合、过程整合、功能耦合。从"三重融合"角度,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1955—2017年间346份政策文本进行计量分析,发现政策颁布趋势的阶段性特征明显;知识创新机构联合和过程整合中学习工具与权威工具应用过多,功能耦合政策总体占比权重过少,且缺乏自愿性工具以及沟通和监管工具。认为我国知识创新机构联合政策需加强大学和科研院所分类指导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整合政策需更加注重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功能耦合政策需更多引入自愿性工具以及沟通和监管工具。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中介机构作为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浙江省科技中介机构较弱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还不能满足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需求。在对浙江省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创新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服务创新组织、服务创新过程、服务创新模式以及政策环境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推进浙江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实现浙江创新型省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从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和信息计量的发展视角入手,该文回顾了信息计量在科技创新政策研究中的应用背景与演化历程。通过举例详细分析了当前信息计量在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文章指出科技创新政策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在大数据研究中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种非常实用但有待继续挖掘的研究工具,信息计量可以也应当与其他领域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有机结合,从实践管理操作、学术研究推进、和学科自身发展三方面在科技创新政策研究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汲取其他领域研究成果的营养促进自身学科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分析日本在"科技立国"理念指导下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的现实特征,为加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分析发现:日本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构建了包括协调型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官产学各具特色并联合开发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多层次农协组织与多元化技术转移机构共存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等在内的创新组织体系,有力推动了日本农业发展;其在国家战略层面突出科技创新,形成由政府主导、企业重点参与、农民协作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辅以科技人才支持和法制化保护的辅助政策体系,并形成了公共科研机构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大学紧密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得到以下启示:加强构建和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战略,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强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性调整,以及强化企业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成的复杂系统,政府通过科技创新政策解决系统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问题,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本文首先给出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定义,分析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其协调性的内涵;其次,在讨论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协调性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两方面分析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需求;最后,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政策依据和导向变化,分析了当前科技改革政策对新一轮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影响,并对未来学科评估进行了延伸思考。研究表明,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同国家教育发展和科技改革的政策变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未来将更看重人才的实际贡献和成长性,进一步杜绝"帽子"称号的异化使用;将更加强调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进一步成为重点核心指标;将更加突出国家重大需求导向,进一步提倡关键核心领域的原始自主创新;将更加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强化诚信体系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类指标将增加,进一步关注学科建设的软实力。同时,评估周期或需相对固定或延长;评估结果的应用或需进一步加强;量化评估与定性评估的关系或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是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瓶颈,财政应通过合理的政策工具给予支持。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采用政策文本编码的内容分析法构建技术市场主体和财政政策类型的二维分析框架,对上海市财政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当前上海市财政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工具以财政鼓励政策为主,缺乏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组合使用,造成政策类型维度的结构失衡;政策工具作用对象突出了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地位,但对科技中介的扶持培育严重不足,造成市场主体维度的结构失衡;政策工具缺乏差异化设计,造成政策落实过程实操性弱等问题。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提出包括研究建立科学的财政收入政策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会》2021,(4)
科技社团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要素,同时也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新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社团开始承载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农科学会需立足学科基础,发挥组织优势,调动人才积极性,跟随政策指引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推进学会向基层下沉,承担更多社会治理责任。农科学会必将在新时期的乡村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科技创新政策呈体系化发展,已逐渐成为独立的政策部类。研究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并推动形成共识,是支撑政策研究和政策实践的理论基础,也是推动政策制定、交流、评价和实施的保障。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在公共政策范畴中,围绕研发系统和技术经济系统厘清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范畴及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的关联;并探讨从政策分析、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目标四视角提出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结构,(1)从政策分析视角,按照政策类型分为强制性政策、宏观战略和落地实施政策;(2)从政策制定视角,按照政策工具类型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政策;(3)从政策执行视角,按照创新主体类型分为政府、企业、公共研发机构等类型政策;(4)从政策目标视角,按照价值导向分为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导向政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数据政策体系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大数据政策体系,支撑大数据高质量发展变得日益迫切。本文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主题词”二维分析框架,对2000年以来国家层面有关大数据发展的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从大数据政策的演进脉络、政策关系网络、政策主题词演进态势以及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等四个方面探究了大数据政策文本内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数据政策发展,大致经历了从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到关注产业培育与创新,再到构建大数据政策体系的发展过程。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政策主题词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国际环境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大数据政策网络体系,但整体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数据政策的顶层设计还不健全,现有政策工具中知识产权保护类政策工具和政府采购类政策工具使用较少等,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