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炳超,男,1949年出生于广州市,祖籍广东开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研究员,昆虫学家,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昆虫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保护、农业昆虫.他在水稻害虫及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应用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水稻抗虫基因及水稻品种抗虫性研究等方面有卓越的造诣,是我国杰出的植保专家.  相似文献   

2.
黄炳超,男,1949年出生于广州市,祖籍广东开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研究员,昆虫学家,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昆虫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保护、农业昆虫。他在水稻害虫及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应用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水稻抗虫基因及水稻品种抗虫性研究等方面有卓越的造诣,是我国杰出的植保专家。2009年4月获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分子生物技术在牛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当前牛育种中对分子标记和QTL信息应用研究的亲子鉴定、单基因检测、性别控制和标记辅助选择等四个方面逐一阐述其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德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人类与昆虫的关系要比迄今已认识到的还要近,因为昆虫有不少基因与人类相同。 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分子生物学家乌尔里希特希瑙日前指出,在7亿年前,昆虫已经拥有与人类完全相似的基因演变潜力。德国科学家的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英国《自然》杂志上。2000年9月份,这所大学的科学家对一个7亿年前的淡水珊瑚虫进行了研究,发现它具有形成像今天脊椎动物某些器官类似的基因。 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他们认为脊椎动物,比如人类,与昆虫都拥有相同的形成肠道与肛门的基因。  相似文献   

5.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更深层次.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分子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基因.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传感器是由生物大分子通过基因重组或DNA合成所构成的传感器,能够实时、可视化探测活细胞及活体内关键分子事件。目前研究热度高、应用广的分子生物传感器包括分子信标(MB)、共振能量转移系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如双分子荧光互补、三分子荧光互补等)。文章介绍了这几类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重点强调了它们在活细胞分子影像学中的运用,如:研究细胞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生物大分子在细胞中的定位、运动和动力学等。此外,还讨论了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眼见为实",分子生物传感器在这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它使我们前所未有地深入到细胞内部去观察生物分子事件乃至生物学过程,从而解答更多的生物学难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在昆虫分类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的DNA条形码技术,综述了我国基于COI基因进行的昆虫分类学研究,并对COI基因对我国昆虫分类学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在昆虫分类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的DNA条形码技术,综述了我国基于COⅠ基因进行的昆虫分类学研究,并对COⅠ基因对我国昆虫分类学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当前,细胞和分子生物技术,特别是单克隆抗体与分子探针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流式细胞术日渐成熟,且在食品毒理学与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该技术在快速测量细胞物理或化学性质、分选高纯度亚细胞中优越性大,本研究即分析了流式细胞术在食品毒理学与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食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食用昆虫资源丰富,是亟待开发的食物资源。该文丛民间食用昆虫的风俗习惯、食用昆虫的资源和营养价值以及昆虫食品开发4个方面,概述了食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朱祯副局长在以“基因资源与分子技术育种”为主题的第46期东方科技论坛上做主题报告中认为,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物技术作为育种科技革命的先导,近年来我国在水稻基础研究和水稻品种培育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传统的育种技术融合了分子生物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以虫治虫 方兴未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敌昆虫抑制害虫,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文字记载以来,对天敌昆虫的研究及应用有着不同程度的记述。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为减轻农林损失,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以对付害虫,从而导致了环境污染,害虫:“3R”问题(抗药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残留、Resiclue)严重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资源的持续利用”。各国农学家、生态学家、植物保护学家对这一问题十分关注,加强了对害虫天敌抑制方面的研究,并在天敌昆虫资源的管理和人工繁殖饲养技术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1992年8月3日至8日在日本横滨召开的第八届国际生物流变学大会的盛况,报告了当前生物流变学领域中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介绍了血液流变学、细胞流变学、外周血液流变学以及两个新兴的分支学科:分子生物流变学和神经生物流变学在本届会议上所报导的最新成果。最后,作者在肯定我国科技工作者所走的中医药与生物流变学研究相结合的道路的同时,针对我国生物流变学研究方面存在的基础研究薄弱、科技力量分散、以及临床应用缺乏规范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性研究、加强科研项目和科研基金的宏观调控、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指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灯蛾科是夜蛾总科的一个大科,该科成虫的系统分类研究从形态发展到分子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灯蛾科幼虫为害对我国农林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广泛地进行幼虫的防治技术的研究。本文对灯蛾科昆虫的系统分类、昆虫多样性及防治技术等方面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08,(12):4-5
“植物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作用独特,在作物遗传改良基础和应用研究中的价值不能被分子生物技术所代替。”目前,在主题为“植物染色体工程与作物分子育种”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专家表达了深切地忧虑。近15年来,由于以模式种为主导的植物生物学研究占据了主流,植物染色体工程研究在我国没有得到系统地支持,从事该研究的科技人员和研究生数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6.
昆虫共生菌及其在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虫的种类丰富多样,其体内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昆虫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共生菌在昆虫的营养、代谢、免疫和生殖等诸多生理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昆虫共生菌是昆虫个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了解昆虫生命活动必须兼顾昆虫共生菌的作用和影响。同时,昆虫共生菌在开发害虫新型生物防治、废弃物生物降解和虫媒传染病的阻断控制手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昆虫共生菌的多样性、生物学功能、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在病虫害和虫媒传染病防治上的应用,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靳远祥  陈玉银 《科技通报》2000,16(Z1):19-25
抗菌肽是指昆虫在外界病菌侵入的情况下,其免疫防卫系统产生的一类防御性肽类活性物质。鳞翅目昆虫抗菌肽不仅分子量小、热稳定好、水溶性好、抗菌谱广,而且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来源相当丰富,因此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从鳞翅目昆虫中分离了多种抗菌肽。近年来抗菌肽的研究尤其是分子生物学上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一些鳞翅目昆虫抗菌肽的抗菌机理、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基因的改造、在动植物转基因以及在医药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植物的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相对于叶绿体和核基因片段来说,线粒体基因片段由于其分辨率较低、结构复杂而较少应用到系统学研究中。本研究选用nad1基因的第2内含子序列探讨了稻族Oryzeae的系统发育关系,并着重分析了单型属Porteresia的系统学位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nad1基因内含子序列的系统学意义以及空位性状在系统发育重建中的价值。本研究结果支持将稻族分为两个亚族(Oryzinae和Zizaniinae)的处理,稻族中假稻属Leersia与稻属Oryza最近缘,Porteresia coarctata不应该单独成属而应处理为稻属的成员。本研究表明,nad1第2内含子具有一定的系统发育信息,尤其是在较高分类等级的系统发育重建中具有较大价值;同时表明空位的合理利用将在已有序列信息基础上提供更多的系统发育信息。  相似文献   

19.
线粒体DNA与核DNA相比,具有进化速率快,遗传过程不发生基因重组、倒位、易位等突变,并且遵守严格的母系遗传方式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昆虫分类和界定、系统发育关系及种群遗传变异和进化等研究。而且由于线粒体DNA结构简单,序列和组成一般比较固定,不容易改变,而且操作简单,因此常作为生物学方面的证据和资料.Cytb(细胞色素b)是线粒体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结构和功能被研究得最为清楚的基因之一。本文综合了以往的研究分析,简述了目前Cytb的研究进展,希望对以后对它的研究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基因修饰技术,锌指核酸酶技术已经在多种生物转基因研究领域得到了应用,包括植物、昆虫、各类动物乃至人类细胞中,强化了人们对于动物复杂生理系统的理解和认知,不仅使得锌指核酸酶技术成为构造转基因生物的强力工具,更使得其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锌指核酸酶在动物转基因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