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铮 《科技通报》2019,35(10):64-67,72
对于复杂异形锻造产品的设计,现有设计方法在局部几何端面的细节表达方面效果不佳,整体设计耗时长,模型的总体精度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基于3D激光表达的机动车底盘控制系统羊角连接设计方法,构建3D激光表达模型,利用激光束对产品进行空间扫描,提取产品表面的3D激光点云数据集合;基于融合阴影恢复技术对产品表面阴影区域梯度变化较大的特征点进行精确测量,按照提取的三维空间坐标对羊角连接的空间标定点进行精确配准,提高产品的设计精度。实验表明基于3D激光表达控制产品设计对比传统设计方法,可以大幅提高产品精度、减少设计耗时、产品的整体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快速成型的新型技术,3D打印技术的突破性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对于创新设计来说,其本身对于设计时间、设计结构、产品成型以及材料的塑造性要求较高,而3D打印技术正好具备较高的时效性和塑造性,而且能够让产品更具个性,这些特征都符合创新设计的设计要求以及设计理念。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不仅仅降低了产品设计和生产成本,而且极大的压缩了成品的生产时间,而且还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耐用性。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对3D打印技术进行讨论,并探讨其在创意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3)
本文分析了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就影响打印效率和打印速度的参数进行了对偶分析,通过研究提出频分多路多目标集优化控制方法来提高打印效率和打印速度,并对速度量化指标进行评估。仿真实验表明,该技术能有效降低各路打印输入信号的干扰频谱,实现3D打印机的准确控制,大幅降低打印时间和内存开销,提高打印速度。  相似文献   

4.
由于桌面型3D打印机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的累积制造技术,容易受到打印速度的影响降低打印机工作效率,传统的桌面型3D打印机采用单路固定数据传输和逐层打印的方式,增加了打印时间,导致打印速度慢的问题。提出基于频分多路复用(FDM)的桌面型3D打印机速度提升算法。分析了桌面型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设计桌面型3D打印机的喷墨控制模型,采用打印效率和打印速度对偶分析方法,融入频分多路复用(FDM)方法实现桌面型3D打印机的多目标集优化控制,并对速度量化指标进行评估,根据不同频率传送各路打印请求消息,实现打印速度提升。仿真实验表明,该技术能有效降低各路打印输入信号的干扰频谱,实现3D打印机的喷墨准确控制,大幅降低打印时间和内存开销,提高打印速度。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4)
3D打印技术是一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快速成型技术。近年来,随着现科技的发作,3D打印技术日益成熟,在产品设计中逐步应用开来。本文主要探讨3D打印技术对未来产品设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3D打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技术,作为典型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是其中最耀眼的一种。3D打印技术起源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伴随着机械产品逆向工程快速发展;基于三坐标扫描的逆向工程可无纸化完成机械产品的抄数,进而通过三维建模软件设计出被测量产品一样的数字化模型,导入3D打印机可实现产品重建。3D打印的越性使得其不再局限于汽车、航空、机械方面,已经广泛的应用的医疗的多个方面。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3D打印技术在医学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
喷头控制是3D打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喷头的控制系统对打印产品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喷头温度的控制、步进电机速度的控制都大大影响着模型成型的好坏。针对3D打印喷头系统的设计应用,设计了基于三菱PLC的3D打印喷头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三菱AD转换器将温度转换成模拟量实现温度的控制,并且PLC采用晶体管漏型输出,利用特定输出端口发送高速脉冲控制出丝速度。经调试系统可实现温度和进料速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打印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3D打印树脂材料在中国范围内的专利申请数据为分析样本,运用专利分析的方法对3D打印树脂材料在主要技术分支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各主要技术分支的重点材料研究方向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13)
3D打印技术是综合了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三维数字技术等众多技术的新型技术产物。通过对3D打印技术成型工艺的阐述,对其成型工艺的材料和特点进行介绍。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场合的不同,如在医疗、文物修复、食品加工、服装设计、航空航天、建筑等方面的应用,为3D打印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探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文物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害,引入利用3D打印来修复文物的概念。通过三维扫描以及对数据的优化处理模型,通过后期加工处理实现文物修复以及对文物的二次创作。本文通过讲述3D打印在文物修复方面的可行性方案,提出3D打印修复文物的基本工艺。通过分析3D打印在文物修复中的优缺点,为3D打印在文物修复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3D打印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种新兴技术,以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原理为基础,以作者合著关系为依据,利用SATI和NetDraw工具,识别3D打印技术研究团队,并从中发现具有跨学科研究特征的桥梁型团队,通过对团队的关键成员,以及团队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分析,判断3D打印技术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桥梁型团队有利于多学科知识的共享和技术跨领域应用的实现,未来伴随桥梁型团队的增加,将促进3D打印技术多领域应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打印技术(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3DP)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制造的产品也逐渐步入大众的生活。目前阻碍3DP产品进一步推广的一个很大瓶颈在于单调呆板的产品外观,很难制造出具有复杂丰富表面的制件。本文对三维打印中莫尔现象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并将该现象用于构建动态条纹来使3DP的制件拥有复杂变化的表面外观。基于动态条纹的形成原理,将期望的几何图案信息整合到层片的填充路径中最后可得到复杂的动态图案。该研究成果为提高制件的外观质量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可进一步扩展三维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1,(27)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照明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个性化定制化的照明产品已成为发展趋势,但常常由于受制造条件的约束无法实现。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这种个性化定制化的照明产品的制造可能,促进了照明产品的设计。为此,我们首先在造型上进行创意创新,紧接着运用3D建模软件Proe进行对其进行外形的建模,最后采用3D打印技术直接成型。结果表明:Proe软件能够很好地将智能夜灯的造型进行建模,也能够清楚的了解它的结构和它的运动情况;3D打印的智能灯零部件表面光亮、未发现明显的翘曲变形、悬垂部件之间的搭接良好、表面有较少的丝线黏附,经简单抛光等处理后可直接装配使用,这为3D打印智能灯饰产品的直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寅珏 《科技风》2023,(33):129-131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该技术已被应用到高职课程教育领域。本文结合3D打印技术在目前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总结3D打印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可以突破实训条件限制、实现想法快速落地、破解现有教学困境的优势,对3D打印技术在高职其他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推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为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应用3D打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3D打印技术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3D打印建筑、3D打印汽车零部件等均属于当前热门研究领域。3D打印技术作为一门新技术,其在汽车制造行业得以广泛应用,同时在汽车维修时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与零配件一致的零件,对于汽车维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3D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与维修领域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对3D打印技术深入认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3D打印已经成为国际国内一个新的技术潮流,世界工业强国纷纷将其作为新的产业发展增长点进行培育。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筛选7 288篇3D打印研究文献,利用SATI工具软件构建高频作者与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并利用Ucinet和SPSS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我国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与4个主要研究主题,进而分析我国3D打印技术的多学科研究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体感技术的3D相机的设计方案。方案的实现是由Kinect体感设备和3D打印机这两个硬件的组成。利用Kinect体感器对人体进行三维扫描,采集深度、RGB等数据,然后通过三维建模将其生成3D图像,并将其保存。将其传输到3D打印机中,打印出3D照片。本文将对其设计理念,工作原理,软件的编写进行论述。本方案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26)
随着当期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水平得了一定的提升。关于3D打印技术,其主要应用于实验室、企业或者家庭等不同的领域当中。通过3D技术来加工曲面是,其具有其他成型加工方法不能够相比的优势。在当前的模具行业中,3D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在制造上的水平。本文就对当前3D打印技术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30)
通过分析轨道交通设备拆装实践教学的需求,提出应用3D打印技术构建设备模型并完成设备拆装实训的辅助教学手段,介绍了装备零部件数字化建模的方法、3D打印的过程以及利用打印模型完成拆装实践教学。教学实践表明,通过3D打印技术辅助设备拆装明显提高了拆装实训的教学效果,减少了对实际大型设备的依赖,也大大降低了实训成本。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对设备构造及原理了解更加深刻,直接提升了学生工程实践和数字化创新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兰天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2):106+108-106,108
3D打印技术是以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及新型材料应用为特征的生产制造方式,被称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它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制造模式,通过将PLA、ABS或者金属材料等通过加热、融化之后,再通过层层构建叠加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产品打印制造出来,其特点是打印时间短,成本低,产品千变万化。特别一些结构复杂的高精尖产品,其优势更加突出。3D打印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产品设计、科学研究、建筑、医疗、制造业、航天、珠宝首饰、个性化饰品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