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艺术语言的言语形式往往反语法之"常",但它深层含义却合自然之"道",表意之"道",审美之"道"。它与普通语言形成了不同的言语形式和功能。它以变异给人以陌生感和新颖感。艺术语言的表意得到无限的延伸,使受话人从变异中获得无尽之意。艺术语言是人们的自然语言,它打破了语体的限制,成为人们的日常化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诗歌语体的隐性语义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歌语体是众多语体中变异较明显的一种典型语体、语义变化是诗歌言语变异的核心。前人对形式变异较为明显的超常搭配研究较多,对隐性语义变异却注意不够。本 一问题;语义本身具有的弹性为诗歌提供了语言基础,诗歌的隐性义变异大致从这几方面进行:1.管化;2、边缘义凸出;(1)表象义,(2)情感义,(3)社会化义;3、语义层次丰富;(1)现实意义层,(2)艺术涵义层,(3)美学一哲学意义层;4、词义的再生;(  相似文献   

3.
语体词是某种语体所专用的和常用的词语,它是语体的语言要素和形式标记。以修辞武的跨钵词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对语言表达和词义系统所带来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力图从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两个方面阐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新闻语言是语言功能变体.新闻标题中简缩和异常的语言变异形式往往借助于引号的运用,其用法归纳为四类,且各具特色.这类语言变异是新闻语体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体现,引号的运用则积极参与新闻语言功能变体之中,这两方面正体现新闻语体语言适应并解决言语交际中的矛盾而具有的个性与特色.  相似文献   

5.
陈群秀 《现代语文》2002,(11):45-47
4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载体,载体的变化往往造成语言风格或语体的变化。语体是语言的环境变体,如日常会话语体、公文语体、文艺语体、媒介语体。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我国自1990年大力发展网络研究和应用后(特别是1995年后),由活动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的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和形成中国的网络语言———在网络这种特殊环境中(例如BBS、OICQ、E-mail)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载体、社会语言的变体———网络语言语体。在网络语言语体中,完全病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  相似文献   

6.
赵云燕 《海外英语》2012,(24):274-276
语体是语言变异研究的重要话题,语体的形成是语言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文将从语体变异角度,对流行语"XX"体进行了分析,解读出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解剖了目前在语体研究中被奉为核心观念的“得体”的概念,得到了语体研究的基本对象和语体构成的原子单位--语言特征,并分语言实体、语言学范畴和语用机制3个方面作了讨论。最后进一步讨论了相关的语体观及其在现代语言研究和自然语言处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如今我国信息时代特征全面彰显,人员之间沟通交流已经完全突破既有时间、空间限制,由于个体情感表达模式和现实生活背景影响,网络新兴语言开始获得全面性新生机遇。结合以往实践调查结果验证解析,此类新兴网络语体,实质上属于网络特定语境结构中语言符号的变异结果,在广泛传输期间发生固定形式的变化现象。需要加以强调的是,这部分和传统语言的冲突变化迹象,势必会对青少年语言学习造成不小的冲击。因此,笔者主要结合如今新兴网络语体滋生背景、原委以及今后发展规则加以深入探究,希望能够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制定较为完善的语言使用规范策略,为其今后长远性发展做足适应准备。  相似文献   

9.
语体二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修辞学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从多方面研究“语言的内部变异”。近几年来,语体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注目,语体学已成为现代修辞学的一个重要分科。我国修辞学界加强对汉语语体的研究是建设汉语语体学的需要,对现代社会语言交际活动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语体的交叉渗透及其社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语体的交叉渗透是语体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这是从语体演变的横断面上,即从共时的角度所观察到的一个重要语言现象。众所周知,汉语中的任何一种语体都是具有封闭性的。语体的封闭性是由语言运用的体系的不同所决定的。人们作用的语言材料的功能分化是语体封闭性的物质基础;交际领域、目的、内容、对象的不同,是语体的封闭性得以存在的客观条件,正是因为语体具有封闭性,才使得不同的语体区别开来,才使得人们在语言交际时,选择特定的语  相似文献   

11.
语义与语境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这就是语义。但是.语义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存在于语境之中,语义寓于语境之中,这是语义学一条最基本的原理。语境对语义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要彻底理解语义必须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阶段的外语教学和学习中,外国文学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常受到质疑。究其原因,这首先是受学习内容的客观浅泛性和接受者的主观功利思想的影响;其次是对文学范畴的误读;同时,外语教师对文学文本的驾驭能力也影响着文学的语言教学利用效果。以上因素影响了人们对文学的语言学习利用价值的客观评价。对此问题的澄清,有利于开拓更多有效的语言学习途径,促进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的语言生活、语言教育和语言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语言生活和语言教育的重大变化和成就是建设全国通用的共同汉语-普通话,建设跟普通话一致的书面汉语-白话,建设书写汉语的方便字--简化字和汉语拼音,逐步推广世界通用的共同语言-英语,从而使中国语言生活走向现代化,在语言理论研究方面,不仅通过翻译外国理论,结合中国的语言实际编写了不少语言理论教材,而且在指导中国语言现代化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有中国特色的语言理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际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很多诞生于网络的语言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现实生活,给规范的语言文字带来很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网络语言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带来的影响,论证了应对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来看,外语教学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的一切活动都要作用于学习这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上面,学习是外语学习中的内因。因此,本主要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比较第一语言习得与外语学习的不同,希望对外语学习与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语言输入和输出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以便达到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占全国人口十分之一的青少年语用群体是受媒体语言影响较大的一个群体。本文从媒体语言对该群体语言学习及语言教育的促进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探讨了目前语言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语言学习和教育中需要关注的新思路,以求能够探求符合新时期语言学习和教育的指导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语能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自古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不同观点归纳起来即两点:一、语言是心智的,一部分是本能、是天生的;二、语言亦属于行为范畴,是刺激反应的结果,是习得的或养成的。理论研究证明语感具有层级性,实证研究证明二语习得范畴下的语感可以通过一定量的训练获得。  相似文献   

19.
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工具与民族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双重功能。在多语社会或国家,通常是通用语言承担较多社会交际工具功能,而少数民族语言承担较多文化认同功能,二者互相补充又互相不可替代。因此在语言的工具认同和文化认同意义上,我国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没有根本的冲突。在少数民族语言内部,由于存在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主体民族语言和非主体民族语言、简单语言环境语言和复杂语言环境语言、保持母语程度不同等复杂情况,所以对于不同民族语言来说,语言的民族认同也存在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论语言科学与语言技术的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语言学已经凸显“语言科学”与“语言技术”的二分互补格局,语言技术包括语言本处理技术和语言系统模拟技术。计算语言学是利用计算机作为语言研究工具和探索语言的可计算性问题,同时建构基于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之上的语言理论的新学科。面向语言系统模拟的计算语言学研究可比喻为“电脑模拟语言能力工程”或“语言能力移植电脑工程”。第五代计算机研制的搁浅表明,建立在“人一人对话”行为基础上的语形语法学难以完成这一任务。人类语言的本质共性是语义性,语言能力移植电脑工程的基础研究是语义结构网络研究,这一研究可比喻为“语言基因图谱分析工程”。研究对象的语义性转移和研究成果的技术性趋势将成为21世纪的语言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