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验仪器与药品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具支试管、硬质玻璃管、烧杯、导管、单孔橡胶塞。粗铜丝(长约20cm)、细铜丝(5cm)、氢氧化钠溶液、品红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火柴。二、实验装置图(图1)三、实验操作步骤:1.按图1所示安装仪器,先用一端较尖的粗铜丝穿透胶塞(粗铜丝在胶塞中能够上下活动即可),然后把伸入试管内的铜丝一端绑一束细铜丝,再在硬质玻璃管的两端各放入一片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图1实验装置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湿润品红试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2.向试管中加入约5mL浓硫酸,加热(在加热浓硫酸时,细铜丝先不要伸入…  相似文献   

2.
图1题目(武汉中考)如图1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吸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较准确的温度计.(写出仪器名称)解:由题知,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加上管内水柱产生  相似文献   

3.
经过多次试验,我把焰色反应都改用固态药品,这样既便于教师课堂演示,又适合学生实验,效果非常理想。1 仪器用品 (1)自制如附图所示的带螺旋状无锈细铁丝的细玻璃管(棒)一根(或几根),代替铂丝棒。  相似文献   

4.
1 液体压强的计算 关于液体压强的计算,有的教材采用一端带橡皮膜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如图1所示)来定量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1].  相似文献   

5.
氯气与氢气混合见光爆炸的实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气与氢气混合见光爆炸的实验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 )成功率很低、危险性很大 ,而且耗时 ,许多教师都不做该实验。为了简化实验过程 ,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现改进如下。一、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 (铁架台等仪器省略 )。附图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二、实验步骤   1 .从漏斗处向试管注入饱和NaCl溶液和稀盐酸混合溶液至试管口 ,并用带塞干燥管塞好。2 接通直流电源 ( 1 0V~ 1 2V)进行电解。3 当观察到干燥管上端出现黄绿色的气体后 ,立即在干燥管口套上小气球。4 当电解生成的气体达到试管体积的一半时 ,停止电解。调节漏斗的…  相似文献   

6.
陈水明 《物理教师》2011,32(7):52-52
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学生在一次物理测验中做过这样一道试题:如图1所示,下端封闭、上端开口且内壁光滑的细玻璃管竖直放置,高为h=5m,  相似文献   

7.
1 器材透明锥形玻璃瓶(或广口瓶、塑料瓶)一个,彩色小气球两个,橡皮塞一个,细玻璃管三根.2 制作方法先在选好的橡皮塞上打好三个通孔(孔径略小于细玻璃管),然后将三根玻璃管穿入,并在其中两根玻璃管的一端系紧气球.不系气球玻璃管两端开口,系气球的两根玻璃管,一根b管,其一端开口,另一根a管,其一端用橡皮膜(或塑料纸)封闭,如图1所示.3 实验与观察在锥形玻璃瓶中装满水,把装好玻璃管的塞子紧塞在瓶口(彩色小球浸在水中),当锥形瓶开口端向上  相似文献   

8.
仪器 :2 50mL广口瓶一只 ,外径约 3cm、一端拉细 ,总长约 9cm玻璃管一支 (可自制 ) ,双孔橡皮塞 ,导管。装置 :往广口瓶中加入 10 0mL左右吸收尾气的液体 ,塞好带长短玻管的双孔橡皮塞 ,调整长玻璃管高度 ,使下口插入液面以下、约溶液高度 12 即可。(如右图 )  原理 :与倒扣漏斗防倒吸原理一致。优点 :(1)该装置具有一定通用性 ,如Cl2 、H2 S、HCl、NH3等能溶于水或易溶于水的气体 ,其尾气均可用此装置吸收。   (2 )比用漏斗防倒吸的装置容易装配。注意 :(1)广口瓶中所装溶液要适量 ,玻璃管下口插入溶液不要超过溶液高…  相似文献   

9.
刘树友 《物理教师》2002,23(1):58-58
在研究气体性质的问题时 ,常会遇到诸如气体的温度升高液体从容器中溢出的问题 ,那么是否只有温度升高时液体才溢出呢 ?不是的 .其实在有些问题中恰是在温度降低过程中液体溢出 ,还有的溢出过程中温度是先升高后降低的 ,液体溢出过程中温度变化类型不外以上三种 .那么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 ?图 1[例题 ]如图 1所示 ,内径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 ,水平管长 5cm ,且充满水银 ,左管上端封闭 ,内有 2 7℃的理想气体 ,右管与大气相通 ,左右两管长度均为 4 0cm ,当左管内封闭气柱温度至少升到多少度时 ,水银柱全部溢出 (大气压恒为75cm…  相似文献   

10.
毛细管是指各种很细的管道,在我们身体、植物的根茎等组织里就有很多毛细管,土壤、多孔性材料(如纸张、纺织品)等都具有非常多的毛细管。毛细管它能使水等液体上升,上升到什么样的高度?它能使上升的水(如图1右所示)翻过“坎”吗?做做下面实验就可知其究竟。实验材料用品:1.内径约2mm的细玻璃管、内径约1mm的小细玻璃管、内径约0.5mm以下的毛细玻璃管(或用过的中性笔芯、圆珠笔芯等的塑料管代)。2.吸水纸(如卫生纸)一小长方、棉纱一束、粉笔1支。3.大碗(或玻璃缸)装清水、玻璃杯、木制支架(见图3所示)、刻度尺。实验操作:1.将细、小细、毛细…  相似文献   

11.
大气中存在着压强。公元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首先用实验方法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如图1)。通常,将等于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随海拔高度和天气的变化而改变的。怎样知道大气压强改变了呢?你可按照下述方法制作一个简易的气压计来做实验观察。简易气压计的制作:在矿泉水瓶中注入适量带色(如滴加红墨水)的水;用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事先在它上面画上刻度线),穿过矿泉水瓶口胶盖(或有孔的橡皮塞),插到瓶中的水里;用嘴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  相似文献   

12.
<正> 最近,在高三的一次模拟考试中,遇到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所示的渗透装置中,玻璃缸中为清水,大小不等的透析袋中为等浓度的蔗糖溶液,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初始时,左右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相同,当玻璃管中液  相似文献   

13.
一、实验用品直流电源、U 型管、烧杯、干电池碳棒(带塑料盖)、硫酸钠溶液、酚酞、导线。二、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三、实验步骤(1)往 U 型管中加入滴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用碳棒做电极,用直流电源电解。两个电极上都有气体产生,阴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短时间内红色液柱几乎不变。(2)若将 U 型管中液体按图2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若将 U型管中液体按图3所示倒入烧杯中,发  相似文献   

14.
1.吹气成"雾"如图1所示,将一小段细玻璃管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软后弯成一连通器(也可采用透明细塑软管弯制),在里面装上带颜色的水。可看到连通器内的水柱在静止时两边液面平齐。用一段玻璃管(其他空心细管也行)对着连通器的a端吹气。由于a端玻璃管口的空气流速  相似文献   

15.
可控制粉末与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 装置的制法和使用 1.1 弯导管的制法:将约10cm玻璃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弯曲成135°,将弯曲处拉细(外径约2~3mm),冷却.  相似文献   

16.
先看一个案例: 例1如图1所示是小红利用小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的液体温度计.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来工作的.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 操作步骤和现象a .如图 1所示 :切下豌豆大的一粒白磷 ,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若此时向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 ,没有明显现象 ,因为温度达不到白磷的着火点 )。图 1 白磷燃烧b .用酒精灯加热 ,使水温上升至 44℃左右 (可用温度计测量 ) ,观察到白磷逐渐熔化 ,形成略带黄色的油状液体 ,位于烧杯底部。此时若借助于玻璃管 ,对准液态的白磷通入空气 ,可见到白磷与空气接触燃烧 ,发出闪烁的白光。继续通入空气 ,直至油状液体消失 ,得到澄清溶液。c .向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立即显红色。2 两点说明a .白磷是剧毒药品 ,使用要小心 ,尤…  相似文献   

18.
1 改进前实验全过程用半透膜制成一个袋 ,往这个袋里注入淀粉胶体 1 0毫升和食盐溶液 5毫升的混合液体 ,然后采用如图 1所示的方法 ,用线把半透膜袋的上口缚好 ,系在玻璃棒上 ,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几分钟后 ,用两个试管各取烧杯里的液体 5毫升 ,往其中一个试管里注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往另一个试管里注入少量碘水 ,然后观察两个试管里发生的变化。图 1缺点 :( 1 )半透膜是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 ,不经济。( 2 )实验操作比较复杂。( 3)半透膜不容易购买。2 改进后实验全过程把淀粉胶体 1 0毫升和食盐溶液 5毫升的混合液体注入自…  相似文献   

19.
浅谈密度计     
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很方便 ,应用也非常广泛 .如用它测量酒类、奶类的密度 ,以及浓度不同的各种酸溶液的密度等 .通常在实验室里测量密度大于水的液体所用的密度计叫做比重计 .测量密度小于水的液体 ,所用的密度计叫做比轻计 .一、密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多数密度计的构造如图 1所示 .它是用密封的玻璃管制成的 .AB段的外径均匀 ,是用来标刻度线的部分 ,BC段做成内径较大的玻璃泡 ,CD段的玻璃管做得又细又长 ,最下端的玻璃泡内装有密度很大的许多小弹丸 (如铅丸 )或水银等 .密度计是物体漂浮条件的一个应用 ,它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设计制成的 .设密度计的质量为 m,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ρ,当密度计浮在液面上时 ,由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可知 :密度计受到液体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 ,即F浮 =mg.图 1  图 2     图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密度计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有F浮 =ρg V排 ,由上面两式可得 ρg V排 =mg,即 ρ=m/V排 . 1从 1式可看出 ,待测液体的密度与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成反比 .液体的密度越大 ,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实施要改变以往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增强学生化学学习的体验性认识。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常因过于紧张而洒出溶液,这对学洗耳浓硫图1生身心容易造成伤害。笔者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一套取用浓硫酸的简易装置。一、实验装置(图1)二、具体操作首先,制作如图1所示的带开关的玻璃管;其次,找一个双孔橡皮塞,并使两个孔符合插玻璃管和洗耳球尖嘴口大小;然后,注入浓硫酸,并将仪器按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