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的大众化思潮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艺术思潮之一。这一思潮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化大众”到“大众化”的转换。毛泽东的为大众服务的文艺思想是艺术大众化运动的强大理论基础。在大众化艺术思潮的运动中,艺术的“话语主体”实际上是政治文化精英。他们的艺术理论与主张从属于他们的政治抱负和文化理想,在大众化艺术的表象后面彰显出艺术从本质论到功能论的转折。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大众化运动”几乎贯穿20世纪文学史,在理论、创作和运动形式等方面呈现出复杂的发展脉络。政治话语、大众话语和知识分子话语在表达各自独立内涵的同时,也把对大众化运动的理解投放到了多元文学文化语境中,折射出内生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老舍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登上文坛,到其后的整个创作过程,都比较好地处理了平民化写作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有效地保持了文学艺术性和大众性之间的平衡,实现了雅俗之间的沟通和融合。这使老舍不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继承了新文学的启蒙精神,而且以自己平民化的特质完成了对大众化理论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于新文学传统主要强调了五四文学在与世界文学联系中所产生的现代性思想,而相对忽略了在与“民间”联系中所产生的新的审美倾向,实际上中国的“民间”与“世界文学”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中国作家的精神资源。20世纪知识分子与民间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四种富有代表性的模式:1.世纪之初,启蒙与被启蒙者是两者关系的第一种模式;2.30年代,知识分子与民间的关系产生微妙的转移;3.4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的启蒙者身份丧失殆尽,这种关系模式持续到70年代末期;4.90年代,作家亲历民间。民间理念渗透在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构成了20世纪中国作家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5.
老向创作的黄土情结和大众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年代,一场席卷中原大地的“平民教育”运动,催生了一位“农民文学家”———老向,是他将五四“平民文学”的倡导推入田野实践。抗战爆发后,他又率先进入通俗文学领域。一个自由派作家强烈的乡村意识和朴素的平民关怀,使他的文学创作直达民间和民众,较早搭建起新文学与读者受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看,老向的创作又是40年代中国文学民族化和大众化的“前期实验”。老向的文学实践表明,新文学从“西学“到最终走向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运行轨道,这既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文学家们的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把"五四"时代称为思想启蒙时代,把30年代到80年代末称为革命时代,而90年代以后称为后革命时代,那么在20世纪的文学版图上,"五四"文学是在西方启蒙文化的视阈中实践着教育国民与改造国民性的文学目标,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各类政治文化对文学起着规范与制约的作用,这一时代尽管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社会治理意识而言却是在革命理念覆盖之下,文学也就顺应着这一政治文化形态发生着各种形态的叙事变化。而90年代以后,则是商业文化对于文学发挥着主导作用,文学叙事形态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异,随着商业文化的旋律扭动着自己的腰肢。总体而言,20世纪文学叙事形态与文化的关系密切而重要。从启蒙时代到革命时代的转变带有某种急迫或不得已的特征,文学叙事形态也在这种急迫与无奈中发生转型。而从革命时代到后革命时代则是主流政治顶层控制的结果,是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与文学发展到一个特定的时刻所发生的政治文化对于商业文化的主动让渡,而此时的商业文化也正好适应了政治文化的变化需求,因而这种让渡又带有某种共谋色彩。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众化是一场论争主题与内在动机完全失衡、阶级改造冲动远胜过语言理论建设、思想史意义与文学史意义并存的语言运动,其内在动机在于打造新的革命主体,重建与新的革命形势相适应的阶级秩序。这一阶级秩序重建工作有两个聚焦点:一是突出无产阶级在大众化运动中的领导地位,解决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问题;二是在大众化运动中改造小资产阶级,解决新的革命形势下文化领域的统一战线问题。从阶级秩序重建这一问题切入,可以解读出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革命史、思想史、中共党史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形式"论争中,民间语言被一些左翼理论家提到了决定性高度,"民间语言,是民族形式真正的中心源泉"之说就是这种理论的代表.对民间语言性质、地位以及作用的讨论,是在对五四白话文批判否定基础上进行的.有人指摘五四白话文没有充分采用大众口头语,而只采用了知识阶级的"亭子武语言";只解决了"小众"即知识分子的民族形式,而没有解决工农兵大众的民族形式,因此并没有完成文艺大众化的使命,这种论调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争议."旧瓶"(民间语言)与"新酒"(抗战现实)的矛盾也被文艺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揭示出来.与此同时,语言之"欧化"与"民族化"的紧张关系也再次呈现,对借口民族形式否定欧化,进而否定五四语言传统的思潮,文艺界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批判与抵制.深具文化意味的是,新、老文艺家尽管不妨对五四采取一种"扬弃"的批评态度,但一旦涉及到对五四的真正否定,他们又会群起而捍卫五四传统.它多少反映了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五四"情结"和对五四问题的矛盾、复杂的文化心态,也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某些以排斥五四语言传统为指向的"民间形式"的接受焦虑.  相似文献   

9.
颠倒的启蒙     
20世纪中国文学具有启蒙的特征,“文学自觉地担负起‘启蒙’的任务,用科学和民主来启封建主义之蒙”,但是文学又始终围绕着中国的社会政治问题激烈地讨论和实践,“除了政治性思想之外,别的思想启蒙工作始终来不及展开”。犤1犦从五四思想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先锋意识的突显到随着革命文学时代的到来,工农大众开始占领时代主流成为革命主体,以至以后完全以农民形象塑造为中心的延安文艺、十七年文学,知识分子与农民群体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或褒或贬、或显或隐,个体思想与集体主义,一起一伏,二者始终维持着一种紧张关系。农民群体拯…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大众化运动”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的文学史,但其作为一种占据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却是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在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确立的。其成为一种占据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一方面是由于抗战的爆发迫使作家们将文学的大众化作为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加以选择,而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文化意识”的全面觉醒,中共开始有目的利用文化上的策略对新文学进行调整和规约,使其朝大众化的方向前进。本文试图对中共在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战争中的一些文化策略加以分析,从而理清中共是如何在文化策略上对新文学加以大众化的整合的  相似文献   

11.
“大众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条重要的发展脉络。“五四”时期诞生的平民文学观念开启了一条对平民社会“启蒙 认同”的思想认知传统;1928年创办的《大众文艺》表现出“左翼”文化阵营内部对“大众化”问题的歧见;19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运动使中国现代文学的“大众化”趋势加速向“左”转,“大众化”被等同于“普罗化”,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失。因此,五四至抗战期间现代文学“大众化”趋势的内部实际上具有一个“双重指涉”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12.
现代派文学 (包括诗歌 )实在不是什么太新鲜的玩意儿。从 20世纪初期开始到 20世纪 70、 80年代,欧美的现代主义经历了好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是 21世纪了,欧美人把它看成了一段历史。就是从中国文学发展来看,现代派文学在 20世纪 30、 40年代就已经存在,我们从艾青、卞之琳、李金发、戴望舒、九叶等诗人的创作中不难发现这一点。到了 20世纪 60、 70年代,宝岛台湾也掀起了现代主义诗歌运动。   但现代派文学在中国又是一个新鲜的玩意儿,即便到了 21世纪的今天也还是如此,这是某种社会原因使然。 2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当…  相似文献   

13.
80余年来,对五四运动的解说虽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瞿秋白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评价五四运动的第一人,他将五四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视野中来考察,是“五四”激进革命话语形成和确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瞿秋白领导了一场文艺大众化运动,旨在通过对“五四”文学革命的批判性审视,为新的文学革命鸣锣开道。他倡导来一场“无产阶级的‘五四’”,以否定资产阶级的“五四”,实质是文艺领域领导权的争夺,与其说是文学革命,不如说是政治革命。  相似文献   

14.
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并在解放区广泛开展的新秧歌运动,不仅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动员、建构解放区革命文艺新秩序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也对改造民间社会及其民众思想,特别是整合知识分子的情感方式和价值观念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秧歌运动的工农兵主体文艺指向,在使延安知识分子发挥自身职能专长参与革命文艺秩序建构的同时,开始了角色的转变与思想改造过程.特定政治权力和大众意识的双重趋迫下知识分子话语的缺失及其文化性格的重塑,在这场以改造置换乡土民间艺术使之适用于特定意识形态文化建构的文艺运动中得到了富有意味的呈示.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文学30年:作家"倒下去","写手"站起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0世纪80年代从启蒙文学到文体实验 新时期的第一个10年(准确说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中国文学的精英化时期,其核心是通过反思"文革"时期以"样板戏"为代表的民粹主义文学,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具论"文艺观,确立精英知识分子和精英文学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从晚清到五四:文艺大众化运动现代模式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以来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虽然晚清和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在历史表象和内在精神上有具体而微的差别,但是二者都服务于新民强国的政治需求。“文艺大众化”是给已经贵族化的文学祛魅,以使其贴近大众、为大众接受。晚清和“五四”的知识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文学启蒙大众,达到新民强国的现代性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五四大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五四文学翻译,不仅是一种翻译现象,还是一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五四文学翻译思考研究的重点应该体现在中国文学流变与外国文学的深层联系,即外国文学的哪些因素被中国作家所择取,如何择取、变异及中国化的过程;20世纪中国文学某些特征是在怎样的情势下,以什么为参照与样板而形成的,即辨析20世纪中国文学某些新传统之原型及其最初的积极意义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人类学的相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过程中,由于文化人类学的传播,使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具有了人类性的整体目光,这对于推动中国文学跻身20世纪世界文学之林具有深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散文繁荣期略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散伴随着“五四”新学运动开始有了变化,从书写方式到表达内容,从此散就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学史上。现代散发展经历了一个世纪,其中有过几次繁荣时期,即“五四”新学发展初期,60年代初期,新时期及90年代。回眸一个世纪现代散发展之路,从社会学分析角度对其繁荣现象进行思考、评述,对新世纪中国学的发展,特别是散的发展应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文艺大众化问题是革命文学运动一个带根本性质的问题,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必然发展。“五四”新文学运动,在本质上就是反映大众的要求,把文学从少数士大夫的垄断中解放出来,为广大人民服务。但是,在那时,广大文学工作者,还没有认识到文学要面向广大劳动群众这个根本的发展方向的问题。新文学的实际对象,主要还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大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初起的时候,一些革命作家意识到这一点。成仿吾在1928年就指出:“我们要使我们的媒质接近工农大众的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