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从六个方面对邓小平“不搞争论”的政策思想进行探析:一、“不搞争论”是坚信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二、“不搞争论”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三、“不搞争论”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四、“不搞争论”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五、“不搞争论”但允许并提倡讨论;六、“不搞争论”但对各种有害思想必,须进行坚决斗争。  相似文献   

2.
张紫葛《心香泪酒祭吴宓》问世后,在中国文坛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自1997年延至今年3月长达一年零10个月的争论.因一本书引发这样长期的争论,这在我国当代文化、学术史上是空前的.目前这场争论尚未结束,最近《今日名流》第3期刊发了储一天的文章《<祭吴宓>风波的背后》,再度引起人们对这一争论的关注.笔者拟就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作一全面的回顾与综述.  相似文献   

3.
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持续了数年之久,争论双方因对该问题的关注视角、价值判断、文艺学学科相关问题认识上的不同而展开争论。这次争论很有现实意义,但也暴露出对该问题研究的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在争论中求得发展的。哲学的争论大体有三个层次:一是不同哲学基本派别之间的争论;二是不同哲学理论体系之间的争论;三是同一哲学理论体系的内部争论。这三个层次的争论,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绘成了哲学史的生动的、丰富的、多彩的画卷,给哲学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内在概括和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5.
高考改革     
高考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也是涉及整个教育制度的大问题。围绕高考制度的改革,近年出现了许多争论热点,如关于是否要坚持统一高考的争论、关于科目改革的争论、关于高考形式改革的争论、关于招生中  相似文献   

6.
争论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尽管人们对争论的作用看法不一,但对幼儿而言,争论不仅经常发生,而且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不争论”的确是邓小平的争论观中极其重要又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但邓小平的争论观却不是“不争论”所能完全概括得了的。艰难曲折的历史、全面深刻的经验和认真科学的思考,造就了邓小平远比“不争论”更为丰富和深刻的争论观:一个饱含着实事求是精神、充满着辩证法思想、贯穿着实践第一观点的争论观。  相似文献   

8.
1900年,黄遵宪、丘逢甲围绕义和团运动发生一场争论,二人对当时应该如何看待列强侵略、清政府和农民起义的意见有所分歧,这是维新派内部的一次重要争论。此后,两人开始分道扬镳,丘逢甲逐渐转向革命。黄遵宪、丘逢甲对义和团运动的争论是20世纪中国精英分裂的缩影,是嘉应文人集团内部分裂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出了开展课堂争论的看法,对中学至今尚存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提出了质疑,虽是旧话重提,但从一次课堂争论的具体分析中,强调了课堂争论具有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意义,而且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又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0.
史料记录的不甚全面,以及历史上多个版本的描述,使得人们对于《老子》一书产生了诸多疑问,由此产生了战国派和春秋派,围绕《老子》一书的思想、语词以及所涉及的历史史实等对其所产生的年代进行了争论,这些争论表面上是对史实的争论,但同时表现出了争论者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启示人们对于史实的证明要从实际出发,多方求证,务必得出全面合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传统,长期与忠君观念捆在一起,也与正统观念纠缠不清。君主与国家不能混同一体,一个政权与国家也不能等量齐观,存在本质差别。古代中国,爱国与忠君的结合,爱国与正统意识的结合,既产生过积极作用,也具有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推行惠政、薄敛、节用、爱人;重教轻刑,反对"不教而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臣子不能欺君,但君主有错应犯颜谏争。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峭法严刑,"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君主用"术"驾驭群臣;独揽大权建立专制,"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汉武帝以后的统治者,根据封建统治的需要,"德主刑辅",德治与法治结合,刚柔相济,成为中国传统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经济法的角度,着重阐述在反垄断法中,经济优势地位的界定、滥用经济优势地位的确认、对滥用该优势地位的抗辩与制裁。并借鉴国外的经济法律和法规来指导我国的反垄断立法,以促进我国反垄断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知识分子不走“普渡众生”的道路,而是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救世”之路:寻找“内圣外王”的现世“明君”,幻想以“帝王师”的身份,假现世明君之手,还“乱世”一个太平。这是由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先天性缺陷注定的必然,那就是思维模式上的一元独断论和心理上的“救世主”情结。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学校与学生之间纠纷呈多发趋势,学校传统的管理手段正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的形势,迫切需要高校切实增强运用法治思维,依法健全校内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的有效机制。本文在阐述和分析我国高校与学生间纠纷校内解决机制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具体分析建立校内纠纷解决机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基础上,提出应通过构建和完善学生事务公开制度、听证制度、申诉制度与调解等制度,完善高校与学生间纠纷的校内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6.
孟子认为水之就下,势不可当。国家治理好坏关键在于国君,国君犹水,“一正君而国定矣”。因此在如何治理国家问题上,对国君的职分孟子提出了独特的设想,这就是他的君职论。在君职论中,他将国君的职分分为对内、对外两种,并作了详细的规定。这种理论的形成与社会分工和师承孔子极其相关,由于过分强调国君施行仁政,在急功近利的时代难有立竿见影之效,终究只落得悲剧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唐代恢复并发展了"诗可以观"的"考见得失"传统,原因有三:推行进士制为诗人参政创造了条件,皇帝纳谏及谏议制度促使谏诤精神的确立,文网较松使以诗论政成为了可能.从"观风俗之盛衰",到"考见得失",是以诗干政的理论概括,其变化关纽在唐朝.孔颖达以官方立场阐释了诗歌的功能,杜甫、元结、白居易等都强调了诗歌的政教作用,而皮日休道出了以"诗"言政多类"歌"的特点.唐代具观政价值的诗歌兼涉内外,不仅是杜甫,盛唐边塞诗和悯民诗、张王乐府、元白讽谕诗及晚唐指陈弊政之作,都属于此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帝王观念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它可以分解为君权观念、设君之道、为君之道、道高于君等四个组成部分,从而形成"尊君——罪君"的文化范式。这个文化体系的基本导向是尊君,同时又包含着丰富的规范、制约君权的思想。这表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有其精致、周到之处。  相似文献   

19.
刘备形象与传统君主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演义》对仁德的热衷,根源于由君主专制制度所造就的贤人政治;其对正统的强调,则与家天下的血缘政治密切相关。《三国演义》将仁德与正统的双重优势集于刘备一身,正反映着传统君主理想的基本取向。因此,强调刘备形象的其中一个方面而淡化或忽视另一方面,不符合《三国演义》及其植根于其中的政治文化的实际,不利于认识这一形象本已具有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0.
袁行霈先生主编之《中国文学史》认为,杜甫在长安时期“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的理想就已经破灭。然而,大量诗证说明:杜甫“致君尧舜”的理想一直没有破灭,其致君之努力直至终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