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多一些黏着力,少一些匠气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的语言要锤炼、准确生动、流畅优美.像磁石吸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常常通过风趣幽默的表述、鞭辟人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在给人以莫大的愉悦感:美的享受和诗意的熏陶的同时.把学生带进知识殿堂。  相似文献   

2.
近三十年来.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令人鼓舞。最近我和几位一线的语文教师交谈及此.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竞有“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的感慨.于是我产生了教学内容与方法力求简省、务实的强烈意愿,兹尝试提出“三读教学法”和大家商量。  相似文献   

3.
汪波  姜兰 《湖北教育》2005,(11):44-46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指出,要充分认识列语文教学和生活联系的密切性.“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运用语言的工拙利钝.不完全取决于基本功是否扎实,还受到生活需要的迫切性及激情所左右.只有立足于生活的语文教育,才能实现扎扎实实和生动活泼的语文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考语文试卷往往提供一些注释。据笔者统计,2007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卷中.共给了64条注释。平均每套卷约3.5条:2006年17套试卷中共有注释63条,平均每套卷约3.7条。这些注释绝大部分是给文言文阅读文本和古诗鉴赏文本作注的.少数是给现代文阅读文本作注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安徽省实行新课改后的第二年高考.语文与课改前的试卷相比.既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同时又有明显提高与改进。保证了课改后语文高考试题的平稳过渡.给予了课改语文教学以积极肯定和引导。试题选题新颖,思路开阔,视野宽广,信息量大,考查点覆盖面宽。注重了对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多方面的考查。  相似文献   

6.
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明确地体现了大纲关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定性,体现了对人文教育的高度重视.解读其内涵,领会其精神,有助于我们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我们对当前语文界关于人文教育的讨论的准确把握,对于澄清思想、转变观点、改革教学方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如果将语文教学比作股票市场的话.那么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必将是一支增长强劲的蓝筹股.在不远的将来,语文教学也必将迎来属于它的蓝筹时代。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将“自主创新”作为语文教学的切人点.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成绩.推进素质教育。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多元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对我国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盛行的“标准化”的强大冲击。确实.多元解读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感悟.进发多彩的灵性.唤醒潜具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9.
王琳琳  郭锋 《红领巾》2007,(9):13-13
爸爸长驻深圳.我和妈妈相依为命。与众不同的是,我的妈妈从不在我面前端架子,我们像朋友一样平等相处,亲密无间。  相似文献   

10.
在市教科所组织的一次“语教学研讨”活动中.我向一位语教学的资深专家咨询了一个问题。我说高考的现代阅读的答案几乎是唯一的.但新的教学理念却倡导对本的阅读要引导学生“多元解读”。这样,语教师往往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这位专家笑而作答:既要“多元解读”.又要“追求真理”。专家的话体现一种辩证的艺术,我十分信服。语教学实践也证明了专家的结论是正确的。诚然,对本的解读.很多地方的确可以作多元解读,答案不是唯一的.也无所谓是非高下之分.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但也有不少地方却有最佳答案的选择。下面仅举两例作些阐释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华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有句名言:“要学问,先学‘问’,不学‘问’,非学问。”培养学生敢“问”、学“问”、会“问”、爱“问”,就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问。小学语文“质疑”教学法重视、激励、引导学生“问”,它是对单纯的师问生答,重答轻问的一个挑战,是对课堂结构的一项改革。一、小学语文“质疑”教学法的意义●从教师角度看1.是了解学情的有效途径。教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发问质疑,可以直接了解学情,达到心中有数。2.是加强教学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教师清楚了解学生的疑难之处,可以有的放矢,提高课…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依据教材.在引领学生立足文本.“精读一篇”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合作“略读一组”。所谓略读.即粗略的.不进行深究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略读一组”.即将课内的知识、学法迁移到课外.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一篇”中习得的学习方法.读与教科书配套的“同步阅读”(本地区为地方教材《自读课本》和《课外阅读》)中的一组文章,“一篇带多篇”.不断扩大阅读量.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目标,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语文教师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并通过积极营造语文教学的亲和力.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维力.不断增强语文学习的能动力来提高教学水平.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说明文是初中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教好学好却不容易。笔者在对新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说明文的教学中.根据说明文的教学内容,因“文”利导.既注重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又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增强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耕拓 《语文学习》2010,(7):137-137
李先著先生在《请不要“以讹传讹”》(见《语文学习》2007年第6期)中谈到.有一份高三语文测试卷.要求考生选出“是顾炎武名言的一项”.答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认为这一答案是错误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并非出自顾炎武之口,虽然他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过这种思想,后来由梁启超概括了顾的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6.
刘海军 《文教资料》2009,(34):52-54
“激情”是语文本身的呼唤,“激情”是语文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激情教学”也是当前语文人文性的要求和情感教育的呼唤。“激情教学”呼唤智能型、情感型、艺术型兼具的教师,“激情教学”呼唤敏感多情、激情四射的主体性、自主性兼具的学生.“激情教学”呼唤灵活多样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作者通过对“激情教学”重要性的阐述.提出了“激情教学”实施的条件和几点实施策略,意在倡导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和重视“激情教学”.改变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语文》教材中选了杜牧的《阿房宫赋》,文中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这两句的注释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暖。‘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笔者认为注释脱离了原文的句法结构.只串讲了大意.特别是认为“响”是动词,当“响起来”讲。有失偏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徐杰仕 《江西教育》2004,(15):71-72
为了能在课堂教学中更有效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独立思考,使他们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句子、文章,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培养创造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应力争做到“四化”。  相似文献   

19.
最近.小学生“八股文”引起众多评说.更引起广大教师的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八股文”贻害不浅.特别小学生只会一两种写作模式;但也有人肯定“八股文”。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我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小学生“八股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科普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但由于此类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因此往往被教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框框:由于叙述简洁,没有多少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因此常常被教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