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朱光潜先生《西方美学史》出版以后的几十年,对美学史的研究尽管有不少学者努力,但具有创造性奖破之作尚不多见。尤其是对20世纪西方美学这一相当复杂的现象,无论从历史脉络的梳理,还是从理论特证的界定,甚至是价值取向的厘定方面都具有相当的难度。尽管近来己有几位学者出版过现代西方美学方面的著作,但总体上看,无论从材料的丰赡、论述的全面、流源评价的准确来看,朱立元主编的《现代西方美学生》都是十分突出的。  相似文献   

2.
程孟辉先生主编的《现代西方美学》近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 全书分上、下两编,对20世纪(包括19世纪末)的现代西方美学作了一次较为清晰的梳理。本书介绍了22个美学流派,包括表现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移情学派等等,基本包含了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美学理论思潮。正像编者在导言中所说的,“这些流派有的历久不衰,有的风靡一时,有的至今余波未逝,有的则方兴未艾”。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一定可以对现代西方美学有一个比较清晰全面的把握。 这本《现代西方美学》与同类型著作的最大不同,…  相似文献   

3.
虽然都冠之以现代,但是相比较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美学研究似乎不那么吸引人,也不如西方美学研究那么热闹。总的说来,中国现代美学的研究在学术日显繁荣的今天,就显得有些冷寂。事实上,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冷寂和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学说在中国美学史、思想史中的影响与地位是不相称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中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必要性谈起,对中西方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各个元素进行比较,从中揭示文化上的差异是中西方艺术设计的根本差异,并指出中西方艺术设计上的不同风格。同时,提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现代艺术设计要走出自己的出路,促进本土化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方民主政治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完善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了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基础可以从其源头上学习西方的民主精神,学习其民主政治制度的精髓.因此本文着眼于分析西方政治制度产生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6.
论西方新闻自由观的阶级性与虚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人由于对西方社会及其新闻事业知之不深,认为西方是新闻自由的乐园,记者是“无冕之王”,可以为所欲为,想发表什么就发表什么;新闻媒体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不受任何约束,想传播什么就传播什么。实际情况远不是这样,这是对现代西方社会及其新闻事业的极大误解。 新闻自由的口号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来的,当时,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出现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其同封建贵族之间的斗争日趋尖锐,为了争夺权利的需要,资产阶级呼唤着新闻自由。新闻自由口号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伴随着新闻传播活动本身内容、形式的不断变化,同时也与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及政治上资产阶级的权利渴求紧密联系,也就是说,资产阶级提出新闻  相似文献   

7.
徐艳君 《大观周刊》2013,(4):111-111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传统教育在全球化时代的影响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现代的中国道德教育和现代的西方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刘杰 《大观周刊》2013,(1):24-24
国内外关于胡适的美学论文至今理论方面不多,而且大多论述也不够深刻,贵州大学黄贵娥的论文《在平民经验中建构审美的屋宇—胡适平民化美学思想研究》是其中优秀的一篇。胡适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一直被人忽略的美学思想,所以笔者准备深入研究胡适的美学思想,特别是诗学美学思想。虽然胡适没有在众多著作中直接涉及有关美学的问题,但在笔者看来,正是胡适所着重对于美学原理用于实际生活的分析,才给美学问题的讨论留下了哲学层面的空间和视角。依据笔者对胡适美学的分析,胡适指出有效审美首要的特性即自由,自由意味着重视个体的全面发展。正是这个层面,笔者肯定了胡适在某种程度上探讨了有关美学的问题。美学如果不能很好的与具体的体裁结合起来,那么就会流于空泛。现在我们提到中国的美学,很多人会自然的联想到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朱光潜等等。这些人注重引进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美学产生有史以来的最大重视。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手之一,振臂一呼“少年成则中国成,少年兴则中国兴”,更是将自身关于审美教育的感受和经验融入到自己的著作和演讲集当中。使其美学思想有深入发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但是,我们要发展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个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并从理论上论证和说明不能照搬的道理,从而更加坚定走自己的路的信心。中共浙江省委党校董建萍同志的新作《西方政治制度——传承与变革》就是在这个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0.
西方美学史的系统研究是一个难度很高的课题。特别在我国美学界巨匠朱光潜先生的力作《西方美学史》已经标立的情况下,以朱先生的美学阅历之博,占有材料之丰,钻研美学之深邃,很容易使后来想另就西方美学史论著者怯步。但问题是史的研究总难免囿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的偏见报道有所减少,客观、平衡的报道比例加大.但由于中国在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上与西方存在显著差异,加之中国崛起对当今西方构成的心理冲击导致西方种种质疑与非难,西方媒体的对华报道仍然存在偏见,尤其是在政治议题上.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的炒作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2.
美学似知识丛山中的一片神秘的森林,审美经验则似这森林中通幽的曲径,沿曲径而幽出需要辨路的慧眼,需要理论的武装。为了提高我们古老民族的审美意识,将当前兴起的“美学热”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我们在这里向中国的广大读者介绍几本在当代西方盛行的美学名著。  相似文献   

13.
客观、公正、中立,这是西方媒体一再标榜的报道新闻的态度,然而长期以来,对中国的不了解、政治上的偏见,以及这些媒体所属国家的利益渗入了对中国报道的字里行间,使得中国在近代以来最美好的发展时期,承受了来自西方媒体最刻薄的批评和嘲讽。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媒体处于  相似文献   

14.
现代的特殊教育是西方近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中国古代虽有一定的特殊教育实践和相关的特殊教育思想,但并没有直接演变出现代的特殊教育。现代模式的中国特殊教育始于近代,是伴随着殖民者的后尘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传入的。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特殊教育事业是出于其传播宗教的考量,也受到殖民特权的庇佑,但对于西方传教士在特殊教育观念的传播、兴办特殊教育的实践以及特殊教育师资的储备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应给予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左漪漪 《现代传播》2023,(12):117-126
在中西美学对话的语境中,译介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研究对西方美学的接受情况对于当下美学学科的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978—2000年这一时段内,思想解放的浪潮和学术热情的高涨使我国对西方美学的译介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关注的时代、流派、美学家也较为全面。德、法、美、英四国占据着译介的主导地位,罗兰·巴特、尼采与弗洛伊德成为这个时代影响力最大的思想家,由此初步建立起了我国接受与研究西方美学所遵循的基本学术思路。将之放置在建国以来中国对西方美学接受的整体历史框架里,这一时段对于我国接受西方美学总体特征可以总结为“重启”与“开新”,出现了三种重要的“范式转变”:认知的改变,自主性的选择以及本土问题意识的引入。这些转变促进了西方美学与本土美学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桃 《现代传播》2006,(1):143-145
研究者往往将新闻史的起步追溯到有人类活动的开始,以语言为媒介的原始思想和信息交流打开了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源头。现代新闻体系就是在人类活动出现之后一万年来人类进行的传播努力不断演变到现今阶段的产物。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在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和地区,新闻史的发展过程是不平衡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先有新闻传播活动的国家。但是现代新闻体系却是在西方形成的,西方大众传媒在近代作为西方文化侵入的载体而传入中国。本文将近代西方新闻媒介传入中国之前的中国新闻史作为中国古代新闻发展历史,以唐代中期…  相似文献   

17.
西方传教士与中国近现代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长期封闭的国门大开,西方传教士尾随列强军队也大量涌入中国,他们也纷纷效仿以前利玛窦等人的做法,通过宣传西方科学知识逐渐渗透传播基督教义.传教士本来的使命是传播基督教,但他们在传教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介绍或传播中西文化使者的角色,以至于当我们历史地考察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时,不得不考虑到这些传教士的作用.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时,不能忽视西方传教士的作用.他们在华创立教会大学图书馆、藏书楼,引入西方教育模式、技术方法,传播西方图书馆管理理念.他们从事的图书活动是中国近现代图书事业的一部分,对促进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近现代文化史和图书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的美学继承了传统美学的优秀资源,并以西方哲人的理论学说为基础,阐释了艺术与审美的融合过程,最终形成其中西兼容的美学新类型。他的美学思想指导着中国美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理智上普遍意识到基督教与西方美学的复杂关系,与具体认识基督教信仰中的美学观念,进而肯定基督教美学的特定存在,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实际上,近现代西方美学界的许多人,并不相信在基督教的天国中能够生存一片美学的花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中西方广告跨文化传播进行解读。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分析中西方广告在精神文化上存在显著不同,指出在推行消费文化上,中西方广告则在根本上一致,在跨文化传播中虽然表现出多样性,但根本目的不变。就行业文化而言,西方广告从广告作品、广告公司、广告制度上多方影响着中国广告。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告必须充分恰当地利用中国本土文化,并从广告主体和广告客体两个方面为中国广告创造宽容、健康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