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中小学不宜实施教师末位淘汰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末位淘汰制"作为一种强势管理制度,在中小学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麻烦,并引发了某些负面效应,其主要原因在于组织规模不具备、管理体制不配套、考评方式不科学.作为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施行"末位淘汰制"的允许条件和可能带来的风险,谨慎用之或改用其他更积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使教师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心理负担沉重。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学校对教师实行“末位淘汰制”,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它缺乏应有的法律依据、相应的组织制度文化环境和完善的配套保障措施;这样制度的运行会有较大的负面效应;可以采取调整淘汰率的使用方式、加强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计划、重新设计评价主体和强化培训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末位教师淘汰制”不适合在中小学推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一些中小学风行“末位教师淘汰制”,学校对所有教师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筛选,选上的就教书,没选上的就待岗、进修或下岗。笔者认为,这种从企业管理中借鉴来的强势管理措施,并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1.从教师职业的劳动特性看,“末位教师淘汰制”不适合在中小学推行。实施末位淘汰的前提是,必须设定一套非常科学而合理的量化考评体系。但教育绝不是每位教师平均劳动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其“收益”是一个长期的、不确定的过程。也许学生成绩是考核教师劳动成果的一个计量标准,但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很多,并且教师的劳动包括教学、科研、育人等…  相似文献   

5.
末位淘汰制是绩效考核的一种制度,其根本目的是去芜存菁,持续提高组织成员的整体素质,其积极作用是激励教职员工,有效分流、优化师资结构。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目前一些学校实施的教师“末位淘汰制”,从实施的目的开始分析,进而对实施的前提和引起的后果进行质疑,得出目前中小学不宜实施“末位淘汰制”的结论,同时对评价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据2004年6月18日的《新京报》报道:教育部肯定了北京大学去年推行的学科末位淘汰的人事改革方案。北大这一改革虽然招来了许多不同的声音,但这一举措能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竞争、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无疑,北大的这一改革方案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否适合采用“末位淘汰制”是目前学校管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学校管理中不适合采用“末位淘汰制”:学校实施末位淘汰制不符合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缺乏科学性;不利于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身心健康。为此,它是一种消极的、简单化的、缺乏科学性的管理手段,是学校管理无为、无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末位淘汰制是指管理组织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排名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有人认为它的实施大大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避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不良状态;有人则认为末位淘汰制不符合人本管理的思想,容易造成员工心理负担过重、同事关系紧张,人际关系恶化等。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不少学校实行了针对教师的“末位淘汰制”,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它的作用和问题,以使教师的评价和考核趋向公正、合理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末位淘汰制"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小学校对教师实行"末位淘汰制",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它缺乏应有的法律依据、相应的组织制度文化环境和完善的配套保障措施;这样制度的运行会有较大的负面效应;可以采取调整淘汰率的使用方式、加强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计划、重新设计评价主体和强化培训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学校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制.所谓末位淘汰制就是用一定的方式对教职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将评估积分进行排队,排在最后的或连续几次排在最后的教职员工被解聘,或调到较次要的岗位上去.这种竞争机制有其强大的优势,同时,其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运用这一竞争机制必须谨慎,要认真做好有关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有部分教师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步子不大慢慢走”,不思进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懒散病”的滋生和蔓延,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没有被“淘汰”之虞,一些教师才稳坐“安乐椅”,没有一点危机感。 2001年3月起,我县教育系统进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末位淘汰制”。为使幼儿园在当前激烈竞争中立  相似文献   

14.
由于简便、易操作和易体现校长的权威,教师末位淘汰制受到学校领导的普遍追捧,近年来大有蔓延之势。但是,末位淘汰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即便在企业中也应是有条件才能使用,在教师管理中使用此法弊远远大于利,特别不适合教师群体。为此,本文从法律视角出发,对末位淘汰制进行剖析,以期对教师管理措施的制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薄祥慧 《吉林教育》2005,(11):17-19
随着末位淘汰制在学校教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其产生的负面应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从未位淘汰本身的缺陷和它在教师管理中的不利影响出发,认为在学校教师管理中应慎用末位淘汰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浅析企业末位淘汰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考核是企业晋升和培训工作的依据,是提高企业和员工绩效的重要工具。末位淘汰制作为绩效考核的一种方法,能有效激励员工、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但也存在造成员工关系紧张、人才流失等风险。对于末位淘汰制,企业应从多角度剖析,客观看待、科学导入。  相似文献   

17.
18.
王成军 《山东教育》2004,(23):25-26
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现在有些幼儿园在管理中引入了未淘汰制。其具体的做法就是制定一系列的评价指标.按照这些评价指标在学期结束或学年结束时对所有的教师进行评价,得分最低的教师将被“淘汰”。引入竞争的末位淘汰制客观上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得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投入了更大的精  相似文献   

19.
案例1高某系某职业学校数学教师。2003年5月,该校制定并公布了《教职工聘任方案》,规定:以学生的评价意见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成绩的主要依据,考核成绩在各自部门中处于末位者,学校有权调岗降薪。2003年7月,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考核,高某的考核成绩虽然合格,但在数学组中处于最后一名。2003年8月,学校经过讨论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不少学校实行了针对教师的“末位淘汰制”,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它的作用和问题,以使教师的评价和考核趋向公正、合理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