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唐徐铉校订许慎《说文》时,将许慎未收而其"注义序例中所载"及经典相承传写、时俗要用的字附益于《说文》之后。许多学者对这些新附字异议纷纷,但也有学者对其逐一进行了考证。作为战国时代的实物文献,出土的楚简文献材料为我们研究《说文》新附字提供了一笔丰厚的历史汉字新材料。本文以出土楚简文献中的"芙、、韌、賽、覿、嵩、緅、藏、呀、昂、礪、砧、懌、泯"等14例新出字为例,与对应的《说文》新附字进行字形、字用的比较,并对前人的考证及新附字的价值予以讨论。晵月 相似文献
2.
首次见收于《龙龛手镜》的47例楚简新出字与《龙龛手镜》中对应的增收字相比较,有三种情形:其一,16例增收字与楚简新出字之间构形、字用均相吻合。其二,21例增收字与楚简新出字之间构形吻合,且存在着音义上的联系。以上37例字,均当是传承自战国时期的古文字。由此可认为,《龙龛》中的增收字,除魏晋南北朝至唐五代时期产生的俗字、异体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传承自战国时期的古文字。其三,10例增收字与楚简新出字之间只是构形上的吻合而无音义上的联系,只构成同形字关系,其中的原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李义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6):61-63
从包山楚简中出现的各种官职、姓氏称谓和身份我们大致推断楚国社会可分为王族、士、平民、依附民和奴隶五个阶层。楚国社会阶层的多元化是楚国经济结构多元化和社会进步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5.
6.
从郭店楚简到龙岗秦简看“所”字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跃敏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57-59
"所"字有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郭店楚简里独用的"所"字有名词和代词的用法,而在"所(动"结构中的"所"既有所指代且能独立运用,所以也有代词的基本特征。龙岗秦简则高比例地出现了"(所(动)(名"结构,因为名词本身作为被修饰语出现,使"所"丧失其指代作用,这时"所"更多地是起结构作用,表达其语法意义,所以这个结构中的"所"是结构助词。"所"字具有助词用法的大致时间应该是在东周中后期。 相似文献
7.
张院利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30(2):107-109
“ ”在甲金文及其它先秦传世典籍里难觅踪影,而在楚简里则大量使用。对楚简里“ ”的构形造意进行考察,有利于我们构想“ ”在早期的使用形态,揭示“ ”、“敝”、“幣”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张萍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2):82-83
前人多有对“仁”字进行文字学探源,本文总结了已有成果,将其观点归类,大致有四种,或认作会意字,释为“二人为仁”,或认作“相人偶”之象形,或认作省形之形声字,或认为从“尸”,源于古代尸祭。在概括基础上略加辨析,进而结合战国古文字字形探究“仁”字本源,认为“仁”乃“人”字分化字,其意从“人”字发展抽象而来,其右边部分为分化符号,以区别“人”字,不具实在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贾少宁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67-70
“作”与“做”这对分化字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分辨难度较大。但二者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与“做”的交替使用有渐增趋势,应在遵循语言文字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简明易推广为原则,适度地对“作”与“做”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期,秦国认识到六国统治者的短见和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充分利用当时的间谍战思想和人才,积极开展间谍战,瓦解六国之间的合作,破坏各国的君臣关系,使其自毁长城,终于实现称王的目标。秦国的间谍战加快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齐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2):58-61
本探讨了战国时期家庭结构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联系。在外部形态方面,战国时期个体小家庭在实际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从宗族中独立的倾向也日益增强;在内部联系方面,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日益稳定、有序,父权家长制已不仅在宗族内部、更重要的是在个体家庭内部得以实现。以上表现在家庭结构两个方面的变化是战国时期家庭功能演变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陈光田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71-74
吉语玺不但是战国古玺等古文字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它不但具有座右铭、警示牌的功能,还可以反映出古人修身养性、趋吉避祸等思想。本文把所能见到的吉语玺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并结合传世文献对其所反映出的古代人们祈福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立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20,(1):66-73
战国时期的外交,由于环境背景的不同,在战略策略的运用上,比春秋时期的外交壮观得多。无论规模,还是声势,均远远超过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外交与军事策略交替使用,并行不二;而在战国时期则变为以军事为主,外交为辅,与春秋时期大相径庭。此时,人们对于"周礼""仁义""道德"等态度日趋让位于实用主义的"功利"思想。春秋时期的"仁义道德"外交已经变成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战国时期的"功利"外交,它的外交辞令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纵横家们博古通今,熟稔各诸侯国的政治事务,准确把握瞬息万变的政治形势,善于抓住诸侯国君的心理,并据此而发挥其雄辩之才,口若悬河,极富煽动性和蛊惑性。战国时期的外交辞令虽然总体上延续了春秋时期的一些做法,但已经有了改变,开始向功利性转变,重饰词、贵激扬、尚铺张。 相似文献
15.
于常青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6(1):8-11
战国时期畜牧业有着显著的发展,表现在国家厩苑饲养大批的公马牛,并有着阉割的管理制度;私人养殖大户出现,并涌现了“赀比王公”“礼抗万乘”的猗顿、乌氏保等著名的人物;个体农户“五母鸡”“二母彘”已成为通常现象。与此同时,养殖技术也日益进步:阉割技术的普遍应用、相畜术的发展和兽医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董常保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4):96-99
关于《战国策》的书名和编著者,历来说法众多且各执一词。本文首先根据刘向《战国策书录》所述,对之进行分析辨缪。其次,依据《战国策》原文,对其编著者进行简略考辨。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代战争频仍,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水攻、火攻等战争方式不断发展,由此造成的士兵伤亡数量十分惊人,这一严重后果促使各诸侯国不断完善对军烈属的社会救助。日益完善的社会救助政策有力地保障了战争的不断进行,并为后世的社会救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马云龙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9-82
封君问题是战国时期政治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春秋末期起,称"君"现象开始出现,至战国时期成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本文旨在对战国时期封君封号形式、封君获得封号的原因以及各国封君数量进行探讨,希冀对战国时期的封君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18
本文论述了战略前期魏国的疆域概况和主要特征,其对外用兵的方向和作战次序、战略内容及产生原因,并从地理角度分析其得失。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拉锯战争主要集中在秦赵边界。随着秦赵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形态变化也显示出了秦赵国力的此消彼长。秦的崛起,赵国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的国力和军力几乎无可匹敌,面对秦的侵夺赵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打击,而是专注于伐灭中山、开拓北方边界,导致国力消耗,后继者不但不能守成,反而一步步衰落,最终被秦消灭。赵在战国时期地位举足轻重,赵与秦的关系影响着战国后期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