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本在深入调研国内外有关地名翻译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边疆多民族地区与内地其他省份地名英译的区别,提出已有的《汉语拼音方案》和《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是边疆多民族地区地名英译的统一规范。出于时代发展和地名规范化的需要,边疆多民族地区地名英译还须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政治层面把关,从"一体多元"与跨文化交际视角仔细考量,为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地名英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有效推动中华文化的一体多元。  相似文献   

2.
地名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和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缩影与体现,它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演变密码。在全球化时代,地名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针对目前中国地名英译的现状,提出在中国地名英译工作中应当解决的几组矛盾及中国地名英译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对地名的翻译过程也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传播过程。本文从中国地名英译的基本方法入手,结合事例探讨我国地名英译的具体特点,以及在运用这些方法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陈炼 《海外英语》2013,(22):153-154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研究和语言的社会功能必须紧密联系,而公示语英译是一种社会语域下的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文本,所以,在进行公示语英译过程中不仅应该考虑语言层面上的忠实,更应注重其社会功能的是否对等,因此,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语域理论对公示语英译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试图借助语域理论来探索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如何能更为有效地实现语域的正确转换,从而提高公示语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郑菱歌 《英语广场》2022,(23):32-35
本文从功能对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地名英译存在的问题。地名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它还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名称属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地名翻译的几种方法及当前地名翻译的研究进展,总结得出地名翻译背后隐含的丰富的地域文化及历史事件。译者在进行地名英译时要考虑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并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以促进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6.
新疆的外宣英译策略的选择对构建地区国际形象至关重要。文章认为新疆外宣采用异化策略翻译是国际形势变化、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及新疆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具体可采用:音译、音译加注、直译、直译加注的翻译手法。新形势下异化策略的运用将促进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改善新疆地区国际宣传局面。  相似文献   

7.
《山海经》地名英译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山海经>地名英译规范化对于古籍地名英译具有重要意义.<山海经>中的地名主要包括山名、河湖名和古部落名.英译这些地名时主要采用音译的方法,也用直译,有的要加注解.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成绩斐然,但在质量和海外影响力等方面还有待提升,针对现状提出建议,以期为该领域提供可资参考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中的地名不仅是一种地理符号,更是一种表达历史文化内涵,反映诗人情感和抒情言志的手段。三峡地名因其地理和历史背景的特殊性,在英译过程中传达的历史文化和意象略异于其它古诗中的地名,但更多的是反映古诗地名英译的共性,从中可窥见英译古诗中地名处理的一斑。  相似文献   

10.
新疆外宣英译刚刚起步,相对于渐已成熟的中国外宣英译大系统来说,它还是弱小的,处于边缘的子系统。新疆的多元文化,地缘政治和丰富的资源说明了新疆对外宣传在我国对外交流中的重要性。做好新疆外宣英译是我们宣传新疆,让世界朋友了解新疆的有效途径,也是译者在做新疆英译时必须铭记之事。新疆外宣英译文本的特点复杂而有特色,给译者挑战,也给译者创造空间。笔者结合对多元系统理论的初步解读,谈谈对新疆英译的浅显看法,希望有更多译者关注新疆英译。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采用湖北省各地的公示语英译实例,对湖北省公共标示语英译的错误或失当情况进行梳理。主要从语言和语用两个视角对公示语的英译情况作了初步探析,在形式和语法等方面,语言语用和社会语用方面分别对公示语英译中的语言错误、语用错误现象作具体剖析,旨在促进湖北省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切实推进湖北省国际化进程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4-6日,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本次研讨会主题为"新形势下的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机遇、挑战与未来"。来自全国65所参会单位的130余参会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共同研讨新时期环境下我国少数民族典籍对外翻译工作的若干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文化输出和传播成为体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唐诗作为中国漫长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创造人类文明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一席之地,应该得到广泛传播。由于语言不同、文化不同,这种传播涉及到唐诗英译如何精准表达的问题。本文通过论述唐诗英译的重要性、汉英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唐诗英译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翻译策略等来探究唐诗英译中人称代词的互换。  相似文献   

14.
张延晏 《考试周刊》2012,(72):26-27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途径,就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战略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翻译的文化纬度的重要性也随之显得日益突出。西方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说明中译英并不成功。中国译者的翻译与西方读者之间的矛盾,有语言层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有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审美标准等文化因素对译作的操控,只有加强文化意识,提倡不同学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中译英的地位,增强翻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除此之外,不同民族的语言也是我国的民族特色之一。壮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组成之一,同时也是民族特色比较突出的民族,特别是壮族语言,以其特有的风格成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代表,另外,壮语也是保留谚语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将壮语谚语翻译成英文,既是对我国谚语文化的传承,也是将我国的文化向世界范围传播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了壮语谚语英译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旅游文本英译质量的高低对于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此前较少有人从社会符号学等语言学理论的视角探讨旅游文本的英译。笔者希望从该角度对旅游翻译进行分析,以发掘出符号学在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旅游文本英译质量的高低对于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此前较少有人从社会符号学等语言学理论的视角探讨旅游文本的英译.笔者希望从该角度对旅游翻译进行分析,以发掘出符号学在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认知语言学的丰富理论成果为古诗英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通过CNKI网站的相关检索获取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古诗英译研究成果,继而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概念整合理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及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全面回顾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古诗英译研究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之上建议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典籍英译对弘扬中华文明,促进世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世纪以来,外国汉学家和中国学者英译了大量的中国典籍作品,最近十年又有以汪榕培等为代表的中国学者积极推进着典籍英译及其研究工作.典籍英译应坚持普及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原则,采取加强网络建设,加强翻译者与中文研究者的交流,加强译者之间交流和典籍英译的汇释、汇校工作的发展策略,使典籍英译作品有效地对内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20.
应用卡特福德(J.C.Catford)的翻译限度理论,以《红楼梦》两著名译本对原著中书名、人名、地名和其他物品名称的英译为例,分析在汉译英的过程专名翻译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现象,并指出注释和文化渗透或许是走出该尴尬境地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