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横家活跃于战国中后期,是一个精通外交策略和游说说服术并以外交和游说为职业的特殊社会群体。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并立的局面给纵横家提供了活动的舞台;七雄实力的对比和各国为了生存而产生的纵横外交策略,是纵横家产生的现实需要;而文化的突破从内容和制度两方面为新兴士人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为纵横家的出现提供了人才前提;战国乱世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正规的人才选拔制度的缺失正是纵横家最终以辩术和智谋脱颖而出的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2.
妮妮填字     
纵向 1.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服从秦国,攻击其他国家的策略。2.唐代诗人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句。  相似文献   

3.
唐传奇是古代小说发展的新阶段,虽然不能够列为科举的科目,但它是唐代士人在科举前显才逞能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唐传奇中,唐代士人非常自由地放松了礼教的束缚而展示了自我隐微的心理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唐代士人积极进取的乐观态度、追求女性美貌和诗才的审美心理以及对豪门世族婚姻的向往心理。  相似文献   

4.
《战国策》共33篇497章,它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思想、言行,塑造了一个生动活跃、五光十色的士人群体。司马迁首先为战国士人立传,《史记》中纵横家的传记篇幅之长超过了除孔子外的其余诸子传记之和;西汉末年刘向搜集、整理战国士人资料,成书《战国策》,自己认为是"纵横家之说",褒扬战国士人为"高才秀士";宋代曾巩则斥责该书为"邪说",认为战国"游士"其言其行"为世之大祸明矣",主张"放而绝之"。作者认为在纷争不息的战国政治舞台上,纵横家们纵横捭阖,呼风唤雨,用自己的才智和生命谱写着一曲曲特殊的生命交响曲,他们是清高与世俗、高尚与卑劣、机智与狡诈等种种矛盾的混合体,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从正面或负面影响历史的发展。本文从产生背景、功利和谋略等方面对战国纵横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东晋宰辅谢安以其卓越超群的政治才能和独特多姿的性格魅力,成为中国历代文士津津乐道的人物。唐代士人肯定谢安的隐逸,赞赏其弃隐入仕的行为,钦慕其东山携妓的风采。唐代士人对谢安的推崇,既受传统隐逸文化诸因素的影响,亦与唐代的社会生活、时代精神有关。了解唐代士人推崇谢安的原因,有助于我们认识唐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东晋宰辅谢安以其卓越超群的政治才能和独特多姿的性格魅力,成为中国历代文士津津乐道的人物。唐代士人肯定谢安的隐逸,赞赏其弃隐入仕的行为,钦慕其东山携妓的风采。唐代士人对谢安的推崇,既受传统隐逸文化诸因素的影响,亦与唐代的社会生活、时代精神有关。了解唐代士人推崇谢安的原因,有助于我们认识唐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7.
谭皓 《考试周刊》2009,(10):45-46
行卷作为唐代进士科的特有现象,在唐代盛极一时,然而到了宋代却衰亡了。行卷的出现适应了唐代统治者拓宽人才评价标准的需求,但其滋生出的弊病也导致了它的衰亡。本文通过论述行卷兴衰,试分析其对当下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行卷作为唐代进士科的特有现象,在唐代盛极一时,到了宋代却衰亡了。行卷的出现适应了唐代统治者拓宽人才评价标准的需求,但其滋生的弊病也导致了它的衰亡。本文通过论述行卷兴衰的原因,试分析其对当下考试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探讨了战国游说故事中的小说因素,分析了游说故事的内在矛盾,论述了游说故事的主要特征,进而指出游说活动对于小说因素发展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程千帆的《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一书,将小说类文献看作可资信实的史料,其思想深受陈寅恪学术研究的影响。该书中,作者援引了约23种小说类作品,并通过"详辨而慎取"的治学方法,对唐代行卷的社会风尚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精审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战国游说故事中的小说因素 ,分析了游说故事的内在矛盾 ,论述了游说故事的主要特征 ,进而指出游说活动对于小说因素发展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唐代科举考试中的行卷、温卷、省卷,谈纳卷现象的利弊得失,说明唐代科举和后世的不同,同时证明唐代的科举考试,仍然是以考试成绩来决定去取的。  相似文献   

13.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中一种官员选拔制度,行卷制度又是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牛僧孺是中唐时期政治家,新、旧《唐书》均有传。那么,牛僧孺是否行过卷、唐人是否有用传奇来行卷的可能、《玄怪录》是否被用来行卷,这都是本文予以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之际,士阶层显现出活跃的流动状态,同时,“士”的含义纷繁复杂,新兴士人与传统之士相混杂,人们对于“士”如何定位的问题还难以把握。孔子及其门弟子组成的儒士集团,是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新兴士人的典型代表。这一时期,士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个体自由,但又与他们所服务的卿大夫之间存在着比较固定的主仆关系,与战国时期士人“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情况尚有距离。总之,处于这一历史嬗变之际的士阶层,其复杂性远甚于春秋中期以前及稍后的战国中晚期之士。  相似文献   

15.
唐传奇中表现士人与地位较低女子恋爱的小说颇多,《李娃传》和《霍小玉传》都是其中的名篇,但是结局却不同,一是喜剧、一是悲剧。从郑生和李益两位男性形象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士人心中对浪漫爱情的渴求,但他们的婚姻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却受到门阀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芸 《文学教育(上)》2008,(15):134-135
唐传奇中表现士人与地位较低女子恋爱的小说颇多,《李娃传》和《霍小玉传》都是其中的名篇,但是结局却不同,一是喜剧、一是悲剧。从郑生和李益两位男性形象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士人心中对浪漫爱情的渴求,但他们的婚姻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却受到门阀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此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书中策士对国君的游说或相互之间的论辩大多是现场的。《文心雕龙》将其游说特点总结为“喻巧而理至”[1],本篇不只有现场言论,还有一个重要的序曲“窥镜”,“巧喻”和“至理”的触点和基石均源于“窥镜”。  相似文献   

18.
唐代出现大量与科举直接相关的诗歌即科举诗,它是反映唐代科举活动及其在此活动中心理的诗歌,其中及第抒怀诗主要抒发了士人及第时的心理感受。士人由于性格、文化背景、人生境遇等差异,在及第时表现出种种不同的心态:春风得意、志得意满之情;心存感激、感恩报德之意;清醒认识、平静对待之心;业成身退、归隐山林之念。  相似文献   

19.
干谒之风在唐代的盛行,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当时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政策及士人的心理风貌有密切关系。而相对于科场应试文来说,唐代干谒文章又表现出了复杂多样的特点。本文就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战国策·魏策三》。《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文史名著,是从战国到秦、汉间纵横家游说之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试题选文改动极少,基本保留了原典风貌,讲述的是公元前283年,秦准备派大军攻魏,魏昭王因形势危急,连夜召见孟尝君,向他问计。孟尝君提出,必须寻求诸侯的救援,于是魏王派他出使赵、燕二国。在孟尝君的巧妙游说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