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阜阳方言中具有丰富的俗语词,这些俗语词借助附加、复合、修辞等多种手段进行构词,其产生既是语言自身发展的结果,也受到阜阳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口语性,反映了阜阳地区独特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是编纂《汉语大词典》的语料之一。今就《汉语大词典》引《西游记》作书证、注音或释义尚可商榷的几个俗语加以辨析,以备《汉语大词典》修订之用。  相似文献   

3.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的方言俗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本文运用辞例归纳法,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21则方言俗语词,补充《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失收的词条和义项。  相似文献   

4.
宋代新生俗语词是指出现新词语或赋予旧词以新义项。本文根据词语之语义属性,分为人属、物属、事属三类对周密笔记中的二十一个俗语词进行了考察,在分析词义考证源流的基础上与现行大型语文辞书进行对照,以期突现笔记杂著语言研究的部分价值。  相似文献   

5.
明清白话小说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材料,其中大量的方俗语词为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研究这些特殊的词语对汉语词汇史、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以及古籍的校勘整理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摘取明清白话小说俗语词十余条,分“字面普通而义别”、“字面生涩而义晦”及虚词三类,试加诠释。  相似文献   

6.
苏轼创作了大量的时事性诗文,不但记录了许多时政大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并且表明了自己对这些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其诗文时事性特点的形成,既是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也与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其个性有密切的关系。认识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对苏轼的生平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作全面而具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排比归纳、文献与方言互证等方法,考释了敦煌变文中“爱”、“钉”、“夺”、“铺排”、“胜”等五条俗语词。这些俗语词有的始见于唐代,有的还活在现代方言中。本文或抉发其古义,或辩正其旧说,或探明其语源,对有关俗文学作品的解读、古籍整理以及大型辞书的编撰和修订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本主要考释了九例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俗语词。这些词字面普通,但义训特殊,多为一些大型语词书所失收或误释,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苏轼在宦海沉浮的一生里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总是留下数量可观的诗文。他曾十余次途径洪泽湖地区,在该地留下的诗文据统计近百首(篇)之多。苏轼笔下的洪泽湖情韵,给洪泽湖地区增添了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0.
汉译佛典语言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它的通俗性,随着佛教的弘传而直接影响中古汉语词汇系统。此时的汉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俗语词剧增。本以中古汉译佛典《六度集经》为对象,从中爬梳中古俗语语汇,以大量实证材料,进一步印证汉译佛典是中古语汇发生剧变的重要媒体。  相似文献   

11.
贵州清水江文书是清水江各族人民珍藏的文化遗产,俗语词颇多,其中“拨册”“辨用”“除留”“出贴”“交称”“贴卖”等六个俗语词较费解,可结合语境和历史对这些俗语词的意义进行分析。“拨册”指调拨粮饷并得到凭证。“辨用”指办理的费用或支出的费用。“除留”是频繁出现于土地契约中的习惯用语,指土地所有权发生变更之时,所附着在土地之上的实物随着土地所有权的变化而变化。“出贴”指出具某种字据,类似于出具某种文字材料作为今后查验的证据。“交称”指复称、过称、交量。“贴卖”指亏本卖、贴本卖。  相似文献   

12.
邱美琼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3):93-94,137
陈三立诗文除见于《散原精舍诗集》、《续集》、《别集》外,尚有一些见诸报刊及他人诗文集者,李开军校点的《散原精舍诗文集》已收集不少。今辑出《散原精舍诗文集》中存目无辞的《思斋诗序》、《培风楼诗存序》,以及无目无辞的《画虎集》评语,以补不足。  相似文献   

13.
刘伯山主编《徽州文书》按原貌保存徽州资料,至今仍是徽州研究的重要资料,其中俗语词颇多,尚未受到学界重视。徽州文书出现“中见”“清白”“议墨”“买受”“追陪”“拘凭”等六个俗语词,意思费解。根据语境,结合传世文献,“中见”意为居中为双方作见证的人,“清白”意为清楚明白,“议墨”意为经众人共同商议后通过书面形式用笔墨记录下来,“买受”意为买方、受方,“追陪”意为索取赔偿,“拘凭”意为保留的根据。  相似文献   

14.
苏轼作为文学大家,对其研究几乎汗牛充栋。但大多着眼于豪放词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研究,对其诗文中表现出的落寞、凄清、孤寂等清冷意境及影响探求较少,对此进行深入透彻阐析的文章也不多见。鉴于此,文章对其此期作品表现得清冷意境进行全面观照,从而揭示其创作价值和重大影响的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源于现实生活,只有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伤口才能保持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同时也会更具魅力。苏轼是豪放派诗风的杰出代表,但豪放与真实并不矛盾,恰恰相反,有真实的内容为基础才更能显示文学作品的豪放风格。因此,现实主义成为苏轼诗文的一大特色。苏轼诗文中的现实主义特色来源于他的现实主义思想,渗透在苏轼诗文中的现实主义特色最能引人共鸣。  相似文献   

16.
满族作家顾太清,被誉为“清代第一女词人”,与“清初三大词人”之一的纳兰性德齐名。《顾太清词新释辑评》是近年国内出版的第一部顾太清全词的笺注本,但其“注释”存在不少问题,或解释错误,或不够准确,或未指明出处等等,本文择要指出并予以辨正。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宋代笔记的研读,对《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中的"翠"、"泥"、"能"、"丁推"等条目进行了深入解释和内部语义分析,探索了其语源由来。  相似文献   

18.
清代巴县档案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丰富、时间跨度第二长的清代地方文书档案。此档案真实记录了从康熙九年(1670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242年间巴县、重庆府、川东道等地区文字的真实情况,其中俗语词颇多,但尚未受到学界重视。选取档案中出现的“瓦房”“堂屋”“偏厦”“抱告”“毛蓝布”“毛房”等俗语词进行考释,解读与研究巴县档案,印证《辞源(第三版)》《近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和修订。  相似文献   

19.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多由人工记录,使用了“电阅”“妥僧”“硬估”“站房”等不少俗语词,这些俗语词对阅读和理解南部档案产生了障碍。根据语境和相关文献资料,认为“电阅”即“飞速明察”;“妥僧”即“做事稳当的和尚”;“硬估”即“强迫做某事,逼迫某人做某事”;“站房”即“旅馆、客栈”。  相似文献   

20.
贵州清水江文书又称锦屏文书,以田契和山契为主。其内容丰富,数量庞大,是不可多得的语言材料。其中出现“理执”“内崩外坐”“上庄”“税照”“寸角”等五个俗语词,意思费解,造成文书阅读障碍。可根据语境,结合辞书、传世文献,将其分别解释定义。“理执”即“处理、解决”。“内崩外坐”即“因自然或人为因素而导致土地损坏”。“上庄”即“到田地里去”。“税照”即“缴纳赋税并得到凭证的行为”。“寸角”指“极小的、一分一毫的角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