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年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没了,年尾,原来的副主任陈虻走了;评论部没了,人还在,陈主任走了,留下什么?  相似文献   

2.
围绕着新闻媒体出现的假新闻事件,评论界终于有人进行深刻反思了。《中国青年报》在自己的新闻版面上发表了中央电视台记者对新闻播音员海霞现场直播的澄清说明,间接地批评了某些新闻评论者听风就是雨的行文风格。(《中国青年报》2007年8月9日)  相似文献   

3.
“我用八万六千四百秒的时间思考一个问题,静静的夜里,为什么总有受伤的灵魂?我用一杯咖啡的温度,体贴二百零六块骨骼组成的躯体,深夜的你、深夜的我不再陌生……”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是民主监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新闻媒体不是执法部门,舆论监督不是执法监督,所以最终目的只能是一个:化解矛盾,解决矛盾。 我是北京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今日话题》的编导,在过去7年的电视  相似文献   

5.
中央台的新闻频道开播不到一个月,很快就有人发现了她的“老”:里面的播音、主持除了沈冰,都是原来评论部的老面孔,没有新鲜感,与年轻的频道不相称。这话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老面孔怎么也不会是全无是处。美国的那个什么华莱士,早就满头飞雪了,不照样主持新闻节目?名牌是需要时间铸造的,不相对老一点又怎能成熟起来?何况评论部的那几位年龄并不大。再说看新闻最终还是看内容,不是为了看脸蛋,又何必那么计较脸蛋的老和嫩。不过,新闻频道要做得有新鲜气息,主播脸蛋背后的“老”,倒是确实需要努力防止的。这跟主播、年龄可能有关,也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6.
7.
李建秋  魏波 《新闻界》2005,(6):51-52,61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电视新闻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受群众欢迎的主流新闻体裁之一,各地电视台都把新闻评论性节目作为重点节目推出,中央电视台还专门设置了新闻评论部.新闻评论性节目对于电视新闻传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2005年8月至9月,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中国各地电视台都隆重推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专题节目.其中,新闻评论节目成为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重头节目。从写作方面来看,许多优秀的以抗战为题材的新闻评论节目鲜明地体现了电视新闻评论写作的特点,对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写作具有很大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  相似文献   

9.
每次远程采访的背后都有着较高的成本,记者做到有的放矢并且不虚此行就成了最低的要求。当然,远程采访更需要后方编辑强有力的支持,这样才能将报道进行地更加充分和全面。  相似文献   

10.
在央视学艺     
田瑾 《新闻记者》2007,(7):78-79
2006年11月20日,我来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活动直播组,在那里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三个月里,我有幸参与了《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评选节目的全过程,包括前期的策划、人物征集、颁奖盛典的录制等工作。在这个节目实习期间,我一面感受着新闻工作带来的新鲜感和满足感,另一面也在思考着央视这个平台带给我的理念和教育。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里应伯爵问西门庆:"明日乔家那头几位人来?"西门庆道:"有他家做皇亲的五太太。明日我又不在家,早晨从庙中上元醮,又是府里周菊轩那里请吃酒。"这个回答驴头不对马嘴:乔家诸位人等统统略去不提,只说了一个皇亲五太太,下面急转弯拐到去周守备那儿吃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李林 《新闻三昧》2003,(1):49-49
2000年11月中旬,《工人日报》第三刊登了一则消息:68万脱下路服,905亿资产剥离,五大直属企业11月底与铁道部彻底脱钩。看完这则消息,我立即记下了《脱掉路服,按需裁“衣”》的评论题目,并以半个上午时间,写出了这篇不足800字的新闻评论,发表于《铁路建设报》的2000年12月1日第一版。  相似文献   

13.
由于网民评论的爆发性.自发性.透明性,而带来网络新闻评论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网络评论可控性较弱,论帖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从网络新闻评论行为的社会效果看度的把握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本奇特靓丽、充满神奇色彩的读物。作者是十岁的法国小女孩蒂皮。蒂皮出生于非洲纳米比亚。她从小跟拍摄野生动物的父母在丛林中长大,与野象相亲,同鸵鸟共舞,变色龙、牛蛙、豹子、狮子、狒狒……一个个给她带来奇趣、欢乐、惊险以至皮肉之苦,最终都成为她的好朋友。小蒂皮真实地记录了她与各种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的动人故事和亲身感受,同时编入她父母———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现场拍下的130多幅极为难得的图片。从中可以领略广袤多样的沙漠风光,感受到天真美好的自然观和勇敢无邪的探索精神,并唤起人们保护大自然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与写作》2007,(3):64-64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与有关出版社合作,向读者朋友推荐一些与新闻写作工作有关的图书。让我们在快乐的阅读中不断增强写作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写作》2006,(9):52-52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与有关出版社合作,向读者朋友推荐一些与新闻写作工作有关的图书。让我们在快乐的阅读中不断增强写作水平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从今年开始,中国新闻奖增设了“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两个评选项目,“网络新闻专栏”参加新闻名专栏项目评选,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据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0%的网友赞成中国新闻奖给网络媒体一个席位,这次新闻奖的名单上出现了网络媒体,可谓是众望所归了。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新乐府"--我的"时评"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刊第8期前沿报告“时评之惑”刊发后,引起圈内强烈反响,时评中人纷纷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本期再发表一组稿件,请读者朋友看看时评编辑如何说。  相似文献   

19.
在风云际会、人才辈出的民国时代,"我的朋友胡适之"是文化圈内许多人的口头禅,胡适的声望、地位和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本书从胡适的交际圈着手,切入胡适波澜起伏的学术、人生与情感世界,史海钩沉,采珠撷玉,讲述了胡适与"朋友"们在交往当中发生的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趣的故事,勾勒出一代大师为人随和、宽容、温情、率真的一面,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本文选编自该书代序。  相似文献   

20.
范英 《传媒》2002,(1):19-20
眼下,道德建设是个热门话题。新闻界在向整个社会宣传“以德治国”思想、抨击各种不道德行为的时候,也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其中,不以行业优势谋私可能是个值得议论的问题。 《朋友》让人看了“不舒服” 我们可以从一次电视节目谈起。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10月7日播出的一次《朋友》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