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3.
日本高中理科教育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依据日本1999年公布的高中理科学习指导要领,介绍了高中理科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设置及高物理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改革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倪娟  李广洲 《教育学报》2006,2(1):54-61
通过追溯中西文化演变,分析传统“理性”文化之别,阐述我国传统文化对理科教育的负面影响;回顾近代理科教育的社会文化演变过程,结合理科“文化”舞台分析当前基础教育理科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理科的人文化传统教学造成了以非理性方式记忆“科学”,使理科教育目标背离了科学的本质诉求。针对传统文化中精确、求真、独立性和批判性等理性思维不足的缺陷,提出理科课程改革中建立符合科学理性特点的理科教材观、知识价值观、学生的科学观、教师科学教学观、教师观、评价观等的具体办法,给予“理解科学”的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探讨了21世纪高校理科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的基础知识、现代化、综合化、实用化、多样化、个别化等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理科课程改革在实践中所遭遇的许多尴尬,不仅涉及到课改理念的理解问题、课改尝试的条件问题、还涉及到课改成效的评价问题。正确处理课程目标上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扬长与补短地进行课程内容的合理改进,适当兼顾“授受”与“探究”两种教学方式之间的平衡,综合考虑课程的个体发展与社会选拔的功能,并注重在理念理解与行动研究的结合上加强师资培训等做法,对解决理科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从把握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开发实验的教育功能,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利用日常器具做理科实验等方面,提出了深化理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综合理科课程的新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综合理科的开发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理科课程改革的主流。许多国家在克服分科理科课程缺陷的种种尝试中,设计出许多新的综合理科课程。本文拟对国外综合理科课程的综合范围、程度、方法及其特点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综合课程的研究与实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STS与理科课程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TS作为科学教育的一种模式,六、七十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便已出现,到八十年代STS获得世界各国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并对传统的理科课程产生了影响与变革。本文介绍了STS运动产生的原因、课程内容及与传统理科教学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其它省市实验区科学课程面对综合还是分科选择的难题之时,浙江省的科学课程改革与实施坚持着“综合”的导向,因而审视与反思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推进中的问题成为必要。本文基于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七个维度三个层次设计的访谈、对典型地区学校的课堂观察,提出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推进中的问题,表现为“综合科学”与“组合科学”两种科学课程形态的并存;科学教师对科学课程性质与目标认识不到位;对课程资源理解不一,科学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开发不足;有效科学教学方式与方法的使用亟待专业引领。进而立足于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的难点,提出有效推进科学课程实施的根本在于以培养与培训相结合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以教材比较研究促进科学教材的完善;改革中考,促进科学教师对科学教学评价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管理学的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天平 《教育研究》2005,26(1):17-22
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因而具有科学性;教育管理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下属学科,因而具有人文社会性;教育管理学是由教育学和管理学交叉组合成的,是管理学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学科,因而具有交叉性和应用性。上述性质构成了教育管理学的独特品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科学本质教育近年来广受关注。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各个学段的科学本质教育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英国科学教育工作者对科学本质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影响科学本质教育的因素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都对我国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本质教育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教育科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在全国进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科学素养。文章根据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现状,借鉴国际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从课程结构、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实践等方面,对我国高师教育科学课程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史的本源价值是其元认知价值——展现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辉格式科学史给学生呈现出一副歪曲的科学发展图景,不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者价值观的错位,即教育哲学中的知识中心主义、科学哲学中的素朴经验论和历史哲学中的移时史观;直接原因在于科学家的一些"不当行为"与科学教育工作者对科学、科学家所持的刻板印象相冲突,他们按自己的刻板印象去重塑科学史。科学课程应变辉格式科学史为真实的科学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知识管理:地方课程的本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方课程是地方依据国家课程的要求、规定及方针、政策,结合地方实际,使国家课程得以在地方创造性地实现的课程。为此,要创建专门进行课程知识管理的机构,实现课程知识管理方式的创新;建立合作的课程文化;为学校开拓课程实施的空间提供服务;创建教师发展学校。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从目标、内容、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进步。但是,从整个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小学科学作为核心学科的地位至今没有得到真正的确认,而且由于缺乏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出现了过程和内容目标不平衡、课程内容设计不连贯以及课程实施缺乏横向联系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实验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程理想与理想科学课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想是课程的有机构成,科学课程理想是人类在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内在规定性的基础上,对科学在培养人和发展人类社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的期望。通过寻找科学内在的规定性、科学活动的过程特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顺序,可以把科学“转换”或改造成理想科学课程。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之一。讨论人与自然关系演变与教育的进展,提出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下,科学课程的改革是一种必然。通过对新课程科学学习领域内各科目目标和内容的分析,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课程改革后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要正确理解科学的价值,通过生命化教学激发情感,多种活动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生活实际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科学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纪元,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竞相效仿的范式。系统性、整体性、衔接性是当代美国科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它对我国当前的科学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