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對中國印刷史上的兩項重要發明——泰山磁版和吕撫泥版及它們的發明人進行綜合研究,根據版面印迹和文獻記載,還原了二者的製作工藝:泰山磁版是將用範母塑製的濕泥單字排成版面后入窑燒成磁版的,吕撫泥版屬於"塑製泥版"而非"活字泥版"。泰山磁版的發明人徐志定在雍正年間曾兩次擔任新昌知縣,與新昌人吕撫有可能相識。吕撫發明泥版,不排除受到徐志定的影響。  相似文献   

2.
藏经是佛教的重要载体,唐中后期至北宋初,当中原与江南“教藏灭绝,几至不传”时蜀中却得以大量保存。北宋初《蜀版大藏经》雕板的完成改变了佛经流通主要靠传抄或零星刻印的历史,改变了邻国对中国的态度,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化自信重建,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天看到的所有“大藏经”都或多或少与蜀版大藏经有关联,《蜀版大藏经》经文在蜀中流通的时代正是川渝石窟和摩崖造像雕刻的高峰期,云南佛教和佛教艺术之来源也主要是西蜀。  相似文献   

3.
王振铎 《寻根》2005,(6):27-35
2500多年前,正当西方的哲人受“上帝”的启示,绕着地中海周边的河流、平原和山谷,探索宇宙人生的奥秘,用“神谕的文字”,在泥陶版、莎草纸或兽皮上刻画、撰写后来被称为《旧约》的某些先知故事的时候,东方的哲人接受“圣王”的教谕,周游黄河大平原,寻求三皇五帝积累起来的甲骨、金石、竹木等简版文献,精心编述治世兴邦的文化经典。  相似文献   

4.
蔡运章  乔保同  李迎年 《寻根》2021,(3):106-113
二里头文化是否发现记事文字?夏代是否进入有文字记录的信史时代?这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重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方城县八里桥遗址器物上发现的"刻画符号"和卜骨文字(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1994年春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2期),对研究夏代文字以及姒姓曾国始封地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华表史话     
华表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建筑艺术形式,在有文字记载之前的传说时代,很可能就已经出现。在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华表被广泛应用在陵墓、宫殿、城门、桥梁等重要建筑物前。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这一特殊的建筑艺术在功能及形式上,有其自己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6.
国书馆古今谈白丁"图书"就是有图之书。清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我国最早的文字,系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有了文字,在载体上刻写绘制出来就成了书,即我国最早的图书。古书《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可见古...  相似文献   

7.
汉字文化圈     
(一)汉字文化圈文字不等于文化。文化有许多方面不能用文字来记录。例如,音乐只能用五线谱来记录。不能用文字来记录,读一篇“琵琶行”不能代替听一曲琵琶演奏。图画、雕塑、舞蹈等文化部门的情况也是一样。科技是现代文化的精华,学习科技要有实验设备,不能单靠文字写的教科书,这同样说明文字不等于文化。文字本身是文化产物之一种,它又是文化的主要“承载体”(“媒体”),人们习惯用文字来代表和区别文化。用文字代表文化,不是唯一的说明方法,可是它是一种比较方便的说明方法。文化是流动的,它向四方传播,形成“文化传播圈”。  相似文献   

8.
中华石刻源远流长,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其上包涵诸多文字、图画、符号等信息,可为研究古代历史、文书、字体、美术、宗教等提供丰富珍贵的素材,其重要性不亚于传统的竹简纸帛。甚至因其保存的长期性和不易修改,使其价值住住超越其他载体。碑刻演进到一定时期,往住有固定的形制,摩崖、墓志、碑、碣、造像记、石幢、  相似文献   

9.
章天柱 《大理文化》2012,(8):101-106
情书,是男女之间用来表达恋情、传达内心爱意、交流感情的用:艾字书写的载体。在旧时,那些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也有用“情书”谈情说爱的习俗。不过,他(她)们的“情书”不是用文字书写的纸质“函件”,而是用花草石木等实物,借其形态、象征和约定俗成的蕴含来表情达意的无字情书,后人戏称为“原始情书”。大理鹤庆各民族的“情书”各有不同风韵,堪称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是和汉文字的产生交织在一起的。说到中国书法的起源,总要追溯到殷商甲骨契刻的时代。甲骨文最先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故都旧址)出土,又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在河南侯家庄发掘殷代陵墓,获大龟七版。这两次出土揭示了华夏文明的重要一页。这些出土物记载的是从盘庚迁殷至殷亡的273年间王室贞卜的记事文字。字体则由于多用铜刀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呈现笔划大多平直,结体大小长短无定,章法无一定格式的特点。使用甲骨文的殷商社会,已进入了奴隶制的青铜器时代。铸或刻在钟、鼎…  相似文献   

11.
1983年是最成功的一本冒险小说——《金银岛》问世100周年。你也许会认为,飘洋过海去觅宝的时代早已过去,宇宙探险的时代已经到来,该把这种陈年故事扔进历史的垃圾箱了。然而,看《星际大战》和《冒险家》着了迷的年轻人也看《金银岛》,否则,为什么它的版本仅在美国就有38种,在英国有43种之多呢?据最近的记载,1977年《金银岛》发行了29种外文版本,其中西班牙文版8种,德文版5种,意大利文版5种,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其原因就在于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文字是人类用以记录语言的符号和表达、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而碑刻则是文字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碑刻与文字语言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清晰地记录下了中国文字和语言的发展轨迹,对于研究了解中国文字语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从古碑中的发现证明,简化汉字早已有之,并...  相似文献   

13.
文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史上,继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之后的历史时代。中华民族何时跨入文明时代门坎的,这是个有争论的学术问题。对此,在上篇谈了冶铜的发明、文字的形成。本文将要谈及的城市的耸起,神权的统一,以及人文的勃兴。“九俪之城”——城部问源城郭,它是人类从野蛮跨入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出现标志着城乡差别、阶级对立的出现,以及国家雏形的问世。中华大地上何时始筑城郭,自古以来,主要有三说:一说为禹。《博物志》:“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老战。城郭自禹始也。”一说为综。《淮南子》:“综作九旬之城”。切…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版画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梦想,深刻地记录了那个难以忘却的年代。每一位作者都是三线建设者、印记者和感悟者。他们用切身的感受,深情的刀笔去诠释那个时代的精神向往。在这种博大精深的感召下,攀枝花版画给那个时代的人们在视觉上、心灵上、生命中留下了赞叹与希望,给后来者留下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書自一九七九年以《文心雕龍創作論》書名出版後,迄今有十多年了。一九八四年,《文心雕龍創作論》印行第二版時,我曾在文字上略作修訂,並在有關章節後增加了二版附記,以補充或訂正原  相似文献   

16.
正一、校书郎、正字的工作内容,时间与业绩考核(一)校理典籍,刊正文字从唐史料对校书郎、正字的职责记载看,校书郎、正字的工作职责为雠校典籍、刊正文字,工作内容是基本相同的。校书郎、正字本职工作之一为校对文字,这在唐史料中有直接佐证。如房山石经中唐玄宗《御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注序》末有题记云:"校书郎坦初校,校书郎韩液再校,正字李希言三校。"校、正除了对文字进行校对外,还须对多音  相似文献   

17.
双相空间     
作为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画家,体现在钟山身上的知识接受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特殊性。比他年长的画家于一个以文字为媒介的时代,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发展,所谓80后的一代则是以图像为媒介的一代。以文字为媒  相似文献   

18.
郭文嘉 《寻根》2021,(2):90-92
出版标记是以书刊为载体,运用易于识别的物象、图像或文字符号表示书刊著作权的一种标记形式,同时也体现了书刊商标的功能.世界上关于出版商标有两种制度:一是使用商标制度,这种商标只使用未注册;二是注册商标制度,出版标记在商标管理机构注册得到官方保护.  相似文献   

19.
儒家哲学的发展演化自来与经学联系紧密,就好像是在经学的土壤中培植出来的一个大花园,不同时代、地域及流派的儒家哲学思想于其中争奇斗艳,繁盛而又热闹异常。而朱子学无疑是其中尤为璀璨华美的一枝牡丹,历久弥香,常看常新。近读杨燕博士所著《〈朱子语类〉经学思想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对朱子学的这  相似文献   

20.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社区、微营销、微旅行、微生活、微民……一系列"微"特征的文字体系、艺术形式、生活方式以不可阻挡之势,润物细无声地介入当下生活,可谓无"微"不至。无论你是否接受,新媒体环境下以短小精炼为传播特征的"微时代"已经来临。140个字也可以完成一篇紧凑的小说,三分钟即可成就一部从现实走向梦想的电影,每一个人只需要一台DV甚至一部手机、一个想法、一点创意,就可以用影像来展现大千世界和所思所想。这是一个用"小身躯"完成"大承载"的时代,笔者且以"微电影"透视这个"微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